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受心理和生理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充滿個性的學生無處不在,那在體育課堂上,我們可以用哪些方法來提高自己的課堂質量呢?本文分別從“教學形式”、“創新課堂”和“師生關系”三個方面進行闡述,以期為體育課程的創新與開發、為學校體育的發展提供好的借鑒。
關鍵詞:小學體育;多元化教學;創新課堂;師生關系
小學是學生增長知識、認知世界的重要時期,依據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大部分學生的自制力偏弱,以低年齡段的學生表現最為顯著。對于室外的體育課堂而言,導致學生行為不可控的因素會更多:四周的各種信號聲音、操場上其他班級上體育課的狀態、校外經過的陌生人等等,都有可能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因此,我們的體育課堂要想有序快速的完成教學目標,就必須讓學生全身心參與到課堂中來,跟著老師的節奏完成體育技能的學習。我們教師應當帶著一種創新的思路,來組織自己的體育課堂,提高課堂效率。
一、從多元化的教學形式上分析:自主合作,學生也可以充當小老師
低年齡段的學生,自控能力都比較差,在教學我們不難發現,同一個班級經常采用同一種教學模式開展教學工作,很容易讓學生產生疲憊感,就算是以同一個熱身游戲分兩次課來組織的變換頻率,學生也會很快失去新鮮感。所以,多元化的教學形式是必不可少的。
體育課堂除了將上課內容以游戲的形式展示出來外,還可以采用自主學習與合作的方式,把握學生的性格特征,讓學生來充當小“老師”。例如,一年級學生學習“雙腳連續跳短繩”技能時,我會先講解“雙腳連續跳短繩”的基本技巧,給予學生自主練習的時間,與此同時教師巡場觀察,快速跟蹤每一位學生的摸索學習和自主練習情況,看看誰的動作學得最快又標準。最后老師把觀察的結果反饋給學生,推選出表現突出的學生來擔任小“老師”,以他們為中心進行分組,讓小“老師”對組內其他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指導,教師在旁邊觀察和及時糾正錯誤。對于選中的小“老師們”,他們會感覺很自豪,會更加樂意參與學習,而未被選上的學生,也希望自己有機會成為小“老師”,學起來會更加積極認真,在今后新的技能學習中也會表現得更專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體育課的教學效果。
二、從創新課堂的角度思考:與信息接軌,多媒體也能進入體育課堂
體育課堂上我們也可以融入多媒體元素,合理利用視頻、微課、圖片、動作簡筆畫等等形式來引導學生學習體育技能。可以說,多變的教學形式是為教學內容服務的,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特點來綜合進行轉換和選擇,為學生體育技能的學習創造條件。
體育技能的學習和掌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經過“啟蒙”、“興趣”、“堅持學習——技能提升——再學習——再提升……不斷循環”的過程,是辛苦練習和慢慢積累形成的,因此我們需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和更多的參與機會,學生才有可能展示出驚人的表現。但是一項技能的學習和練習過程又是枯燥乏味的,我們完全可以利用學生喜歡看視頻和玩電子產品的特點,將多媒體引入體育課堂,讓學生主動將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自覺參與到學習中來,其效果會比“老師灌輸式教育,學生被動式接受”好很多。例如,老師可以將學生練習時的動作抓拍下來,制作成小視頻或者小影集,加入音樂,然后在講解重、難點或是在糾正錯誤動作時播放給學生看,可以邊播放視頻邊講解,也可以讓學生在看小視頻時動腦想一想,發表自己的觀點,相互討論、分析并說出視頻中各個學生技能動作的正確與錯誤點。這樣,學生通過觀察自己和同伴的動作和行為,主動思考,能更快的在頭腦中形成正確的主觀印象,對技能的學習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從師生關系中突破:平等協作,老師也是團隊的一分子
在體育課堂上,教師的角色可以是多變的,教師角色的靈活轉變更有利于學生增強體育技能學習的動機。教師在講解示范技能時,是一個模范者的形象,是榜樣標準,學生是模仿者,需要認真聆聽和模仿學習;教師在組織活動和游戲時,是領導者的形象,是威嚴的,學生是實施者,需要思考和行動。但更多時候,教師和學生也可能是一種平等的朋友關系,教師和學生可以相互協作,共同去完成某一項任務或者挑戰,在這個時候的教師,會讓學生覺得平易近人,更容易被學生接納。例如在組織游戲或是技能PK時,并不是每一個班的學生都能平均分組,在分組不平均且要保證每位學生100%參與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充當其中的一員,補充到少的那一隊去,合理控制游戲速度,使學生在趣味活動中獲得主動、積極參與和競爭的能力,培養學生團隊精神。
教師轉換角色,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將自己融入到學生群里,不僅是與學生最直接的交流,還是以學生的角度來體驗自己設計的游戲,檢驗課堂安排是否合理的一種方法。如果教師以學生的身份也能在游戲中感受到運動的快樂,也能體驗到對體育技能學習的渴望和成就感,能做到與學生“共情”的話,那么這就是一堂成功的體育課,學生也能從中獲益。
四、結語
提升小學體育課堂效率的方法有很多,文中只淺顯的提了幾點自己的看法,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提升體育課堂的效率上,相信每一位同仁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方法,所有的這些方法都是為了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健全學生的人格,促進學生的健康快樂成長,這是處于基層體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務和使命,也是促進學校體育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重要一環。學校體育也會在教師們的孜孜不倦奮斗中向更好的方向邁進。
作者簡介:廖玲秀(1992-),女,漢,湖北人,教師,研究生,嶺南中英文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