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江華
【摘? ? 要】小學班主任工作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工作繁多、內容繁雜。要想成功開展班主任工作,需要班主任自身具有愛心、耐心、責任心,在要求學生的同時,嚴格要求自己,做到嚴于律己,以身作則。
【關鍵詞】小學? 班主任? 工作? 責任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6.101
小學班主任由于其管理的對象是小學生,而小學生由于具有年齡小、心智尚且不成熟的特點,所以小學班主任的工作較為煩瑣。班主任有時如慈母一般,在學生需要關心的時候給予學生溫暖與關懷;班主任有時又如嚴父一般,在學生犯錯時嚴肅地指出其錯誤,并引導學生改正錯誤。因此,班主任的工作是一項艱辛且艱巨的工作。小學班主任將如何開展工作呢?就此問題,我給出以下觀點。
一、明確工作任務
在教育教學的工作中,小學班主任往往擔負著比一般科任教師更加復雜的工作任務。有關文件是這樣規定的:“小學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務是在學校的領導下按照學生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要求,積極開展班級工作,培養良好的班集體,全面管理、教育和關心學生,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使學生長大能夠成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因此,小學班主任應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修養,全面落實素質教育要求,充分關心學生、全面教育學生、充分管理學生,使學生得以全面發展。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教學活動正常進行的重要條件,通常一個學生不合常規的舉動(如在課堂上找同桌說話)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其他學生,甚至帶動其他學生,從而影響課堂教學的正常進行或者導致某項活動失敗,浪費全班同學的努力,影響班級榮譽。但是,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的,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培養,這種培養貫穿整個管理教學的過程。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所以為了規范學生行為,班主任可制定詳細的班級規定,要求學生在校期間嚴格執行班規,做到有規可依、有章必行,讓學生在外力的約束下,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形成良好的班風班貌。
小學班主任管理的對象是一群年齡較小的學生,小學生具有缺乏自覺性、自控能力低的特點,倘若不施以外力約束其行為,就會導致學生行為自由散漫,頻頻犯錯。班主任針對低年級的學生應該具有耐心和愛心,在其犯錯時應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循循善誘,鼓勵學生改正錯誤,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讓學生逐步做到自覺遵守班級紀律,而不是直接批評學生,因為這樣會對學生幼小的心靈造成傷害。
三、親近學生、關心學生
眾人常常把孩子比作初升的太陽,比起高年級的學生,低年級的小學生,尤其是一年級的孩子們更需要老師的耐心教導、細心呵護、循循善誘。因此,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班主任應該主動親近學生、體貼學生、關心學生,和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真正體會到來自老師的關愛,讓學生喜歡上老師,讓學生主動親近老師,讓學生樂于和老師交流、分享,這樣才能促使班主任更加順利地開展工作。
要做到關心學生,應該深入了解學生。先要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其包括:了解學生家長文化層次、了解學生基本家庭情況等;然后是了解班級狀況,其包括了解班風、班貌等;最后也是最重要一點:了解學生個人情況,包括學生的性格個性、學習能力、行為習慣、處事能力、交往能力、日常愛好等各方面的情況,了解哪些學生學習較為積極,哪些學生能力較弱而需要更多的關心和幫助。身為班主任,有責任幫助處于弱勢的學生,讓他們和其他學生一樣能在學習中收獲快樂,健康成長。對于此類學生,班主任一定要注意觀察他們的習慣和弱點,在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給予他們關心,一視同仁地愛護每一位學生,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班主任所給予他們的溫暖,幫助他們建立信心,引導他們探索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鼓勵他們努力學習、爭取進步。
四、組建班委隊伍
班主任可在班級中選擇具有一定號召力、自我約束能力較強的學生作為班干部。首先,班主任在組建班委隊伍的過程中,應該以民主選舉為主,稍加微調即可,切不可全程由自己一人做主,因為通過其“獨裁”所做的決定往往會使學生不服,具有抗拒心理。此外,班主任應該引導、幫助班干部在班級樹立威信,這樣才能使他們更好地得到其他學生的配合,從而開展工作。對于班委,班主任應鼓勵其大膽開展工作,幫助其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嚴格要求其遵守班規、校規,使班干部能夠在紀律方面以身作則。班主任還要督促班干部的學習,使其在完成工作的同時亦能高質量地完成學習任務,以點帶面,促使班干部在各方面都能起到模范作用。并且班主任應該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有意識地培養班委之間團結協作的精神,從而影響、帶動整個班級,讓班上學生都能團結互助,形成班級凝聚力。
五、以身作則、以身示范
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過這樣的話:“教師個人的范例,對于學生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當學生初見班主任時,都會好奇班主任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他們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便會在日常的學習中留心觀察班主任的行為動作、日常習慣,班主任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都會使學生受到影響。班主任自身的行為習慣、道德素質都會在無形之中影響學生,班主任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將可能成為學生學習的標準。因此,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應該時刻注意自身行為、形象,力爭在每件事上都認真完成,在要求學生的同時,要以更高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良好的形象,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
六、多贊揚,少批評
教師的贊美能使學生受到鼓舞,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班主任在工作中應該留心觀察學生,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及時給予學生肯定和贊揚,讓學生收獲成功的喜悅,使學生建立“我一定可以,我一定會成功”的自信心。對于學生而言,教師一個鼓勵的動作、一句贊美的話語、一個肯定的眼神都能滿足學生的成就感、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
總之,班主任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還要關心學生的安全問題、身體健康、心理健康、情緒波動等各方面的情況,促使學生獲得進步的動力,進而營造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