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柳沙
摘要:項目化學習模式能夠突出學生的學習能力,在促進教師的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等方面都有重大幫助。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運用項目化教學模式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幫助他們樹立課堂主人翁的精神。本文針對小學英語項目化學習模式的應用提出可行性策略并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英語;項目化學習模式;應用策略
引言
項目化教學指的是師生之間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在實行前有固定的學習任務,在實行后也會產生完整的學習作品體系。相對于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項目化學習模式在教學策略方面有所改變,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引入特定的問題之中,并給予他們一定的交流討論時間,讓其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以此激發學習興趣。
一、確定學習項目,激發語言輸入
在開展項目化學習模式的過程中,首先需要教師確定項目。教師在確定項目的過程當中,也要充分結合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其個性特點來進行,不能選擇超過學生已掌握知識難度的項目。這樣,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與小組成員之間針對項目的問題進行討論,就能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另外。對于項目的確定,還要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既不能讓學生對項目望而卻步,又能激發他們積極主動探索的興趣。例如,在學習《Daming took a photo of his father.》這一課的時候,為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以及自主探究能力,在Daming和他的爸爸去萬里長城的旅游經歷這一閱讀的基礎上,教師可以以過去時為項目展開教學,先引導學生對過去發生的事情展開對話討論,將重點單詞以及知識點列入表格,充分理解文章內容,接著與同學之間展開互動。另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采用復述課文的形式,在班級各個小組之間展開比賽,以調動每名同學的學習興趣,也方便教師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1]。
二、創新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人們的學習以及生活當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前,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的職責不再僅僅是傳授知識,而要在傳授知識的過程當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重視學習的結果,更重視學習的過程。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英語興趣與學習潛能[2]。例如,在學習《There are forty.》這一課時,師生之間上課互相用英文問候之后,教師請學生打著拍子說上一單元所學的韻詩,“Numbers are dancing. let's have a look. ”由此導入本課內容,針對“number”這一項目展開具體學習。接著教師播放課文中的動畫或者是錄音,請同學觀看動畫或者聽錄音,來理解韻詩的大概意思。接下來就是可以開展全班朗讀、小組朗讀以及個人朗讀,打破從前沉悶的英語教學方式,使用圖片以及單詞卡片等教具帶領學生學習“Thirty、forty、fifty、sixty、seventy、eighty……”等,并對數詞進行訓練,探討數詞構成的規律。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了解了數詞構成的規律,更激發了自身自主學習英語的意識,從而產生了強烈的求知欲望,教師的教學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種方式能夠引導學生構建一個知識體系,培養學生多方面能力。
三、進行有效訓練,培養邏輯思維
英語這一學科的學習與其他學科相比,具有自身的獨特邏輯規律。英語是一門語言類學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知識內容的輸入,更要注重知識內容的輸出。教師在日常教學時就要引導學生敢于開口講出英語,將日常所學的知識點用語言表達出來,這一過程可以循序漸進,從最簡單的問候語開始,再到其他內容的逐漸表達。英語的學習是一個從簡單到復雜的過程,與學生平時的詞匯積累有著重要的聯系。在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教師要為其灌輸一種理念,英語的學習是為了使其成為一種語言交際工具,所以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不能僅僅以考試成績為主,教師應更注重鍛煉學生在平時敢于用英語表達的能力。在此,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景來促進學生的口語交際。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為學生創設情景,提供語言環境,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3]。例如,在《What did you buy?》這一課的學習中, 教師就可以開展“你周末做什么?”項目活動,學生之間一問一答,向班級同學介紹自己上周日中做了什么事?例如: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I watched TV yesterday.同學之間互相問答并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另外,在這一課的學習當中,教師還可以組織同學齊唱英文歌曲——Where did you go?讓學生通過英文歌曲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促進項目化學習的開展。
四、組織小組學習,增強合作意識
在學生學習的過程當中,教師要引導他們對知識進行梳理整合,針對所學內容確定合理的語境,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為探究主題項目創設合理的學習活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在合作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在與其他人的溝通交流中,鍛煉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以及寫作溝通能力。另外,傳統英語教學往往注重語言知識的傳授,而忽略英語方面的文化意識的培養。項目式學習以學生的實際生活與實際興趣為出發點,設計的任務都是真實有效的。這樣學生就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親身實踐,參與合作來完成項目的目標,并在這個過程中提升自身文化意識,拓寬國際視野。
結束語
綜上所述,一直以來,小學英語的教學形式就相對比較單一,內容也較為固定,學生在課堂上缺乏發現和探究意識。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也很難培養他們的學科核心素養。在此,教師要開展以合作探究為主要學習方式的項目學習,以提升學生的語言技能,發展其創新思維,并增加其文化意識。
參考文獻:
[1]趙曉宇,林炳祥.項目化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電教,2020(12):73-75.
[2]范從娟.基于項目的學習模式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9(11):11-15.
[3]張瑞培.小學英語項目學習教學模式建構[J].海外英語,2017(15):59-60.
廣西南寧市濱湖路小學山語城校區 5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