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雪燕
【摘? ? 要】初中數學是很重要的,學生有一個扎實的數學基礎會使以后的學習獲益匪淺。而傳統教學模式總是會出現課堂效率低、課程枯燥,學生提不起興趣,學生主觀能動性得不到提高等現象。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提出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初中數學? 課堂效率? 方式措施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145
初中階段是培養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黃金期,對高中數學的學習起著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縱觀傳統的初中教學方法,可以看出初中數學普遍存在課堂效率低、學生興趣不高漲的現象。長此以往,學生很有可能造成知識聽不進去、成績不理想甚至出現厭學的心理。所以教師的教學要具有創新性、藝術性和趣味性,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數學教學也應該結合教材內容,設計出適合學生的教學策略,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一、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現狀
(一)課堂氛圍不夠活躍
在學生眼中,數學嚴肅、無聊、抽象。它不像其他學科有精美的語句、有趣的故事、悅目娛心的圖片,它籠統的概念很少會讓學生感興趣。如果學生對學習沒有興趣,那么在課堂上與教師互動的次數就少了,課堂氣氛就不能活躍起來。
(二)師生交流互動的環節少
在我國課堂教學中,最多的交往方式莫過于師生之間的交往。但這種交往存在著缺點,這樣的交往是由教師發起的,教師往往處于“強勢一方”,太過于主動、“強迫”會讓學生感到不適、“害怕”,這是不利于師生之間的交流的。而有時在課堂上也會出現教師自顧自地講知識,學生無言地抄筆記、聽課,毫無互動可言。筆者曾觀摩過一位數學教師的課,他的課比較安靜,全程也都是他的“獨演”。教師很刻意地想要調節課堂氣氛,讓學生和他互動,但是學生愿意互動的很少。教師也許覺得尷尬,到了后期,師生之間的互動就幾乎沒有了。長此以往,這很可能造成學生對教師陌生感加劇,學生不喜歡數學,考試成績也會受到波及。
(三)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
實踐證明,許多剛進入初中學習的學生還保留著小學的壞習慣,那就是對教師有著很強的依賴性。他們擅長復制粘貼教師的思維方式以及運算習慣,沒有掌握學習的自主權。實踐調查,在學習過程中大部分學生沒有制訂計劃的習慣、沒有上課前預習的習慣,許多學生都是教師講到哪里,書就翻到哪里。對教師上課講解的內容了解程度也不夠。在上課期間,多數學生忙于抄筆記,對教師對知識的分析、補充“充耳不聞”,那么學生對重點、難點的遺漏性就大,很容易沒聽懂“門道”。
(四)不重視基礎
某些“自命不凡”的學生,經常不屑一些基礎知識和基本技巧的練習。知識懂了一部分后或了解其概念要領后就急著運算,沒有對中間過程進行全面透徹的推理演算。他們往往對一些中高難度的題目感興趣,來彰顯自己的數學水平,但這樣的學習方式“外強中干”。也有部分教師選擇在難題中鞏固基礎,筆者根據長期的實驗探究證明其可行性不強,且不說在考試中由于不注重過程或基礎而導致演算出錯,正規考試中80%考的是基礎題,只有20%才是突破題。如果學生不重視基礎,只想著突破難關,那么考試成績不如意是可想而知的。
二、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一)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
民主輕快的課堂氛圍是高效課堂的前提。如何能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到輕松愉快呢?教師可以采用風趣幽默的說話方式。在課堂上,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教師幽默風趣的語言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氛圍,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善于用幽默的方式感染學生。給學生講解幽默的小故事或者使用幽默的話語能讓學生感到放松,而且幽默的話語能讓他們對其印象更深。
(二)師生之間多進行交流、互動
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與學生互動,在課下也應該多接觸學生,與學生打成一片,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思考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深度思考如何才能使課堂變得輕松活躍,不能僅僅將課堂教學作為一個學的方式。應該將課堂教學看作一個社會有機體,一個動態的過程。要想讓課堂變得活躍、師生互動次數多,方法有二:第一,試著改變學生,讓學生變得自信。教師要學會賞識學生、激勵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每一件小事,在必要的時候進行夸獎和贊揚,可以讓學生在心理、態度、人生價值上得到積極的變化,讓學生有一種被肯定的感覺。第二,創設教學情境。創設教學情境是讓學生在玩中學習,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要想課堂活躍就應該讓學生親自參與進來。這種開放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主動去接受學習,激發學生思維上的獨立性。在課下,教師也應該主動接近學生。當學生對教師產生好感,就會愿意主動去學,給教師“面子”。那么在課堂上,學生也愿意主動與教師互動,課堂效率也會隨之提高。
(三)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
學生主動學習不僅能夠讓學生的思想維度得到提升,還能培養學生主動發展的能力。自主學習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掌握主動權,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后期學習中能夠更加輕松。要想學生主動學習,那么小組合作學習是非常有效的。經調查,小組之間的學習效率更高也更輕松。學生好勝心比較重,集體榮譽感可以促使學生進行學習,而且同齡人之間比較放得開,學生更容易進行討論,更能提高學生的辯證能力、思維能力、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等。然后將小組得到的結論通過搶答的形式反饋給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四)重視基礎
部分學生做題有這樣的現象:貪圖速度快、囫圇吞棗。過分想要沖破難題來與其他學生拉開差距,而采用題海戰術,忽視基礎學習的重要性。許多難題都是在基礎上加以變形得到的。只有學好基礎,再加上長期的練習、鞏固,學習成績才能提高。學習沒有速成之路,不可能通過題海戰術來達到,只有重視基礎、形成扎實的基礎才能在未來的學習中達到熟能生巧的程度。
綜上所述,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不僅要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還應該根據學生的個性來創建一套符合學生特點的、科學的課堂教學模式,以此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方雷來.初中數學教學主動學習意識與能力培養淺析[J].考試周刊,2011,000(070).
[2]張志濤.重視初中數學基礎知識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0,0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