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恒
【摘 ? ?要】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除了理論知識的學習,數學學習的重要內容還有計算,這個過程是對概念公式的運用過程,同樣也要考察學生的思維能力,為其他學科的學習打好基礎,故而,計算能力的培養十分重要,教師要正確認識到這一點,不能只注重于課本知識,要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有效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本篇文章將重點探討提高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小學數學 ?計算能力 ?提高措施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3.055
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小學階段學生的能力和心理特征,采用恰當的教學方式,并要起到一個積極的引導作用,比如,游戲教學法,同時也要及時與學生溝通交流,探查他們在計算方面存在的問題,如此,才能展開針對性措施,達到有效解決的目的,數學是一門生活性學科,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去提高計算能力,并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防止出現“粗心”出錯的情況,這對今后的學習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一、對計算能力的正確認識
部分教師對計算能力的理解就是學生做題的快慢,對錯能力,其實不然,計算能力包括口算與筆算兩個部分,教師要對其有一個全面的理解,才能夠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目的性教學,口算過程講求快和準,筆算過程講求慢與細,教師要根據這兩個過程的培養要求,培養過程中有一定的側重點,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當然,計算的正確與否也是包含在能力培養之內的,部分學生雖然清楚計算方法及流程,但是在計算過程中總是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最終導致結果出錯,這在考試中需要特別注意的,這樣的丟分確實是很可惜的,因此,要加強這方面的培養。
二、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具體措施
(一)提高口算能力
1.游戲教學法。根據小學生愛動、愛玩的特點,在課堂中融入一些小游戲,能夠極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性,有效的提高課堂參與度。現階段,學生的口算能力還比較差,不是因為學生能力的緣故,而是因為口算需要學生思維的高速運轉,他們認為還不如筆算來的快且簡便,故而,通常懶于口算,這直接導致了學生口算能力不強,思維能力也得不到培養,這對學生多方面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因此,教師要運用游戲的方式,加強口算的練習。比如,開展“開火車”的小游戲,就是一個極為有針對性的游戲,這要求全班學生都參與進來,教師提前準備寫有計算式的卡片,并分發給全部學生,然后再把學生分為幾個小組,以小組的形式開展游戲,能夠形成適當的競爭,維持學生的學習熱情,每個小組就相當于一節火車,前一個同學口算出來后,記下答案,再由下一位同學進行口算,既要比較速度,也要比較正確率,看看哪個小組的火車開的又快又準。
2.聯系生活實際。口算能力也可以通過在日常生活的實際運用得到有效提高。畢竟,在課堂中的學習會給學生們一種口算無用,考試不考,可以不練的錯誤想法,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動力,要讓學生意識到口算的實用性,由此,才能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二)提高筆算能力
1.打牢基礎知識。筆算考驗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是基礎。如果學生沒有扎實的功底,連題目里的問題都不清楚,提干問題讀不懂,動筆都不能,又何談計算呢?所以,教師要意識到基礎知識的重要性,特別是一些概念的理解,公式的背誦等,比如,“根據如圖所示的圖形,判斷是什么幾個圖形,然后,再根據所學知識,利用恰當的公式計算此圖形的面積和周長”,這個問題就需要學生運用書本知識,判斷了幾何圖形才能運用公式,開展計算,由此可見,理論知識的重要性。
2.培養學生的計算興趣。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只有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引導學生主動計算,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如若學生是處于被動的計算狀態,那有可能會促使他們產生抵觸心理,甚至是厭學情緒,這對筆算能力的培養是極為不利的,且帶著這樣的態度,在計算的過程中極易出錯,畢竟,筆算是需要學生平心靜氣,慢慢梳理的,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三)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筆算習慣
良好的筆算習慣是成功的第一步,現在普遍存在這樣的現象,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都很強的學生往往難以取得優異的成績,他們都清楚計算的方式方法,但在計算的過程中總是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這就是因為他們沒有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通常說來,小學階段的計算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即審題方面,細節部分,驗算程序,同時也要注意字跡的工整性,這都是培養良好計算習慣的重要內容。
1.認真審題。學生一拿到題,不要看幾眼就匆忙下筆了,這樣很容易出現審題失誤,甚至連題目中要求的問題都看錯,如把“計算周長看成面積”等,這種問題是大忌,教師要加以重視,引導學生認真審題,包括題目的內容,有無陷阱等,進行合理分析,在確保讀懂的情況下,才開始計算過程,避免從開始就出錯,在考試過程中,這樣是一分都拿不到的。
2.注重細節,重視計算過程。計算的過程是十分重要的,要注重細節,避免因一個小問題導致全盤皆輸。如何確保計算過程的小過錯?首先,計算過程要有清晰的邏輯性,不能東一句西一句的,保證條理清晰;其次,在平常的練習中要保持端正的態度,不能出現“解題思路我都知道,到時候在考試的時候寫清楚就是了,平常寫出來太麻煩了”的心理。實際說來,如果平常都缺乏練習,在考試過程中是難以表達清晰的,很難注意細節,導致錯誤。
3.注意驗算。驗算是特別重要的一步,它能夠對計算結果進行檢查,提高計算的正確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加強驗算的訓練,讓學生意識到重要性,并且由長期的練習形成一個反射作用,不管做什么題目,不僅是數學的計算,還是其他的學科的解答,這個步驟都是不可缺少的,對學生的學習是極為有利的。
(四)注重獨立思考,找尋最為簡便的計算方法
計算能力的提高也需要學生能夠獨立思考,訓練敏捷的思維能力。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找尋新的解題方法,不局限于標準的答案,并在這個過程中逐漸開闊思維,培養創新能力,這也是當下新課標改革對學生的新要求。長此以往,能夠培養學生靈活運用、舉一反三的能力,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綜上所述,計算能力的培養是極為重要的,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比如審題的嚴密性,過程的細節性,驗算的必要性等,同時,教師也要采用正確的教學方法,比如,游戲教學法,競爭教學法,增強與生活的聯系等等。激發學生對計算的興趣,調動積極性,有效提高口算與筆算的能力,同樣,學生也要端正態度,在答題的過程中,做到字跡工整,給教師留下好印象,提高卷面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