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克泰
摘要: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概念已然深入教育工作者的理念之中,隨著素質教育和新高考形式的教育改革,深入探索新教育形式,培養(yǎng)與鞏固提升高中生的綜合素質和全面發(fā)展能力。高中數學教材是教學內容的主要依據,教案設計與教學進度都需要以教材為主,因此需要在教材中體現數學核心素養(yǎng)理念。需要教師把握新教材中核心素養(yǎng)教學的基本方向,利用模塊化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完善教材體系提高教學設計的科學性,利用生活化情境教學創(chuàng)設教學新教材的和諧教育氛圍。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材;核心素養(yǎng)
引言
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主要包含對數學文明發(fā)展史以及文化價值的深刻體會,利用數學思想和分析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對數學有充分的熱愛之情等內容。從抽象角度來看,需要深刻理解數學思想和相關概念理論,從具象化角度來看,需要利用數學方法工具解決生活實踐問題。高中數學的教學內容和范圍相對比較抽象,知識體系相對復雜,隨著新高考的教學改革,摒棄了一些不必要的知識模塊,對重點基礎知識范圍進行深入探究,主要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利用數學思維思考問題解決方案的思維能力。
一、把握新教材中核心素養(yǎng)教學的基本方向
新版高中數學教材與舊版不同,更加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新版教材根據新高考大綱要求,對一部分必修知識模塊和選修知識模塊不做考察要求,但是在教材中仍然會體現相關知識體系結構的完整性和復雜性[1]。核心素養(yǎng)教學理念的基本方向是了解-深入探究-實踐運用的良性循環(huán)體系,因此新版本的高中數學教材由淺入深,由表及里,逐層遞進進行理論教學。并且鼓勵教師與學生開展各類實踐環(huán)節(jié),將生活化問題的數學求解方式進行拓展,進一步培養(yǎng)教師的教學創(chuàng)新設計能力和學生的生活問題實踐能力。新高考數學教材主要考察高中生對數學思維和方法的掌握程度,能夠從生活實際問題中發(fā)現數學求解方式,通過建立數學模型,逐步推算出結果,完善高中階段的知識體系建設。因此教師應當及時把握新教材中核心素養(yǎng)教學的基本方向,時刻牢記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體系,達到建立健全綜合素質的教育目標。
二、利用模塊化教學提升邏輯思維能力
高中生對建立與完善知識體系并不擅長,因此需要教師利用新教材的模塊化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新版本高一教材為例,通過建立函數概念、性質以及應用三個層面的知識模塊,針對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冪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以及三角函數多個知識體系分支,實行模塊化教學[2]。高中數學教師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等相關信息化工具,協助高中生建立與完善知識體系,對不同知識模塊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行深入探究,將知識點實現樹狀或者圖狀展開,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在新教材基礎上提升邏輯思維能力。以高一必修第一冊為例,第三章函數的應用主要針對一次函數、二次函數以及冪函數在生活實踐問題中的應用求解,第四章函數的應用主要針對指數函數和對數函數在生活實踐問題中的應用求解,并且通過建立問題模型的方式,發(fā)現和提出問題之后利用已學到的數學知識進行問題求解,形成閉環(huán),為提升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奠定基礎。
三、完善教材體系,提高教學設計科學性
隨著新高考形式的改革創(chuàng)新,教材也需要遵循科學性和全面發(fā)展的宗旨進行教學設計。高中數學教材需要遵循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方向,全面深入探究數學思想與方法,根據實際生活問題引入相關理論概念,引導學生建立完善科學思維方法與問題求解能力體系[3]。教材設計必須具備科學性和完整性,遵循新高考形式的考試大綱,對知識點進行增刪,完善學科教學設計方案。以新版本高一必修第二冊的《立體幾何初步》為例,在初步認識立體圖形后,根據學生對三維空間的掌握能力,依次教學立體圖形的三視圖,形成空間立體思維。利用平面結構的面積公式逐步推導到三維幾何體的表面積與體積計算方法。通過平面直角坐標系以及三維空間直角坐標系的建立,逐步演算空間結構內點線面之間的位置關系。立體幾何章節(jié)的知識結構嚴格遵循由淺入深、由表及里、逐級遞進的教材設計方式,遵循科學性和完整性原則,能夠對學生三維空間想象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行構建和延展。
四、利用生活化情境創(chuàng)設和諧教學氛圍
高中數學課程具有很強的抽象性,不僅需要學生深入了解相關概念理論,還需要具備推理分析、建模、多累問題求解等能力,因此教學過程難免會顯得枯燥。高中數學教師需要利用生活化情境的創(chuàng)設方式,構造和諧課堂教學氛圍。以新版本高一必修第二冊中《統(tǒng)計》和《概率》為例,都可以通過生活實際問題建立相關模型進行問題求解。統(tǒng)計方法可以應用在信息管理系統(tǒng)、學生管理、疾病管理等多個領域,概率可以用于計算生活中的排隊問題、隨機問題等領域。利用不同計算方法,學生們可以在生活化情境中尋找到比較適合自己學習節(jié)奏的學習方式,能夠解決多種相似問題,利用解題技巧以及相關概念進行建模以及推理分析,在課堂教學中形成良性循環(huán),師生之間的溝通促進了教學效率的提升。
結束語
高中數學的教學內容和范圍相對比較抽象,知識體系相對復雜,隨著新高考的教學改革,摒棄了一些不必要的知識模塊,對重點基礎知識范圍進行深入探究,主要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利用數學思維思考問題解決方案的思維能力。高中數學教材是教學內容的主要依據,教案設計與教學進度都需要以教材為主,因此需要在教材中體現數學核心素養(yǎng)理念。需要教師把握新教材中核心素養(yǎng)教學的基本方向,利用模塊化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完善教材體系提高教學設計的科學性,利用生活化情境教學創(chuàng)設教學新教材的和諧教育氛圍。
參考文獻:
[1]趙軍用.高中數學校本教材落實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幾點思考[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24):24.
[2]叢淑環(huán),鄭向華,趙曉東,溫洪亮.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數學情境教學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9(20):9.
[3]厲功園.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數學教材使用與研究[J].高考,2019(30):82.
福建省長汀縣第一中學 36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