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光群
【摘 ? ?要】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有著其固定的教學和學習方法,但是數學又同樣是一門創造性的學科,在基本的方法概念下,數學的題型變化多端。所以,初中數學課可以帶給學生創造的思維,讓學生在邏輯、概括、引申等方面的能力得到迅速的提高。
【關鍵詞】初中數學 ?思維能力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3.199
在初中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呈現一種階梯式的上升趨勢,他們通過對數學知識的探究,頭腦的活躍程度也會有所長進。但是,從現在的教學模式上看,學生的這種能力的上升程度,隨著時間的推移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這源于現在很多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以及遵循的教學理念并不科學,他們并沒有以提高學生的感知能力作為教學目標。教師很多時候把學習成績看得過重,在教學中也主要是以于中考的考試密切相關的問題進行講解,這種功利性的教學,從現在的教學發展上的角度來看,并不可取。
在初中數學的教學中,教學的一個方面是對學生的考試技巧進行培養,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感知能力和技巧應該作為教學的另一個重要方面,但在實際的教學中,這方面卻常常被忽視。初中數學的教學還是應該更多地訓練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試卷只是展示這種能力的媒介。從中考考察命題的方向來看,會發現這樣一個有趣的特點,現在中考題目的設置越來越靈活了,很多題目是基于基礎概念之上設置的,但是形式卻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所以學生要想做好這些題目,只靠教師的傳授的那些是不夠的,他們還需要有用自己的獨到的靈活辨析能力,才能在考試脫穎而出。
一、課堂上鼓勵學生勇于創新
初中數學中設置的很多題目,都是需要學生進行思維的,特別是一些幾何的問題,思維難度特別大,而且這些題目往往存在一題多解,沒有固定的答案。在數學的教學中,固定的解題方式是不行的,多方位的思維,全面地探討問題,才是現在應該多采用的做法。教師在課堂上,要多和學生進行互動,不要以一種上下級的關系與學生交流問題,而是要把自己放在和學生平等的位置上,在解決課堂問題的時候,要以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最好是能夠讓學生知道,教師是和他們一起完成學習的,這樣學生才會有一定的參與感。
在課堂上,教師為了和學生形成交流互動,就需要讓學生能夠抒發自己的見解。初中時期的學生,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學習方法,而且他們是有思維的,所以教師應該更加尊重學生們的意見,每一個教學步驟都是要在學生的參與下進行,讓他們覺得課堂上是民主的,他們也會更容易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歸屬感與集體主義感,勇于創新的口號,不僅僅需要出現在學生解決數學問題上,還需要出現在課堂的環節上。有的教師在布置教學任務的時候,考慮的不會那么全面,而且教師的很多教學任務并沒有那么針對性,對于不同班級的學生,有些方式就會顯得不適用。這時候教師就應該廣泛采納學生們的建議與要求,讓他們自己去思維更適應自己的學習方式,然后通過教師進行總結,再在課堂上有效實施。簡言之,鼓勵學生創新的方式有很多,包含的方面也非常廣泛,教師應該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方面都盡量實施。
二、進行“一題多解”的教學
解決數學問題的途徑絕不會只有一種,像小學那種依葫蘆畫瓢的學習方式,在初中這個階段是不適合的。但是,初中的題型有千千萬萬,在平時的作業中和日常的考試中,都基本上不會遇到完全一模一樣的題目,教學時間是有限的,題目的種類是無限的,要想利用好有限的教學時間,最好找尋一些體現綜合能力比較強的題,這些題基本都是能夠“一題多解”的。在進行一題多解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要注意用言語進行指導學生,促進學生思考。多用“為什么”“還有其他方式嗎”這些語言去吸引學生,而且還要在學生解決了問題之后,對學生進行及時的鼓勵。
要想提高數學課程的教學效率,讓學生盡量多地吸收課堂的知識,學生就應該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在知識的展開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不是每個地方都面面俱到手把手教給學生,這樣不會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提高。然后就是關于一題多解的例題的具體講解方式,教師需要先把題目展現給學生,讓學生進行思考。往往有些時候,學生通過對基礎概念的掌握之后,就能夠找到一些思路,這時候,教師就需要總結學生們的思路,用學生正確的思路解題,最后達到正確答案。這時候,學生們往往會因為找到答案了,心理出現了一種滿足感,這時候教師就應該提示學生,現在的方法可能不是最好的方法,然后用給學生一定的提示,讓學生思考更多解決該題的方法。數學題目是一定的,過程卻是多種多樣的,在一題多解的過程中,學生們的學習重心調整了,他們不再是為了得到答案而解題,而是為了鍛煉自己的數學思維而學習數學,他們此后關注點著重于解題步驟,而不再是答案。
三、情景模擬營造學習氣氛
環境往往也是影響學生學習情況的因素之一,所以教師在講課的時候,還需要注意營造適應學生思維發展的環境。比如說,在學習幾何的時候,教師就應該首先為學生展現一定的幾何模型,先用實際的圖形去促進學生們的認識,然后再引申出抽象的圖形,以此去培養學生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在初中幾何的學習中,往往需要涉及到輔助線,這時候,教師在前期教學時,應該讓學生大膽地進行輔助線的繪畫,讓學生們實際嘗試之后,然后再進行方法的總結。而面對幾何中翻轉、對稱等問題的時候,教師多借助于身體的動作,去模擬那種幾何的變化過程,比起單純的言語表達,這種方式更讓學生直接感受到具體的幾何變化。好的學習氣氛是需要學生和教師共同去營造的,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更注重化抽象為具體、化繁為簡的教學方式,用通俗移動的語言、生動活潑的動作去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以此讓學生們的課堂注意力更集中。
四、結束語
現在的初中數學教學,需要的是能夠突破常規的固定模式,打破標準化的答案解析,避免采用“刷題”的教學形式,而是盡量利用好少量的例題,去引申出不同的解題思路,這樣學生的數學創造性思維能力才會大幅度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才能夠有所增強。
參考文獻
[1]謝秀紅.創新思維情境,發展創新潛能——淺談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數理化解題研究(初中版),2014(7):14-15.
[2]趙萬新.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信息化建設,2015(12):7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