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羽
【摘 ? ?要】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之所以能夠得到有效運用,并且產生了良好的效果,是因為合作學習的方式既適應了該階段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也為教師的教學創造了良好的教學條件。
【關鍵詞】初中數學 ?合作學習 ?應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4.166
初中數學新課標要求教師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手段,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幫助學生形成在興趣的引導下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這也是新課標中對學生主體性地位重視的體現。目前,初中數學教學中對發揮學生主體性作用新理念的認同和實踐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合作學習被證實為一種合理的教學方式,并得到很多初中數學乃至其他學科的有效運用。數學新課標中指出,學生自主學習之間的合作交流是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見,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目前數學教學的需要,而在教學實踐中發展起來的合作學習教學手段正適應了新課改的相關要求。因此,教師只有改變原有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并適當地采取合作學習的教學手段,才能彌補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不足。在這種良好效應的推動下,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應用,并逐漸發展出小組互動型學習模式和競爭型學習模式以及課外學習模式。
一、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優勢
首先,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培養學生之間的團結互動的集體精神。初中生的生活主要由學校生活和家庭生活兩部分組成,初中階段正是學生自我獨立意識逐漸建立的階段,在這個特殊的階段中,學生如果僅僅處于封閉式的教學氛圍中,缺乏與他人的互動性交流,其性格的發展很容易走向偏激的道路。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是以教師的講課為主,學生只是被動地聽講,難以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這種封閉式的授課方式,使學生的個性發展處于封閉式的狀態,長期下去,容易造成學生的叛逆情緒,甚至會影響學生性格的正常發展。眾所周知,初中階段是學生叛逆最強烈的時期,學生對個性化發展的要求越來越強烈,并建立起強烈的自我意識。但是極端的個人意識容易影響學生與其他同學的良好關系,有時候還會成為學生人際交往中的絆腳石。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將極大地轉變學生的發展狀況。
其次,數學這門學科是一門激發思維、活躍思路的學科,壓抑的學習環境容易抑制學生的思維,限制學生思考的空間。相反,學生在更加和諧、開放的環境中進行思考和學習,將會獲得更加活躍的思維空間。合作學習通過學生之間的互相合作、互相競爭學習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比起傳統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合作學習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學習局限性,學生不僅在課上能夠發揮自己的思考能力,在課下,學生還可以通過課外學習的方式加強彼此間的交流與合作。因此,合作學習能夠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同時也能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還能增加學生對這門課、對該課任課教師產生認同感和尊敬感,這將有利于教師教學的良性推進。可以說,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手段不僅對學生的性格發展有好處,同時也為教師的課堂教學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合作學習的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具體可以發展出三種不同的應用途徑。
第一種是小組互動的學習模式。小組互動式的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中占據很重要的作用。這一種教學方式主要是教師先對學生進行分組,每個組內的成員要適量,盡量保持在4—5名,人數太少容易造成小組總數過多,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教師不能夠保證小組間活動的有序開展;人數過多則會造成小組內部成員之間的混亂,很難得到統一的意見。教師根據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學生的性格特征進行合理分組,然后選擇一個討論的主題或話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準備材料,最后讓小組各成員通過共同討論的方式得出最終的討論結果。比如,在討論各種幾何立體圖形的三面圖時,學生可以通過組內成員的互助得到完整的圖形效果。小組成員間將不同的三面體、四面體和六面體等圖形進行細致的分工,在共同的努力下得出圖像的正面圖、側面圖和立體圖的圖示。小組成員間的合作學習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促進他們對知識的深入學習。
第二種是競爭學習的模式。這種合作學習的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動力,同時在競爭中更能夠考驗小組之間的合作能力與團結意識。在這種學習模式下,教師先要確立一個有待解決的問題,然后讓小組之間進行獨立的交流,并得出小組各自的結論。通過小組之間互動的形式來帶動整個班集體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熱情。學生通過問題探討和交流,容易增加彼此之間的了解,然后同學之間能夠在相互了解基礎上互相尊重,并且小組間的長期相處能夠讓學生適應團體合作的氛圍和學習環境,最終建立起強烈的團隊意識。比如,在教師對某一“拋物線”及其性質問題的探討中,如果某一小組不能夠全面說出與拋物線相關的原理和性質,其他小組則可以完成這項任務。
第三種是課外合作學習模式。學生最終的學習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比如學生可以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運用比例尺知識來進行實際的測量和考察活動。學生可以通過對當地各種地形實際數據的搜集,繪制出該區域的地形分布圖。在這一過程中,比例尺的計算,各種地形的實際尺寸在圖形上的表現長度將會在同學之間相互合作,協同計算中得到最終確立。課外合作學習的方式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還能夠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對學生今后的生活和學習將產生積極的作用和長遠的影響。
總之,合作學習的方式是符合新課改理念的教學方式。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不僅對學生的學習和性格發展起到促進的作用,也能夠對教師的教學創造良好的條件。這種學習方式不僅能夠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同時也能夠使學生之間在相互交流和學習中建立良好的集體意識,培養他們團結互助的能力,這對一個班級文化的建設也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