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欣桐
摘要:由于現幼兒的身體素質水平尤其是體適能水平的狀況不容樂觀,兒童體適能行業發展得到重視,但卻存在許多行業發展問題,現對廣州地區兒童體適能訓練館進行發展現狀分析。
關鍵詞:兒童體適能;發展現狀;廣州地區
一、兒童體適能行業環境分析
(一)宏觀環境
政治:當前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學校體育,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國務院對加強學校體育提出明確要求。新《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也指出幼兒園的體育活動主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關注每個兒童的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兒童富有個性的發展。廣東省方面,2016年印發《廣東省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階段內主要目標是全面提高青少年體育,并且要不斷發展壯大體育產業。
經濟:國民收入與消費方面,2018年上半年廣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8.1%,人均消費支出實際增長3.0%,居民消費增長加快,廣東省成為健康消費總額最高的省份。據《2018廣東體育產業報告》,廣東省體育產業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
社會:隨著全面二胎政策的開放,目前我國兒童的父母主力為80、90后,這個群體具有先進的健康觀念與教育理念;這意味著兒童體適能行業的潛在客戶具有巨大潛力。我國中小學體育教育普遍不足的問題;社區體育設施不足、開放度低,且缺乏專人看護,兒童體適能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這些不足。
(二)微觀環境——swot分析
1. Strengths優勢
(1)行業壁壘尚未形成,行業內競爭相對緩和,兒童體適能館在這種環境下可以迅速獲得發展。
(2)兒童體適能產品科學性強,這是一個新興的具有較強的知識性的行業,包含了健康學、運動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學科的知識,保證了產品具有較顯著的效果。
(3)產品細分性強,由于兒童體質、性格、興趣等方面的差異,兒童體適能產品可以細分以針對不同需求,產品具有多樣性。
2.Weaknesses劣勢
(1)缺乏專門的行業機構,如發展研究機構、監管機構等,這使得兒童體適能行業缺乏準入標準、效果測量標準、定價標準等指標性數據的約束,并且缺乏監管,不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
(2)社會認知度不高。
3.Opportunities機遇
投資機構看到了兒童體適能產業的潛力,紛紛以資本入局,目前在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各種品牌的兒童體適能訓練館落地,這些品牌連鎖經營,大多是獲得了投資機構的資本支持。乘著資本的東風,兒童體適能行業的發展將更有底氣。
4.Threats威脅
(1)從業人員技能要求高,由于行業專業性、科學性強,諸如教練、心理輔導師等技術崗位需要由具備相關證書或專業知識的人員來擔任,對人才的高要求可能會導致招工難等問題。
(2)來自其他類型教育的競爭。
二、廣州市兒童體適能行業發展現狀
目前行業處于起步階段,呈現出以下3個特點:
1.行業認知度不高
(1)問卷分析
問題一:您了解過兒童體適能嗎?
A:沒有了解過? 59.1%
B:了解過? 40.9%
問題二:您是否了解兒童體適能行
業?
A:是? 12.1%
B:否? 87.9%
(2)關于行業認知度的訪談原文分析
●童x體適能館負責人:發展的難點就是讓家長認可咯;困難就是招生嘍,最主要的困難就是招生;
●超x戰隊訓練館副總:其實剛說到最大的兩個難點,第一個難點,就是來自市場的認可度;
●兒童體適能李教練:家長不認可你這個機構,為什么不認可呢,因為還沒認識到這個兒童體適能這個東西的重要性。
究其原因,一是家長的體育培訓觀念仍然傾向于專項培訓,而非基礎體質培訓;二是行業營銷通常集中在某個特定的小范圍區域;三是行業尚未形成規模,尚未能創造高產值,并在我國發展歷程短,因此尚未進行普遍式的大規模招聘,也未作為學科進入我國高校課堂。
2.未形成剛性需求
(1)問卷分析
家長不讓孩子參加兒童體適能培訓的原因是?
A:沒有時間參加 33.33%
B:孩子不感興趣 6.67%
C:怕訓練太累,影響學習? 26.67%
D:沒有比較有知名度的機構? 20%
E:覺得沒有必要? 20%
F:價格過高? ? 33.33%
G:其他? ? ?20%
(2)關于行業服務是否為剛性需求的訪談原文分析
●童x體適能館負責人:很多家長其實都不覺得體適能是一個必要的很重要的東西;
●超x戰隊訓練館副總:第一個就是剛說到的目前不是一個剛需性的產品.
由問卷分析可見:兒體服務并未能成為在供求關系中受價格影響較小的商品,即非剛性需求商品;家長并沒有意識到兒體的重要性,兒體服務并未能觸及他們的基本需求。
3.未出現龍頭企業
關于行業是否進入壟斷階段的訪談原文分析:
●童x體適能館負責人:因為目前還沒有特別出眾的大品牌,未形成壟斷,還有很廣闊的創業空間;
●超x戰隊訓練館副總:他們不能完全把這個市場壟斷,所以這個行業還是存在很多變數;
●兒童體適能某教練:不是很了解知名度特別高的,在廣州范圍內做的比較大的應該是卓躍,全國范圍內應該上海那邊會有資歷更長的品牌。
由問卷分析可見:一,兒體行業的熱情逐漸提高,但還未到高漲期;二,兒體企業家判斷目前的市場體量未能夠支撐起迅速擴大的企業規模,因此選擇緩慢擴張;三,目前國內規模前列的為外資機構,然而外資機構對我國兒童身體數據的不了解等多種原因,導致廣州市場存在天然的屏障,同時中資機構尚未完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