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摘 ? ?要】音樂是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音樂課是人文學科的重要領域,是實施美育較為主要的途徑。本文分析了我國現階段初中音樂教學的現狀,并重點討論了如何在音樂教學中融入更多學生喜愛的流行音樂,同時兼顧到傳統音樂的傳承,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關鍵詞】流行音樂 ?初中音樂 ?教學分析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7.033
音樂是人類思想與情感表達的重要形式,更是人類精神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和歷史內涵,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進程中熠熠生輝。因此,音樂課程在日常的教學中是不可缺少的,但在現實的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學因為自身教學形式的局限性和部分教師對文化課程成績的關注導致音樂課程容易被忽視的現狀。
流行音樂具有時尚性、娛樂性、商品性、參與性等特點,并以通俗易懂、音域不寬泛、曲調極易上口的音樂特色吸引著學生,大部分課本上的傳統音樂風格較為單一,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聯系并不緊密,無法有效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而流行音樂是大眾喜愛的音樂類型。教師應緊緊抓住初中生喜歡新鮮事物的心理特點,強化流行音樂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有助于初中生更好地學習音樂。
一、初中音樂課程教學現狀
(一)音樂教材內容不符合當代學生的音樂喜好
我國的音樂教材內容大多數出自中外經典樂曲,或是對社會產生深刻影響的、意境較深的古典式音樂,較少涉及流行音樂。一般的音樂課程基本每周僅為一節,短短的幾十分鐘并無法完全使教師傳授足夠的音樂知識,僅僅完成課本上的音樂教學內容就十分困難了,所以會忽略對流行樂曲的介紹。教學內容不符合當代學生的音樂喜好,就會容易引起大量學生的抵觸心理。作為一門藝術類的課程,音樂的美是需要學生用心感受,從而達到一種心理的滋養。音樂教師若完全按照課本內容刻板地進行課程講述,僅僅重視知識傳授而輕視學生內心的音樂感受,就會使學生不愿意上音樂課,并且產生較強烈的對傳統音樂的逆反心情。
(二)未正確認識流行音樂的利弊
初中生對流行音樂的偏愛,利弊兩方面都是需要教師進行考量的。中學生群體的特殊性是面對社會化新鮮事物時容易受到流行因素的影響,缺少判斷外部事物的能力。如果教師過多地關注其中弊的部分,就會導致學校的音樂課程不能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分析流行音樂。
(三)部分音樂教師對音樂課程的理解不到位
音樂課是美育環節中的重要部分,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我們的審美能力與鑒賞水平,提升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的能力。但是當部分音樂教師自己都認為這門學科僅僅是副科,其所起到的作用也僅僅是為學生進行主科課后釋放壓力時,那么這門課程的價值不會得到重視。
二、流行音樂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一)以多樣化的形式吸引學生
想要培養學生對音樂這門學科的興趣,可以借助多種音樂形式來吸引學生,并引入流行音樂的因素。比如涉及風景類的歌曲,可以先描繪出這首歌曲中的具體景色,如關于大海的歌曲,教師在課前借助多媒體等工具讓學生處于藍天、白云、海浪、微風的氛圍中,并同類似的流行音樂進行比對欣賞,從而深入分析歌曲所表達的情感?;蛞蚤]目要求作為課堂的形式,完全忘記眼前的一切事物,僅僅以聽作為唯一與外界關聯的方式,這樣可以更好地感受歌曲內涵,拋掉一切雜念,感受歌曲所傳遞的價值。將流行音樂融入音樂課堂中,不僅活躍了課堂教學氛圍,也使教學資源更加豐富多樣,還大大提升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二)挑選適合該階段學生的流行音樂
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在生理、心理方面都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并且復雜多樣。故而導入日常音樂課堂的流行音樂,必須要內容健康且思想積極。很多歌曲都包含著對美好生活和純凈社會的向往以及遭遇挫折堅強不屈的精神。如《勛章》《海闊天空》等類型的歌曲,都展現出不畏困難、勇往直前的年輕人獨有的朝氣蓬勃的精神。如《青春修煉手冊》這一類歌曲,符合中學生情感純潔、積極向上的年齡特征。通過流行音樂與日常音樂課程的有效結合,可以使學生收獲多重的價值。通過教師在音樂課上的引導,即帶領學生進行有效的音樂學習,能夠讓學生具備當代年輕人應該具有的精神品質。
(三)結合流行音樂演唱形式來完成的多樣化音樂課程考核
較為枯燥的傳統教學手段,單純的你講我聽的課堂模式已不再適應當前的音樂課堂,再加上以試卷的形式完成音樂考核,最終致使學生漸漸失去對音樂的學習興趣。音樂藝術應該是只有參與其中才會有所收獲,當音樂課上只有理論與教學,這樣的音樂是沒有靈魂的。經過與學生的交流得知,大部分學生對流行音樂的演唱形式充滿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可增加課本上演唱曲目的經典版與流行版演唱,讓學生在比較中找到最感興趣的演唱方式。教師增加課堂的實踐活動,改變過去的音樂考試形式,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在音樂課堂上通過學生的切身參與來獲得音樂審美的愉悅感。
(四)音樂教學中進行流行音樂的導入
受大眾歡迎的流行音樂,必然有其獨特的創作背景,并且更加貼近現實,與之相對比的,課本上的音樂案例容易脫離現實,在教師講解過程中僅能夠泛泛而談,并不能深刻體現音樂本身的價值,也就更無法傳遞給學生音樂知識。流行歌曲大多是朗朗上口、易于傳播的,其創作背景跟蘊含的故事內涵更容易讓學生接受,通過流行音樂導入,可以助力音樂教學的完成,通過類比式的教學,通過流行音樂的引入講解音樂課本中較為枯燥的音樂知識部分,不失為一種較為有效的音樂學習形式。
三、結束語
我國現階段的音樂課程教學還有許多不足,這不僅僅是學校的問題,還有教師、社會和學生的原因,導致音樂課堂脫離了實際生活。課程改革一直在進行中,一直在爭取早日改變學生的音樂學習環境,帶給學生有趣、活潑的音樂課堂,讓學生從心里真正愛上音樂,不斷積累自己的音樂素養,提高審美鑒賞能力。因此,如何正確將流行音樂引入初中音樂課堂,是當前初中音樂教師不可忽視的問題。將流行音樂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也是希望可以一定程度上引導流行音樂的正確發展。從學生喜愛的流行音樂入手,引導學生學習音樂鑒賞,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音樂素養,實現多角度地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