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翠
【摘 ? ?要】化學是一門研究物質變化規律的自然學科,是初中階段的主要學科之一,在整個初中的教學工作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新課標的提出給教師們的教學工作指出了新的任務,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積極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初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化學 ?有效性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2.056
新課標的提出和社會的發展進步都給教師的教學工作指出了新的任務——提高教學工作的有效性。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教學設備的更新使得教師需要結合新的時代特征改進教學模式,讓教學工作有效且高效。作為一名初中化學教師,筆者針對當今的化學教學現狀及如何提高初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性做出以下討論,希望對初中化學的教學工作提供一定的幫助。
一、初中化學教學現狀
(一)教學形式單一,課堂氣氛沉悶
初中化學教學主要以理論及書本知識的傳輸為主要的教學形式,而化學又是一門對思維要求較高的學科,通過理論及書本知識傳輸這種教學形式教學,學生很難理解需要掌握到的化學要點。教師采用書本理論知識教授的方式,很難讓學生產生代入感,久而久之學生會對學習化學產生厭惡情緒,無法在課堂上提起學習化學的興趣,造成課堂學習氛圍沉悶,無法達到教學所想要的教學效果,學生學習效率低、效果差。
(二)過于注重理論知識,實驗教學不足
某些初中化學教師對化學實驗不夠重視,在化學教學的過程中進行的化學實驗很少,缺乏引導性。許多教師一味地要求學生背化學方程式,學生并不理解其內在的物質規律,所以由此得來的理論知識記憶不深刻,很難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長久的記憶。化學是一門在實驗的基礎上形成的學科,是一門研究自然變化規律的學科。學生在進行化學的學習過程中,不但要理解、掌握理論知識,還要對該理論或該物質的形成及化學反應有充分的了解,但由于這些教師過于注重理論知識,導致實驗教學不足,使得學生實驗實踐受限,不能有效地使用化學實驗室的資源,這不利于學生化學實驗能力的提升。
(三)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過程中常常會出現教師與學生定位不準的問題,新課標的提出再一次強調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常常會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處于一種高高在上的領導者的位置,而學生常常被置于被動的地位。比如在化學實驗教學時,很多教師都是采用自己做、學生看的方式來進行教學,學生只是一個旁觀者,這樣的方式很難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是學習主體的這種認知,久而久之,學生的思維受到限制,會產生被動的思想,老師不說學生就不做。這嚴重地影響了化學教學工作的效率和有效性,因此教師很難完成教學任務和達到教學目標。
二、提高初中化學教學有效性的具體措施
(一)豐富教學形式,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教學形式隨著時代的進步也在不斷地豐富。隨著科技的發展及教學設備的更新,多媒體技術已經在教育行業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幾乎每個學校都配備多媒體設備,教師的教學要與時代相結合,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比如由于場地或者化學實驗器材受限,某些化學現象教師不能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展示給學生,這時教師就能夠通過使用多媒體技術來搜索相關的實驗場景展示給學生看。這比單純的教師的口述要直觀有趣得多,在給學生帶來視覺感受的同時還能開闊學生的眼界,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趣味性,為化學課堂教學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二)重視實驗教學,增加化學實驗時間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很多化學要點的教學都需要通過做實驗讓學生對化學有具體而形象的認知。新課標的提出要求初中教師在進行化學教學時要做到由重知識到重過程、由抽象到形象的改變。化學實驗是輔助學生學習化學知識最容易、直觀的一種方法,在化學教學的過程中,做化學實驗是必不可少的環節。通過做實驗這種直觀的學習方法,能夠得到比傳統的口頭教學、書面傳授方式更加有效的學習效果,大大提高了化學教學的有效性,加深了學生對相關化學現象的記憶。實驗教學能使學生透過現象發現本質,得到簡單的理論傳授所得不到的效果。在化學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多組織化學實驗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檢驗真理。
要實現化學實驗給教學帶來的有效性,不但需要教師組織、引導學生進行化學實驗,還需要學校的支持與配合。學校應該打造半開放式實驗室,讓學生能夠在課余時間進行化學實驗,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三)突出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特點
在1990年,美國會計教育變革委員會在其公告中明確指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成為主動的參與者而非被動的信息接受者,應該注意和解決需要利用更多信息的那些管理問題。”學生是學習的主動方,而非被動的接受者,在初中化學的教學工作中,教師應該充當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親自投身實踐,做實驗的操作者,不但能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還能讓學生從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化學的學科性質決定了學生需要有較強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若學生長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那么學生的思維就會受到禁錮,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就會感到非常吃力。初中生已經有了一定的思維能力,掌握了一些學習方法,但是由于入門較晚并且化學本身知識點較難理解,若不注重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學生很容易養成依賴性思維。這就給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新的任務——在化學教學的過程中要鍛煉學生學習的能力,增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主體地位。在進行化學實驗時,讓學生作為實驗的操作者,教師在一旁適當地指導,對提高化學教學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幫助。
初中化學的教學工作是改革的重點也是難點,教育工作改革的提出并不是說說而已,這需要各位教育工作者的支持與協作。初中化學教師需要不斷改進教學方式,與時俱進,重視化學實驗的重要性,以提高化學教學工作的有效性為教學目標,站在學生的角度為學生思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得到全方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尹東燕.淺談如何高度重視初中化學實驗教學[J].數碼設計(下),2019(007).
[2]陳仕鳳. 如何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高中化學教學[J]. 新課程:教育學術, 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