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白云
摘要:在高中體育術科聯考背景下,從多個方面去分析課堂教學策略,并總結出在課堂教學的遇到的問題與解決對策。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社會對體育運動越來越重視,因此針對高中術科體育教學也在逐漸的完善,高中術科體育課堂教學策略,不同于一般的學校運動隊的訓練,并不是簡單的幾個組合,而是一個系統、互相制約的訓練過程,所涉及的內容非常的多,高中體育術科聯考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是在學校特定的環境中進行的,并在較短的時間內,讓學生充分的發揮出自己的體育水平,并取得良好的體育成績。
關鍵詞:高中體育;術科聯考;課堂教學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對體育運動越來越重視,報考體育院校的學生也越來越多,因此高中的體育訓練也在不斷的完善。高中體育術科聯考背景下的課堂教學不同于一般的體育課堂教學,而是一個系統的訓練過程,因此設計的內容比較繁多,那么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如何有效的協調和安排體育訓練,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全面促進學生體育技能的提升,并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良好的成績。要想帶好高中術科體育班,不僅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教學技能,同時還應當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才能有效的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
一、體育高考生術科項目概況(廣東)
高考體育術科考試項目主要分為基本素質考試與專項素質考試兩部分,這兩部分所占總分的比例與分值都不變,滿分為300分,其中基礎素質考試為225分,主要包括100米跑,所占分值為100分,立定三級跳遠,所占分值為75分,原地擲實心球,所占分值為75分,所有的考生都必須參加這三項考試。而專項素質考試為75分,包括足球運球繞桿射門、籃球運球繞桿定點投籃、排球隔網定向墊傳球、乒乓球左推右攻(發球機發球)和游泳(分蛙、蝶、仰、自由泳4種泳式)共五項,因此考生只需要選擇其中一個項目參加考試即可。
二、高中體育術科聯考背景下加試項目訓練內容的重要性
高中體育生的術科訓練不同于一般的體育課堂教學,并不是簡單的運動項目相加,而是一個系統、相互制約,因此涉及的內容非常的多,那么如何統籌合理的安排教學項目,合理的協調訓練內容與訓練量的比例,全面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取得良好的體育成績?由此可見,現在的高中體育考試加試項目更加的注重學生的身體素質方面,同時對學生的力量以及耐力有著更高的要求。比比起以往的專項體育考試要求,現在的專項體育考試中除了一百米游泳之外,剩下的都是球類項目,因此球類項目的不穩定因素比較多,而且專項體育考試成績所占的比例不是很高,只有百分之二十五,而其他的四項有一百米、立定三級跳遠和原地擲實心球,占據總的比分的百分之七十五,因此從中可以有效的看出每個項目都需要有一定的身體素質,因此現在高中術科體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更加注重學生的身體素質的訓練,訓練的內容一定要從學生的身體素質抓起。
三、高中術科體育課堂訓練時間的安排
在第一個階段,應當給學生一個適應時期,同時讓學生有時間尋找適合自己的項目,然后針對自己的擅長的項目進行合理的訓練,并且按照不同項目的比例進行有針對性訓練,并制定有效的訓練計劃,然而在訓練的中后期,可以安排一些訓練強度比較大的素質練習,同時不要過度的安排球類運動,避免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出現不必要的受傷狀態,然后加強對學生的身體素質的訓練,促使學生能夠有效的跟上整個訓練計劃,畢竟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都不盡相同,教師在前期階段針對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有效的訓練,讓學生在這個階段綜合自己的身體素質,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體育項目,并進行合理的計劃。
第二階段,在這個階段的訓練算是比較好的,主要是針對學生進行綜合訓練,而且還是注重量以及訓練的強度,但是教師在訓練的過程中需要保證訓練的時間,主要是因為這部分的訓練內容是非常重要的,沒有一定的時間保證,不能綜合的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利于學生的綜合訓練,同時也達不到良好的訓練效果。
第三階段就直接進入到冬訓時期,主要是針對學生的耐力與意志力進行訓練,也就是對學生進行專門的體能訓練,這也是最難熬的一個階段,同時還是在冬天進行訓練,遠遠比夏天訓練更加的辛苦。在這個階段不僅僅對于學生的身體素質是一個非常大的考驗,同時對于學生的心理也非常的大,在這個階段,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專門的心理輔導,當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遇到困難的時候,積極的給予學生引導,開導學生的心情,不斷的加強學生的意志力,進而有效的幫助學生度過最艱難的時期,全面的提升學生的身體與心理素質。
第四階段,也是整個高中體育訓練的最后一個階段,在體育術科聯考的背景下,不能放松對學生的訓練要求,讓學生在保持原有的體育水平上繼續提升,但是一定要合理的分配體育訓練的時間,不要過度的讓學生進行訓練,否則會適得其反。
四、高中術科體育課堂訓練方法的運用
(一)加強速度訓練,提升興奮性
在進行速度訓練的過程中,主要的決定性條件就是高強度的動作,因此體育考生應當用自己最大的力量和適應于他們最理想的動作頻率以及動作幅度,盡可能的達到理想的體育成績。因此對學生進行速度訓練的目的就是幫助學生突破原有的體育成績。如果體育生在進行訓練的過程中過于疲勞,就直接給學生安排速度訓練,不僅達不到理想的體育成績,反而會影響體育生已經取得的體育成績,甚至會損害體育生的身體健康。
在跑的訓練過程中,良好的動作節奏是有效的提高體育成績的主要原因之一,當體育考生按照一定的節奏進行跑步的時候,就會促使體育生產生一種韻律感,而這種韻律感能夠有效的減輕他們在跑的過程中的疲憊感,跑起來相對節省力氣,進而有效的提高興奮性,取得理想的體育成績。
(二)分層訓練力量,保持良好狀態
教師在進行力量訓練的過程中,首先對學生進行建設性力量訓練,主要是因為它是整個力量訓練的核心內容,也是儲備的物質的階段,主要是為有效的提升全身肌肉的能力,進而為接下來的力量訓練奠定良好的基礎。然后提高最大力量,將最大力量發揮到考生最大的水平,之后轉變為爆發力階段,通過一定的方法進行專業的訓練,旨在為最大力量服務,然后進入到保持階段,需要按照一定的訓練比例,將學生的耐力與爆發力、最大力量進行協調,最后在考前,對學生的力量訓練的發揮進行調整,進而為學生在整個訓練的過程中始終保持良好的心態,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體育考試成績。
(三)遵循耐力訓練原則,達到理想效果
在進行耐力訓練的過程中,需要遵循耐力訓練原則,首先遵循提高運動機系統能力的原則,對學生進行耐力素質訓練,必須提高學生的運動系統能力,提高學生的心血管呼吸系統能力為學生運動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然后堅持意志品質的原則,這樣才能真正的在耐力訓練中堅持下來。堅持訓練方法多樣性的原則,主要是由于耐力訓練比較枯燥,因此教師可以適當的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進行耐力訓練,激發學生進行耐力訓練的興趣,最后堅持持之以恒的原則,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只有這樣才能最終提升學生的體育成績。
五、總結
綜上所述,在高中體育術科聯考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構建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是由一定的量不斷的進行積累進而產生質變的過程,因此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學生的體育素質的培養,加強學生的體育訓練,進而有效的提升學生的體育考試成績。
參考文獻:
[1]李建.山東省滕州市一中高考體育生學訓現狀調查與分析[J].科技展望,2017(07).
[2]曲景凱.高中體育特長生的創新訓練模式探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