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利曉 劉曉音
【摘 要】新時代背景下“互聯網+”對會計行業產生了一系列影響,為會計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原有的管理會計應用也暴露出諸多問題,面對新型技術相關人才的缺乏、管理會計電算化程度不高、理論與實踐脫節、相關體系不完善等,本文從這一角度出發,研究了“互聯網+”時代下管理會計的發展與變革,研究發現管理會計與“互聯網+”在融合過程中產生了許多問題,比如新型技術相關人才的缺乏、管理會計電算化程度不高、理論與實踐脫節、相關體系不完善等,在此基礎上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管理會計;問題;建議
一、引言
“互聯網+”是一種新型生產力,它不斷推動中國經濟形態的轉型,為社會改革、創新和發展提供保障。“互聯網+”時代到來引發各行各業的重大變革,這不僅對今后管理會計的發展提出新的挑戰,更是整個管理會計從應用工具到方法體系的根本變革,作為連接企業、行業等相關數據和商業價值的重要中介,管理會計的改變勢在必行。“互聯網+”的技術和思想,推動了生產方式和生產關系的深刻變革,促進了會計行業的深刻變革和跨越式發展,為管理會計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在當今時代背景下,管理會計作為企業經濟發展的關鍵工具之一,必須進行創新和改革,以適應時代的發展,更好地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二、“互聯網+”對管理會計的促進作用
(一)“互聯網+”助力會計技術突破
當管理會計碰上“互聯網+”,就仿佛產生了一種奇妙的化學反應,二者相輔相成。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云計算、云服務、云存儲等云技術不斷得到應用,會計信息處理更加及時,同時,管理會計可以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管理效率。大數據和云計算是互聯網時代管理會計最典型的技術突破,也是管理會計最明顯、最漸進的變革。
(二)“互聯網+”時代帶來了商業模式的變化
互聯網技術的使用對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產生了強烈的影響。企業與客戶、企業與供應商,企業與合作伙伴,他們之間的交流方式已經不再是以前的老舊的模式,而是利用互聯網技術,在企業擁有的供應鏈和價值鏈周圍的信息流和資金流發生變化的同時,以“互聯網+”為驅動力的新商業模式,充分挖掘經濟效益,而且能夠快速收集、整理和傳遞財務信息。它最大的優勢就是克服了傳統產銷規模擴大帶來的競爭下降問題,提高了管理會計的效率。
(三)“互聯網+”強化了企業管理會計職能
在新時代下,企業的管理會計借助互聯網技術,加快企業與利益相關者之間信息的保存、傳遞和生成。現在,隨著信息建設一點一點的完善,企業會計信息的整合和更新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再看會計監督系統與會計核算系統之間的信息,會計業務系統與會計核算系統之間的信息,每一個會計系統間會計信息可以快速的傳遞。
三、“互聯網+”時代下管理會計面臨的問題
(一)環境基礎薄弱,對管理會計重視不足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互聯網+”就已經成為管理會計在企業有效運行的重要手段,也被用作云計算和大數據的處理平臺。但是由于國家對管理會計的重視不夠,作為龍頭的會計機構對管理會計也缺乏相應的重視,所以我國的管理會計發展比較緩慢。相對來說我國的經濟環境相對薄弱,計算機的運用對很多人來說還不夠熟練,因此在這個大的背景下,管理會計在推廣過程中遇到了一些障礙,對管理會計的管理職能和決策職能的充分發揮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此外,在企業中公司決策層也缺乏對管理會計的重視。
(二)財務人員技能程度偏低、缺乏高素質人才
由于我國管理會計的發展時間相對國外較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界限比較模糊,財務方面儲備人員充足,擁有傳統的會計能力的人非常多,但是會計并不只有財務會計,也有管理會計,管理會計人員供不應求,但擁有高端計算機能力的會計人員卻十分稀少,更別說同時具有兩種能力的超級復合型人才。目前會計學科與計算機學科相互脫節,高素質人才稀少,也變相的體現出來管理會計高端人才的缺失。
(三)新時代下管理會計理論體系落后
在我國,我們對會計理論的研究與外部實際的發展狀態處于脫節狀態。因為一些歷史原因,我們對管理會計的研究只是借鑒國外的會計理論,而沒有與我國實際發展情況相結合,制定出符合國內企業發展的一個具體的框架體系,這樣在某種程度上會造成管理會計理論體系的落后,互聯網+時代下,我們應該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繼續研究與國內企業發展相適應的管理會計制度,形成真真正正屬于我們自己的管理會計理論體系。
四、針對“互聯網+”時代下管理會計產生的問題提出的建議
(一)加強對管理會計的重視
首先,國內的會計機構應當要建立管理會計協會,方便國內管理會計人才的信息或者學術交流。然后,加強管理會計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吸收外來的對我國管理會計發展有益的部分,積極利用現代管理會計的成果。接著,企業內企業的領導必須更加重視管理會計,要區別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建立專門的、職能獨立的管理會計單位,職責分明,并且積極向經驗成熟的大企業學習,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將管理會計信息系統更好的融入到企業中。
(二)加強“互聯網+”背景下高素質管理會計的培養
互聯網+時代下,我國會計電算化還沒有完全實現,許多專業人員還沒有掌握電子技術,未來需要儲備更多的“互聯網+管理會計”的人才,這就要求高校和一些會計專業機構對以往的培養模式進行改變,使得培養出來的人才符合未來管理會計發展的趨勢。政府也需要結合當下形式建立適合我們自己的管理會計師選拔考試,并做好后期的再教育。企業的管理會計人才不應只要求其具備相應的資格證書,還應定期聘請管理會計和互聯網專家對其進行培訓。另外,作為會計人員還必須轉變觀念,不斷加強網絡技術和會計培訓,提高自身素質和綜合能力,以適應網絡時代管理會計的發展。
(三)加強“互聯網+”背景下會計理論體系的建設
現如今,管理會計理論與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有些脫節,因此需要盡快完善管理會計理論體系建設。在實踐中,企業還應加強管理會計的應用,促進管理會計制度的建立,并監督其在相應情況下的實際應用。同時加強管理會計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形成“互聯網+”時代下的管理會計理論,建立健全會計理論體系,充分發揮管理會計在“互聯網+”中的作用,利用“互聯網+”帶來的優勢,促進企業發展,真正提高企業發展的價值。
五、結語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帶給管理會計的不僅僅是機遇,還有挑戰。面對“互聯網+”對傳統管理會計行業的沖擊,不僅僅是個人,企業、政府都應當與時俱進。對管理會計給以足夠的重視,盡快完善國內管理會計理論體系的建設,爭取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培養同時具備互聯網與管理會計知識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轉變思維方式注入大數據思維,充分利用好互聯網這個平臺,以充分的信心面對未來的挑戰。
【參考文獻】
[1]張玲.崔永麗.“互聯 網+”環境下會計改革與發展國內研究綜述[J].會計之友:2017(07)
[2]周敏.“互聯網+”時代下企業管理會計的發展機遇與挑戰[J].中國商論,2018-01-30
[3]何建國,陶婧.大數據時代管理會計機遇與挑戰[J].財會通訊,2016(16):125-?126.
[4]陳志.互聯網_視域下大數據對管理會計的影響研究[J]會計之友.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