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摘 要:在中學思想政治教學中,通過有效的課堂教學,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進而引領學生健康成長。在傳統的中學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基本上都是借助說理教學手段開展,但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這一教學手段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的新趨勢和新方向,必須要由此轉向心理疏導,進而提升中學思想政治教育質量。本論文立足于中學思想政治教育,對從說理教育到心理疏導的轉變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說理教育;心理疏導;中學;思想政治;教育
說理教育,顧名思義就是通過講道理、擺事實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這一教育手段與強制性教育、壓服性教育手段是相互對立的,更不等同于說教和灌輸,在中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一定的應用優勢。但是在當前多元化的社會環境中,說理教學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在具體應用的時候,常常被誤用。面對這一現象,中學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要積極尋求另外一種信的教育方法。
一、心理疏導與思想政治教育
從心理學的角度上來說,心理疏導就是對人們心理所產生的效激因素進行疏通、指導,進而幫助起逐漸消除這一消極的心理,并形成一種積極的、樂觀的、健康的態度。將心理疏導這一概念應用到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中,其含義也隨之發生改變,即:不僅僅要借鑒、運用心理咨詢、心理治療、心理疏導等方式,還要對其進行拓展和延申。也就是說,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導的含義遠遠超過了傳統的心理咨詢、心理疏導,從更加開闊的視野來對學生的思想狀態、心理狀況及性能疏導,進而引導學生全面、健康成長[1]。
可以說,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從以往的說理教育到當前的心理疏導,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發展軌跡,是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向、新發展,也是一種必然化的趨勢。這主要是就當前中學生而言,學生在成長中面臨著多元化的社會環境,由于其本身的道德認知比較膚淺,以至于中學生在生活和學習的過程中,極容易出現逆反的心理,進而導致人生價值觀出現功利化的現象,嚴重制約了中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在中學思想政治教育中,借助有效的心理疏導,才能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困難,才能消除學生不正當的思想與觀念,才能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遇到的的各種問題,進而幫助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品行、堅強的意志,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2]。
二、從說理教育到心理疏導,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新方向
就說理教育和心理疏導來說,兩者在邏輯上存在著連續性,是一脈相承的。但是,心理疏導又是說理教育的進一步拓展和延伸,注入了新的時代內涵,體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開放性和繼承性。因此,在中學思想政治教育中,堅持從從說理教育到心理疏導,不僅僅是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新方向,也是一種必然化的趨勢。具體來說,這一趨勢集中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首先,從單一教育方式逐漸轉變為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就說理教育手段來說,與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質上是一致性、合理的,借助這一教學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但是在新時代下的中學思想政治教育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說理教育手段就顯得比較單一,并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心理疏導則是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是將多種教學方法進行融合,并形成的一種新型的課堂教學手段。因此,心理疏導這一教學手段呈現出多樣化、多元化的特點,在中學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優勢,更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3]。
其次,從傳統的單項教育逐漸轉變為雙向教育。在說理教育中,主要是以教師作為主導,單項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在這一教學手段和方式下,呈現出顯著的單項性。而在心理疏導這一教學手段下,則強調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向互動,要求教師必須要結合學生的心理變化、解決疏導學生的實際問題作為前提和切入點,進而通過有效的溝通和互動,進行有針對性的解決。如此一來,使得中學思想政治教育逐漸從單項走向雙向。
再次,從理論到實際。在說理教育中,更加注重的是理論教育、理論知識傳播,這一教學方式雖然在中學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無法將理論與實際進行有效的結合,而脫離實際的思想政治教育,自然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而心理疏導則是結合學生實際問題,并以此作為出發點,對學生進行疏導和教育,使得傳統的理論教育與實際問題之間進行了有效的融合,體現了中學思想政治教育從理論到實際的轉變。
最后,從經驗到科學。在傳統的說理教育中,雖然能夠讓學生明辨是非,但是往往忽略了學生的內心感受,不能從心理說服學生。而心理疏導這一教學手段,則具有明顯的現代科學性,主要是借助科學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并充分借鑒和吸收了科學的方法開展教育,讓學生從根本上發生轉變,疏通學生的心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觀念,真正實現了中學思想政治教育從經驗到科學的轉變。
結束語:綜上所述,心理疏導是一種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與當前多元化背景下的中學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相適應,真正滿足了教學的需求。從傳統的說理教育到當前的心理疏導,兩者雖然是一脈相承,但是也增添了一些新元素,使得中學思想政治教育從傳統的單一化到多元化、從單項到雙向、從理論到實際、從經驗到科學的轉變,使得中學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科學、合理。
參考文獻
[1]孔德生,李志楠.網絡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導及效能提升[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6(7):114-117.
[2]夏智勇.論心理疏導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價值實現[J].新課程·中學,2016(3).
[3]袁丹林.心理疏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研究[J].長江叢刊,2017000(016):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