張曉燕
【摘? ? 要】小學時期是學生們的啟蒙學習時期,因此,小學教師應格外關注這一時期的教學。在小學時期,語文是學生們學習的基礎學科之一,雖然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何其多,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學法都適用于當今階段的語文教學,所以在這篇文章中,我將簡要探討一些實用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方法? 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6.072
小學時期是學生們正式接受學校教育的一個時期,這一時期的學習情況不僅能影響他們今后的學習走向,還會決定很多學生今后的生活狀況。今天我將以自己所教的學科——小學語文為例,給諸位語文教師介紹一些有效的教學方法。因為只有采用得當的語文教學方法,才能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學習質量。
一、教師應引導學生們重視語文學習
對于中國學生而言,他們對語文這門學科并不陌生,因為就讀小學之前,學生們就通過不同的方式接觸過中文這門語言。而語文這門學科就是通過中文這門語言進行教學的,同時也是通過中文進行學習的。因此,很多學生在小學階段都會輕視語文學習,有的學生甚至認為沒有必要學習語文這門學科。小學生們不重視語文學習不僅因為他們自身的學習態度,還因為部分教師沒有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因為小學生們年齡尚小,很多小學生還不能形成對事情深刻的認識。也就是說,很多小學生會根據個人的喜好以及教師的教學態度選擇性地學習。據觀察,很多小學生們不重視語文學習是因為教師并沒有正確地引導學生們重視語文學習,和高年級的學生相比,小學生比較信服于教師的教育,如若教師可以給學生們普及語文學科的重要性,我相信很多小學生都會由此重視語文這門學科的學習。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能讓學生們樹立正確的語文學習觀,并且給學生們講解學習語文的益處。學習語文不僅能體現一個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還能促進學生們其他學科的學習。因為幾乎所有學科的教材內容都是通過文字方式進行編寫的,并且教師也是通過語言表達的方式進行教學,如果學生們不重視語文學科的學習,則他們就不能很好地理解其他學科的教材內容。因為無論學習任何學科都需要學生們具備超強的文字理解能力,這樣才能讓學生們更輕松且更有效地學習其他學科,而且在實際生活中,處處都會涉及到中文的使用。當然要想引導學生們重視語文學科的學習,教師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方式和方法。
由于小學生們缺乏一定的理解能力,因此,我建議小學語文教師在給學生們普及語文學科的重要性時應采用一些通俗易懂的語言。如若教師采用過于書面的語言講解語文學科的重要性,勢必會影響學生們的接受效果。而教師可以采用學生們能理解且能接受的方式給學生們講解認真學習語文的益處,讓學生們能從內心深處重視語文學科。可能很多教師認為引導學生們重視語文學科的學習并不是有效的教學法,但我認為只有學生們開始重視語文學科,才能使教師采用的教學法行之有效。因為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都需要明了的是,教師的教學對象是學生,只有教學對象能重視語文學科,才能使教師能有效地進行教學。
二、保持良好的課堂氛圍
在小學語文教師探索的眾多教學方法中,我認為保持良好的課堂氛圍是最基礎也是最實用的方法。課堂氛圍是影響教學過程執行的因素之一,其能決定一堂課的教學是否有效,因為良好的課堂氛圍能讓學生們處于輕松且愉悅的環境中學習,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們卸下沉重的包袱進行學習,還能激起學生們學習語文的樂趣。而沉悶的課堂氣氛只會讓學生們肩負著沉重的學習壓力進行學習,會在一定程度上打削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并且據相關心理學資料顯示,大多數小學生都喜歡活躍的學習環境,也就是說,良好的課堂氛圍會更適合于學生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極力地保持良好的課堂氛圍,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學生學習。而要想保持良好的課堂氛圍,我認為教師應先革新自己陳舊的教學理念,在革新教學理念的同時,教師也應該摒棄傳統的教學方法,因為教學法的使用能決定一堂課的課堂氛圍如何,只有創新的教學法才能使課堂保持良好的氣氛。而傳統且老套的教學法只會使一堂課陷于沉悶的氣氛之中,讓學生們漸漸失去學習語文的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在上課之前應仔細鉆研教學法,盡量采用一些能吸引學生且學生們能接受的教學法,因為只有能吸引學生的教學法才能讓學生們將其時間和精力投入在課堂學習中,從而有助于教師保持良好的課堂氛圍。另外,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都應該對良好的課堂氛圍有一個深刻的認識,這樣才能讓他們探索出保持良好氛圍的方法。以我個人的看法而言,良好的課堂氛圍指的是適合于學生學習且能促進學生學習的課堂氛圍,而有些教師錯誤地認為良好的課堂氛圍指的就是活躍的課堂氛圍,因此,他們最大程度地使其課堂氛圍活躍。當然我并不否認活躍的課堂氛圍也算是良好的課堂氛圍,但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都應重視課堂氛圍的活躍度。課堂氛圍并不是越活躍越好,相反過度活躍的課堂氛圍只會影響學生們的課堂學習。
三、培養學生們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探索小學語文教學方法時,我認為教師也應該從學生們的角度出發培養學生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因為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能讓學生們有效地學習,還能為教師減輕教學負擔。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會抱怨自己對教學的付出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收獲。也就是說,盡管很多教師費盡全力地進行教學,但其學生的學習效果卻不理想。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很多小學生都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小學時期是端正學生們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期,所以教師需要有計劃地引導學生們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如引導學生們養成課前預習且課后復習的習慣、認真聽講的習慣以及樂于發問等學習習慣。只有學生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才能更加積極地配合教師的教學,能助力于教師的教學以及學生的學習。但是小學生都缺乏一定的自覺性,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以布置任務的方式督促學生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探索優良的教學法是每一位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建議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重視語文學科的學習,并積極地保持良好的課堂氛圍,當然,教師還可以培養學生們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才能使教師所使用的教學法行之有效。
參考文獻
[1]吳連兵.關于創造小學語文良好學習氛圍的教學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No.547(18):124.
[2]姜翠平.淺析如何培養小學生語文學習習慣[J].軟件:電子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