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
【摘? ? 要】初中數學相比其他學科,前者更加抽象、思維方法更為理性,對于習慣直觀考慮事情的學生們來說,不能勾起學生興趣。如何提高學生積極性,達到教學目標呢?教師應該制定出一套高效、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高效的數學教學方法不僅能讓數學課堂變得輕松愉悅,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下就是筆者對教學方法的簡要總結。
【關鍵詞】初中數學? 方法策略? 有效探究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160
生活中處處存在數學,數學也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與小學數學相比,初中數學在推算能力、抽象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創造力上都有更高的要求。如何讓學生適應難度更高,要求更多的初中數學課程呢?有效的數學教學方法是最重要的。有效的數學學習不是讓學生復制、粘貼,而是引導學生親自去探究、動手去驗證,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還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創新問題的能力。
一、明確教學目的
根據《全日制初級中學數學教學大綱》的規定,學生必須具有最基本的數學素養,對基本的數學公式、數學概念,基本的數學技能要有一定的了解,從而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與空間想象力,讓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從直接形象的思維方式轉變成抽象理性的思維方式。作為數學教師,我們應該多方面、多維度地認識教學目的,以“毒辣”的眼光鎖定目標,進而緊緊圍繞中學數學教學目的展開教學。所謂“有目標才有動力”。教師對教學目標有了深刻的認識,才能制定出一系列有目標、條理性強、整體性強的教學方案,那么教學才會井然有序,課堂效率才能得到提高。
二、采用鼓勵教學法
托爾斯泰曾說:“鼓勵可以讓人釋放出前所未有的力量,因為有了鼓勵,人們才能以此為精神力量來創造奇跡”。從能量的角度來說,批評、責罵、嘲笑這樣的負能量對學生影響是非常大的,許多教師甚至家長多多少少會用棍棒、打壓的教育手段,比如:“麻辣”教師、虎媽狼爸、“別人家的小孩”等。我承認,這樣苛刻的教學方式也許能讓學生成才,在學習上產生一定的成效。但是長期的棍棒、貶低會讓學生變得不自信、謹小慎微、不敢與外人接觸等。所以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應該多采取鼓勵教學的方式,多一些耐心、贊揚和信任,為學生輸入正能量,采用“以人為本”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做得好的事情或者是進步進行贊許,發現并挖掘學生的“閃光點”,并將“閃光點”放大,讓學生充滿自信。對于成績較好的學生,適當的贊揚是他們突破難題的動力,讓他們在遇到困難時勇往直前;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對學生進步的地方進行認可,哪怕再微小的進步也值得表揚,學生對自己充滿自信后,在數學的學習上也會更快樂。只要學生充滿自信,那么就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初中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到:“學生應該積極與同齡人或者教師合作,并且應該多與他們交流”。小組合作學習的可行性如下:第一,打消學生對教師的依賴。在小學階段,學生獨立思考能力較差、思想深度不高,教師多數采用“包辦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沿用教師的思維方式和做題模式,定性的做題格式讓學生失去獨立思考問題的機會,讓學生產生依賴性。而小組學習是通過自己的大腦,以小組智慧共同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第二,調動學生積極性。小學生好勝心、責任心普遍較強,他們能夠為了小組利益激發出“無限”的潛力。教師可以通過這一特征,“逼”出學生學習的心。教師可以以布置任務的形式讓學生投入到學習中,比如教師提出:“根據書上的內容、結合生活實際,證明三角形的內角是180度”。通過小組的討論、研究或者用尺子計量來得到答案,這種方法將學習的主動性交還給學生,讓學生具有參與感,更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第三,學生思維更有深度,思想思考問題更為縝密。在小組合作中,難免會遇到意見不合的時候。這時,就需要學生之間進行討論、辯解,通過發表自己的見解來說服其他人。每個學生看待問題的方式和見解不同,在反復辯證中,學生的思想就可以得到升華,思考問題的方式也能變得多種多樣。
四、創設教學情境
數學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數學中的理論、概念等都是對實際生活中現象的文字闡述。所以生動形象的情境教學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了解。創設教學情境的好處有:第一,課前的情境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來。當上課鈴打響的時候,大多數學生還沉浸在玩樂中,如何讓學生在上課期間不想課下的事情,認真投入到學習中來呢?課前的帶入小故事很重要,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為學生講相關知識、發生在實際生活中的小故事或者與學生進行互動。比如:在講解《直線形》中直線、相交線、平行線的時候,可以舉一些生活中的小例子(操場上運動器材——雙杠的兩條杠是平行的、十字路口的十字是相交的),通過結合實際生活中的小事情,可以讓學生的注意力轉向學習,也能讓學生積極思考,對學習很有幫助。第二,讓理論立體化。在課堂上,利用情境教學法可以讓抽象、難懂的理論知識變得通俗易懂。給學生帶來新穎、親切的感覺,拉近學生與知識的距離。好的情境創設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夠盡快進入學習狀態。
五、教學生學習的方法
與其讓學生死記硬背,不如教學生學習的方法。好的學習方法不僅在數學上,在其他學科上也能靈活使用,效益更廣。如何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呢?可以加強學生在學習上的指導。常言道:“好的習慣伴隨一生。”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強制性地糾正學生的學習習慣,比如:養成制訂計劃(先制訂短期計劃,再制訂長期計劃)、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獨立思考、獨自做作業的習慣。然后在課堂上,對于相同類型的問題,教師只用傳授方法,讓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學習方法,還應該根據所學的方法進行“融會貫通”,找到相似之處或不同之處,進一步確定知識概念之間的結合點,在大腦中形成一套完整的、層次豐富的知識體系。這樣,在后期的學習與復習中才能活學活用。
綜上所述,有效的教學方式能夠事半功倍。教師應該大力推廣并采用該種教學方法,讓數學學習變得生動有趣,受到學生的喜愛。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不僅在學習上,而且在精神內在上得到升華,真正做一個德行兼修的好青年。
參考文獻
[1]先艷.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J].幸福生活指南,2018,000(008).
[2]余芳.初中數學情境創設的思考與實踐[D].西北師范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