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碗珺
摘要:如今在新的社會背景下,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的增多,這對我國高校的教育發展也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和沖擊。在高校教育發展過程中,創新創業教育以及職業教育是培養人才的重要路徑。在新的教育發展背景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以及職業教育,在發展過程中也逐漸的出現一些瓶頸,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只有加強二者的有效耦合,才能夠更好的推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以及職業教育的有效發展,本篇文章主要分析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與職業教育的有效耦合[1]。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職業教育;有效耦合;探討
創新創業教育以及職業教育,是我國多數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構成部分。二者的根本目的都是培養具有創業素質以及創新能力的人才。主要就是為了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能夠分層次分階段的加強對人才的創新教育和職業教育。二者之間具有很大的聯系,處于相輔相成的關系,只有不斷的實現,創新創業教育以及職業教育的有效耦合,才能更好的解決高校教育事業發展中的瓶頸,才能有效的提升高校的教育水平,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培育更多的高素質人才。所以就必須要積極加強對創新創業教育以及職業教育有效耦合路徑的研究,從而更好的推動高校教育的可持續發展[2]。
一、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以及職業教育的困境和挑戰
如今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進步和發展,高校教育事業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較大的困境和挑戰。其中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以及職業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構成。但是其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較大的挑戰和困境,一直以來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以及職業教育都存在人才培養目標相脫軌的情況。這就導致大學生的創業技能以及職業綜合素養,都存在不足的情況。出現這一情況的原因與高校對創新創業教育以及職業教育缺乏正確的認識有很大的關系,由于思想層次上缺少重視,導致在實踐層面上也逐漸突出一些問題,呈現出功利化嚴重的問題,導致人才培養理論與現實需求出現嚴重不符,難以滿足社會對人才的發展需求,同時也阻礙了高校教育事業的發展。
二、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與職業教育的有效耦合路徑
(一)建立科學完善的人才培養目標
實際上高校是我國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所以,在新的教育背景下,為了實現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以及職亞教育的有效耦合,就需要對二者的教育目標進行精準的定位,只有建立明確的人才培養目標,才能更好的促進學生職業能力以及綜合能力的培養和發展,才能有效的對大學生的就業能力進行監督和培養,更好的促進大學生創新意識、業務能力以及創業技能的發展,從而形成一套獨特的人才培養模式,更好的推動我國高校教育事業的長足發展。
(二)建立完善的領導機制以及資源協同機制
為了有效的實現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以及職業教育的有效耦合,就應該保證育人主體的多樣性,進行明確分工,保證整體穩定運轉,只有這樣,才能提升高校育人的優化性。所以就必須要建立完善的領導機制以及資源協同機制,這是保證教育決策民主化和科學化的重要保證,同時還能減少和避免出現教育盲點的問題。而且資源共享機制的建立,能夠有效的為高校的育人工作實現資源、信息以及方案的有效共享,是提高高校育人效率,促進大學生綜合能力發展的有效舉措。
(三)建立長效完善的激動機制和約束機制
在高校教育事業發展中,為了有效的實現創新創業教育以及職亞教育的有效耦合,積極加強長效激勵機制以及約束機制的建立是十分關鍵的。激勵機制的建立,能夠有效的提高高校各部門以及學生的積極性,能夠有效的實現育人環節的創新和優化,對育人工作目標的實現起到了重要的鋪墊作用。約束機制則是能夠為創新創業教育以及職業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良好的保證。只有保證激勵機制以及約束機制的完整性,才能更好的發揮出這兩大機制的重要作用,才能更好的對育人主體進行約束和激勵,才能更好的推動二者之間的有效結合,充分的發揮出二者耦合的最大效益,更好的為社會的發展培育創新型人才。
(四)建立健全完善的考核評價制度
完善的考核評價制度是促進創新創業教育以及職業教育有效耦合的重要保證。通過建立完善的考核評價制度,不僅能夠為育人工作提供良好的反饋,同時還能對實際的育人效果進行有效的評估,是提高創新創業教育以及職業教育水平的重要保證,對推動二者的耦合也有重要促進作用。所以必須要積極加強考核評價制度的建立,為高校教育事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結語
綜上所述,鑒于當前高校教育事業的發展現狀,只有促進和實現創新創業教育以及職業教育的有效耦合,才能更好的加強人才的培育,才能滿足社會對人才的發展需求,更好的推動高校教育的穩定發展[3]。
參考文獻:
[1]陳井超,張自英,林海波.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與職業教育的有效耦合[J].現代職業教育,2019,14(01).
[2]馮利,繆琦,鄧磊.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與職業教育耦合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17,13(01):154-158.
[3]黃靜,李瑋,賈穎蓮,蘇留明.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與高校職業教育融合研究[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7,15(12):287-289.
作者簡介:鄧琬珺(1987-),女,漢族,重慶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從事的工作: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