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忠
【摘 ? ?要】高中化學知識系統較為駁雜,大量的化學元素、物質、方程式需要學生去辨析、記憶。教師想要培養學生的化學基礎能力,造就化學思維方式,就需要借助基礎教學夯實學生化學基礎,通過創新教學激發學生的化學創新思維能力,調動化學學習積極性,樹立自主能動性,提高化學學科素養。
【關鍵詞】高中化學 ?基礎教學 ?創新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3.146
高中化學作為一門難度較大的理科,其涉及的化學公式記憶與計算,對學生的基礎學習提出了一定要求。而化學又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無論是與生活的密切程度,還是學科本身學習方式的可操作性都非常高,因此,教師要采用創新教學方法,來完成化學教學的學科任務,激發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創新能力,培育自主創新的精神,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敢于質疑,敢于表達,積極思考,能夠不斷自主建構化學知識體系,在此基礎上,發現新的東西。由此,筆者認為高中化學教學,不可或缺的兩種教學方法就是基礎教學和創新教學。以下,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聯系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或不足,有針對性地淺談如何開展基礎教學與創新教學。
首先,開展基礎教學是化學學科教學的基本環節。基礎是化學學習的前提,如果學生對于基礎知識和化學基本常識都沒有概念,缺乏思考,那么就不具備化學思維能力,對于問題的解答能力自然也會非常弱。基礎,既包括基礎的知識,也包括基礎的課堂教學,以系統化的知識結構存在于教師和學生之間,教師能否讓學生順利高效掌握化學基礎知識,需要看以下幾點。
第一,對于易混淆的知識,教師要教授學生技巧進行牢固記憶,較難的化學題型都是由基礎概念升華而來。例如,在學習小蘇打和大蘇打的時候,兩個物質的化學公式寫法不一樣,自然性能和使用方法以及保存注意事項等等都不同。如何教授學生快速高效辨別兩者的不同呢?讓學生聯系實際生活來理解,就要牢固得多,如果單純死記硬背,學生記憶的深度和牢固度都不高。第二,經常提問檢查。教師的要求和監督對學生的基礎學習非常重要。教師要發揮自身的激勵作用,對重要的知識點,以不同作業的形式布置給學生,提前約定好檢查時間,這樣學生的基礎學習就能有所保證,形成持久穩定的習慣,而不至于一曝十寒,讓知識學習經常處于虧損狀態。第三,教師要利用學生的形象思維和對新鮮事物好奇心這兩個特點,把課堂基礎知識教學變得生動有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基礎學習自然也會獲得提高。例如,在學習焰色反應的時候,Na、K、Cu、Ca等幾種物質顏色不一樣,而在氯氣中燃燒呈現的顏色更是繽紛多彩,對學生很有吸引力,教師就可以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進行燃燒實驗展示,以新奇的化學現象,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繼而相關的基礎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第四,指導學生做筆記,自覺總結化學知識。好記性總是不如爛筆頭的,只有多寫多思考,學生的化學基礎才能越來越牢固。這是基礎學習的重要環節。學生自覺總結知識點,一方面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讓外在客觀的知識成為自己內在的東西;另一方面,總結的過程就是學生再加工和深加工的過程,往往會對知識之間的聯系形成新的理解,或者提高化學學習能力,發現自己學習過程中的漏洞,完善學習內容。例如,指導學生總結化學做題規律,這是要在學生試誤的基礎上進行理性總結的,對夯實基礎作用明顯。比如,把一個化學反應方程式分寫成兩個電極反應的方法,先根據電子的得失寫出兩個半反應式,然后分析反應時的酸堿環境,最后使方程式兩邊的電荷數和原子數相一致即可。這屬于方法技巧類的總結,避免在基礎學習上因為粗心或知識不明確出錯。總之,基礎教學需要教師關注學生的日常學習習慣,以學習方法指導為方式,督促學生打牢化學基礎,具備解決問題的基礎素養。
其次,開展創新教學方法,這是在基礎教學的前提下,對學生提出的更高一層要求。基礎夯實之后,學生才能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融會貫通,主動運用所學,攻克難題。而創新教學方法的實施跟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問題意識、問題解答能力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創新教學要在化學問題的解決中訓練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以獨創性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意識,讓學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敢于質疑,也勇于創新。
第一,啟發學生對問題進行合理推理思考,讓學生自己全面思考一個問題的方方面面,形成完整的認知,使獨立思考的能力得到訓練。例如,在學習離子共存問題的時候,我們有一個基本的原則,那就是凡是在溶液中發生反應使離子濃度發生顯著改變的離子都不能大量共存。以這個大前提,學生進一步推理,離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直接影響因素有離子的性質和溶液的酸堿度。鑒于此,教師再以舉例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弱堿陽離子只能存在于什么樣的溶液中呢?弱酸的酸式陰離子只能存在于什么樣的溶液中呢?學生經過對離子和溶液性質的判斷,獨立解決問題,既鞏固基礎知識,又巧妙運用所學,自主攻克難題。
第二,設置問題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探究的積極性,這是形成創新思維能力的有利助推劑。例如,在學習特殊試劑的存放與取用時,教師可以通過教學案例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對特殊試劑的使用產生探究興趣,錯誤的存放不光對化學實驗效果產生負面影響,甚至存在安全隱患,危及人們的生命。教師可以先通過做實驗讓學生思考鈉的性質,學生在問題情境中想到物質的存放之重要性,自主探究鈉的存放注意事項,既要隔絕空氣防止氧化,還要存放在煤油中,取用的時候,用鑷子,保持玻片上切,用濾紙把煤油吸收,剩余部分盡快放回煤油中。經過問題的探究,對知識探索有較強好奇心,可以更好自主掌握知識。
第三,創新教學還需要教師善于啟發,找到知識與學生既定經驗合適的融合處,以此為突破口,啟發學生主動發散思維,對問題進行放射性思考,推動創新思維的形成。例如,化學中水的妙用有很多種情況,用排水集氣的方法可以收集難溶或者不溶于水的各種氣體。教師以這個簡單的應用為契機,激發學生的研究熱情,運用發散思維思考其他情況對水的使用,從而訓練學生對知識的多方向思考能力,培育學生的創新思維意識。
綜上所述,高中化學基礎教學與創新教學作為兩大基本教學方法,在幫助學生打牢基礎的前提下,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格外關注。教師要善于在問題的解決中強化學生的基礎知識,培育學生的創新思維意識。
參考文獻
[1]張秀麗,李慶.淺談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科學素養的培養[J].化工管理.2013(18).
[2]董泳江.高中化學“人教版”中實驗教學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