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康彪
【摘 ? ?要】基于現階段初中化學教學質量和成效較低的現狀,本文將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對相應的解決方法進行探討,以此在改進的教學方法中循序漸進地提升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成效。
【關鍵詞】初中化學 ?實驗教學 ?問題 ?解決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7.024
在初中化學課程教學中,實驗教學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其既能夠推動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發展,又能夠促進學生探索能力的增強。因而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當充分展開實驗教學。在此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以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強調為主,在對教學內容進行結合后,對具體的實驗分析情境進行創設。其次教師需要在教學輔助手段的應用中,對學生的實驗安全意識和自主探究意識進行培養[1]。如此方能在指導學生實驗探索的過程中,加強其對化學實驗的思考探究,從而實現其化學知識掌握能力和實驗現象本質理解能力的提升。
一、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過多強調化學基礎理論知識。在當前的化學實驗課堂上,還有許多教師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通常只會對化學基礎理論知識進行關注,而忽略學生的實踐技能;部分教師為了滿足考試要求,哪怕有實驗課程需要開展,也只是讓學生利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對知識進行實驗探究;還有部分教師就算對實驗教學的重要性有一點認識,也因為認識過于片面,而只對實驗結果給予重視,容易忽略學生的實驗操作過程。這些情況都嚴重違背了如今素質教育的要求,不但無法實現預期中的化學實驗教學目的和目標,也無法培養學生的科學品質、科學態度和探索精神,進而不利于對學生科學素質的發展。
2.忽略學生實驗技能和觀察能力。和小學階段的教學相比,初中階段的教學任務要多很多,而化學實驗教學所占據的時間在整個化學教學過程中也是最多的。多數初中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有時間對知識進行復習,通常都會加快教學速度,對教學進度進行追趕。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往往無法清晰地了解實踐操作的每個環節,也無法加強自身的實驗技能。此外,在實驗課堂上,有些教師往往會對實驗現象和實驗結果進行過早的描述,更甚者還會限制學生的實驗時間[2]。種種跡象都使學生缺乏對實驗的新鮮感,更會使學生無法在充足的實驗時間中對實驗現象進行觀察,使其無法再對實驗的內涵進行深入了解,進而造成實驗教學質量和成效都不高的狀況。
二、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問題的解決方法
1.實施探究性實驗教學。初中化學教師在對化學實驗教學活動進行深入開展之前,首先應該利用引導的方式讓學生對化學的理論基礎知識進行分析,并在對化學知識存在的規律進行自主探究后,對相應的難點進行分化。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實驗之前就通過對知識的回憶和分析等,對所要實驗的化學知識的方程式進行描寫,并以知識的本質為結合點,加強知識微觀和宏觀反應的聯系。而當學生對知識的框架進行更進一步的全面認識之后,教師再讓學生以微觀角度展開實驗探究,以此來推動學生知識分析能力、系統探究能力的多樣發展。
比如,教師在講解“酸和堿”的知識后,首先,讓學生對酸和堿之間的反應規律、相關化學式、物質中存在的物理性質等進行自主探究。其次,教師對難點進行分化,讓學生以微觀粒子為角度,逐層剖析出酸和堿的內容,以此讓學生對酸堿的本質和化學反應規律進行更加深入的了解。而在溶液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實驗讓學生分析可以導電的物質溶液、在水中能夠電離出自由移動離子的物質等等。第三,教師需要讓學生對電離的方程式進行自主描寫,并以所學知識為依據對酸堿的微觀本質進行探究。第四,當學生對酸堿的理論知識框架進行系統了解后,就可以引導學生,讓學生以微觀離子為角度,利用實際實驗對酸堿之間的本質和反應進行系統化和層次化的分析[3]。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在實際的實驗探究學習中,對酸堿之間的共性特質進行全方位的總結,教師才能在學生知識總體框架的構建中、宏觀反應和微觀本質的聯系下,實現對學生知識掌握能力、自主探究技能和問題獨立解決能力的增強。
2.創設實驗教學情境。作為初中化學教師,應該在轉變傳統教育的教學觀念和方法之后,對教學情境進行靈活多樣的積極創設。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以理論知識為結點,整體分析出實驗過程,并利用圖片、視頻和動畫等形式,對相關實驗過程進行形象生動的展示。利用這樣的方式,既能夠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激發,又能夠對危險系數過高的實驗操作進行避免,更是能夠在多媒體生動直觀的展示中,加強對學生實驗內容理解和記憶的深化。從而能夠在促進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增強下,促進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整體水平的提升。
還是以“酸和堿”為例。教師在講解相關知識點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對酸堿的常見樣品進行展示。教師可以在多媒體的應用中對濃硫酸油狀、黃色氯化鐵溶液等進行展示。接著教師可以以教學內容為依據,對問題情境進行創設,并讓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對相關的問題進行思考。如以所學知識為基礎,通過對某一化合物化學式的觀察,對化合物的物質進行直接判斷等等。如此就能在集中學生注意力、啟發學生思考的前提下,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問題解答能力的提升。
3.更新教學理念,靈活開展教學。現代化的教學方式,是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方式的強調[4]。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以新課程教學理念為基礎,利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展開多樣教學。首先,教師需要利用多種教學方式,如辯論賽方式、知識搶答方式和分組討論方式等,在聯系課本和實際生活后,加強學生對各種知識的理解。其次,教師需要在學生已經理解各種知識后,充分地培養起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的能力。第三,教師應當在學生的實踐當中,通過對學生的細心引導,加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掌握,以此在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研究中實現其知識能力的全面提升。
綜上所述,在初中階段的化學實驗教學中還存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都是導致化學實驗教學效率過低的主因。基于此,作為初中化學教師,就需要在對化學實驗教學情境進行創設之后,通過對多種教學方式的應用,實施探究性的實驗教學。以此在學生探究意識、探究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養中,實現對學生實踐能力和探索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郭珍華.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問題及解決方法探究[J].文淵(中學版),2019(7):260.
[2]胡雪峰.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問題及解決方法探究[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2):211.
[3]胡學林.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存在的不足與解決方法[J].讀寫算,2018(29):231.
[4]薛秀芳.初中化學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