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
摘要:從古至今,我們對閱讀的態度始終如一,古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今有生命因閱讀而精彩。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新課改對學生的閱讀量有較高的要求,那么教師的閱讀教學能力也必須隨之提高,才能夠讓學生實現更好更快的閱讀效果。寫作是考驗學生閱讀效果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學生語文綜合實力的重要渠道,因此教師應該探索讀與寫結合之道,從而帶領學生一同揚起學習之帆,邁向成功之路。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寫作
小學是學生奠定優秀學習基礎,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時期,作為語文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學識,更要有專業的教學技術,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語文學習,引導學生開展閱讀活動。閱讀能夠豐富學生的詞匯量,寫作能夠將學生的學習成有機融合在一起,從而不斷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也能夠讓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提升小學語文教育質量。
一、以教學閱讀為基礎,引學生寫作讀后感
小學生的語文實力有限,不論是生活閱歷,還是課本閱讀量都十分的匱乏,絕大對數的閱讀量都來自于課堂中的課本閱讀,因此教師可以將教學閱讀作為基礎,在閱讀中引導學生吸收優秀的寫作技巧或者是新穎的表達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綜合實力。比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選擇一些適合小學生閱讀的經典文章,詳細分析文章的情感以及表達技巧,同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為學生渲染文章情感,從而讓學生有效掌握文章主旨的同時,也能夠有感而發,產生讀后感,此時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寫作。既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理解能力,也能夠將閱讀與寫作進行關聯,增強學生的語文實力。
例如,教師在教學《桂花雨》時,首先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并將生字詞與優秀語句進行備注,然后教師進行范讀,幫助學生初步了解本文的情感。緊接著,教師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桂花雨”的具體情景,并搭配優美的音樂,從而為學生創設一個相關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進行再次閱讀,進一步了解本文的主旨,體會作者思想感情,感悟作者對家鄉的思戀。在教師講解完課本之后,可以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的家鄉,鼓勵學生向大家分享自己家鄉記憶。最后,教師讓學生通過第三次閱讀《桂花雨》,進行讀后感寫作,并增加自己的真情實感。總之,閱讀與寫作之間的關聯緊密,教師應該為小學生搭建橋梁,讓學生的寫作思維得到擴散,寫作能力得到提升。
二、以優秀語句為范例,引學生仿寫美文篇
對于小學生而言,教師經常會采用仿寫的方式提高學生對優秀語句的理解與記憶,同時也能夠在此過程中分析范例的構思與表達技巧,進而將他人的優秀經驗轉化為自己的學習成效。此時,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仿寫興趣,可以根據小學生的興趣點進行引導,從逐詞逐句的仿寫逐漸轉變到文章的寫作。因此教師首先需要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在閱讀中發現優秀的范例,然后再讓學生進行仿寫,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松鼠》是五年級學生的必學文章,是幫助學生學習怎樣介紹小動物的一篇優秀范例,教師在教學時,首先引導學生進行文章閱讀,初步掌握文章內容,然后教師帶領學生逐段分析作者所采用的表達技巧。例如,第二段描寫了松鼠的整體外貌,采用了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同時也用了很多華麗且優美的形容詞,如清秀、敏捷、美麗、玲瓏等,為學生帶來了無限的遐想,讓學生腦海中瞬間浮現出松鼠的樣子。由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多次閱讀本段內容,然后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進行仿寫。有的學生喜歡狗,有的學生喜歡貓,都在紙上寫下自己的仿寫內容。當學生寫完之后,教師可以隨機挑選幾名學生進行檢驗,既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能夠調節課堂氣氛。總之,仿寫是閱讀與寫作之間的重要過渡橋梁,學生在閱讀中積累知識,在寫作中釋放能量,從而提高語文綜合實力。
三、以故事內容為鋪墊,引學生創作好續文
在語文教材中,有一些文章內容給人意猶未盡的遐想,閱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進行結尾拓展,從而達到閱讀者心里的文章完整感,同時也能夠讓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有效提高。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選擇適合小學高段學生閱讀與拓展的文章,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向學生滲透續寫的意識,積極引導學生對文章內容展開合理的想象,然后為學生布置續寫的寫作任務,讓學生的閱讀有歸處,讓寫作的內容更加符合閱讀的含義。
例如,教師在教學《少年閏土》時,讓學生完整閱讀文章之后,引導學生展開適宜的想象:“如果魯迅與閏土在成年之后相遇,會是怎樣的情形呢?”首先老師問大家:“同學們,你們想象下,他們會在什么地點相遇?見面第一句話是什么?穿著什么衣服?”然后學生們爭先恐后的回答問題,教師便趁熱打鐵,讓學生寫一段200字的文章內容,以“多年之后,我又遇見了閏土......”開頭。此時,學生的創作興趣正濃,很快便可以寫出《少年閏土》的續寫版。為了讓學生的寫作興趣始終保持好狀態,教師可以獎勵寫作優秀的學生,以此激勵其他學生,最終有效的提高整個班級學生的寫作能力。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是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能力,培養學生良好語文學習習慣的重要方式,作為語文教師應該不遺余力地探索出閱讀與寫作的結合之法,從而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提供更多的體驗與經驗,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語文學習。總之,語文學習是一個不斷累積的過程,也是不斷輸出表達的過程,小學高段學生應該逐漸意識到閱讀對成長的重要意義,同時也要認識到寫作對發展的重要價值,從而才能夠轉變語文學習態度,更加謹慎、認真地對待語文學習。以上是筆者根據自身的工作實踐,所總結的教學經驗,希望能夠為大家帶來幫助。
參考文獻:
[1]劉凱俠.分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20(01):63-64.
[2]饒學娥.以閱讀促進寫作,以寫作強化閱讀——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探析[J].亞太教育,2019(11):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