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生新聞是紙媒報道的重點內容,在報紙中占有較大的比重。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民生新聞的策劃與報道有了新的方式。大數據技術為民生新聞拓寬了渠道、豐富了內容,使民生新聞呈現出新的發展趨勢。本文探討加強民生新聞策劃與報道能力的重要意義,分析和思考大數據時代民生新聞報道應遵循的基本原則以及大數據技術應用所帶來的機遇、挑戰和啟示。
關鍵詞:大數據;民生新聞;新聞策劃與報道;啟示
中圖分類號:G2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07-0150-02
民生新聞既要包括民眾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鹽、衣食住行等瑣事,也要兼顧涉及民眾切身利益的時政要聞及方針政策、法律法規。[1]民生新聞的內容要真切、語言要平實、思想要先進、內涵要深刻,既要關心廣大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人情冷暖,又要解讀政策,引導和服務廣大人民群眾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科學務實、求真創新的精神。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網絡信息化的速度逐步加快,紙媒受到了來自網絡技術的沖擊和挑戰。因此,民生新聞報道從大數據技術入手,加強策劃,增強內容的可讀性,培養受眾的忠誠度,才能使民生新聞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一、加強民生新聞策劃與報道能力的重要意義
(一)時代需要民生新聞[2]
在任何一個時代,民生問題都是新聞報道中的重點內容,是記錄當代中國社會變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體現廣大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權威報道。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關鍵階段,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質的飛躍。民生新聞報道不僅是媒體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時代的需要,更是我國媒體行業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創新發展的基礎條件之一。
(二)人民需要民生新聞
民生新聞的主要內容與廣大人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通過民生新聞來了解社會上發生的事件。人們所關注的社會熱點都有可能是民生新聞的報道內容,這對人們解決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一些小事起到了作用。與此同時,民生新聞也是人們茶余飯后談論的重點,讓人們有了共同溝通的話題,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三)報社需要民生新聞
優質的民生新聞能夠帶來大量的關注和受眾,這無疑為紙媒的生存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加強民生新聞報道內容的策劃,運用大數據技術更好地實現民生新聞與社會發展、人民需求的快速匹配,一方面能夠滿足廣大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需要,另一方面也能夠提升紙媒在媒體行業中的核心競爭力。
二、大數據時代民生新聞策劃與報道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一)注重真實
真實是所有新聞報道都應遵循的首要原則。民生新聞所有的策劃與報道都應建立在真實的原則之下。通過網絡或其他媒體渠道獲得新聞線索后,應首先證實該信息的真實性。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報道內容有理有據符合報紙刊發要求,才能使報道更具生命力,更經得起深究與考量,更具有傳播公信力。[3]
(二)注重需求
既是民生新聞,那么貼近群眾生活,關注群眾關心的問題就是民生新聞的根基所在。大數據時代,民生新聞所關注的依然是普通百姓的生活狀態,依然是普通民眾的衣食住行、所思所想。[4]民生新聞的本質特征就是以人為本,以群眾的需求為導向,而大數據技術的出現為解決群眾需求提供了更便捷的工具和更暢通的渠道。
(三)注重服務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網絡進入了各行各業,進入了千家萬戶。大數據將從網絡上收集來的信息加以整理、匯總、分析,在龐大的信息庫中篩選出群眾關心的信息提供給新聞策劃部門,而當新聞刊出時,又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跟蹤調查群眾的反饋,節約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同時也達到了服務群眾,讓群眾滿意的最終目標。
(四)注重互動
傳統的報紙無法將記者、編輯與讀者聯系起來,無法了解廣大人民群眾在讀完民生新聞后的想法。而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使傳播者與讀者之間的橋梁搭建了起來,通過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平臺,讀者可以通過評論功能在相關新聞媒體的賬號下評論,并可以轉發感興趣的內容,從而完成記者、編輯與讀者之間的緊密聯系與頻繁互動。
三、大數據背景下的民生新聞策劃與報道新啟示
(一)更新觀念,形成數據民生新聞的服務理念
隨著計算機與智能手機逐漸成為大眾產品,人民群眾了解社會、了解世界變得更加容易起來?;ヂ摼W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帶來了閱讀方式的改變和數據新聞的蓬勃發展。[5]數據新聞是以新聞為核心,基于數據的抓取、挖掘、統計、分析和可視化呈現出的新型新聞報道方式。大數據技術的日趨成熟使數據新聞以更簡明、有趣、生動、實用的特征成為讀者和受眾追捧的對象。
報紙作為主流新聞媒體之一,在網絡和大數據飛速發展的今天,一直在尋求媒體融合的轉型與變革,數據新聞的出現則提供了很好的融合方式。而對于民生新聞的策劃與報道來說,數據新聞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表達方式,能夠更有效地吸引讀者注意,更完美地表達報道內容、傳遞思想。由此可見,從事民生新聞的策劃人需要迎合時代發展,不斷更新服務理念,才能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于紙媒日益提升的要求。
(二)借助技術,建立民生新聞數據資源共享庫
技術是媒體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大數據技術的開發和利用提高了媒體獲取信息和發布報道的速度,報道的內容更符合實際、更受讀者青睞,更能體現民生新聞應有的內涵。為了更好地策劃和報道民生新聞,報社完全可以聯合第三方機構或與兄弟單位合作,共同開發民生新聞的資源共享數據庫,打通信息渠道,暢通交流路徑。還可通過資源共享數據庫將有關聯的新聞信息串聯起來做成系列報道或深度報道,真正將“大數據+大民生”發揮到極致,讓報道更有溫度,讓紙媒更有魅力。
(三)強化特點,打造數據化民生新聞品牌欄目
民生新聞是日報、晚報的立報根基,關注民生、服務民生是媒體的首要任務。對新聞事件和社會現象辯證分析和深入挖掘,能夠有效提升民生新聞的內涵,提高報道水平。在大數據技術的幫助下,民生新聞的策劃更應強化本土特色,從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出發,加大對這些民生需求的報道力度,為政府與百姓之間的溝通搭建對話的平臺,著力于幫助老百姓解決生活訴求。民生新聞的策劃還應關注社區服務,在獲取新聞線索的過程中,記者應下沉到社區基層,與社區群眾面對面溝通,通過深層調研挖掘新聞線索,打造民生新聞品牌欄目,讓老百姓愛看、愛聽、愛講。民生新聞還應突出社會熱點。例如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后的復工復產問題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此時此刻最關心的問題。新聞策劃完全可以從百姓的角度搜集線索,關心他們的所思所想,制作成系列報道,每天持續更新,讓百姓了解更多真實的情況,挖掘更多感人的故事,展現更多動人的場景。
四、結語
大數據要服務民生是大數據技術發展最根本的目的。[6]民生新聞作為報紙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要創新、變革才能適應新形勢下廣大人民群眾對報紙的新要求。利用大數據優化民生新聞的內容不僅能夠提升民生新聞的核心競爭力,更能夠幫助民生新聞拓廣度、挖深度、把尺度,有效提高民生新聞內涵,增加報紙“厚度”。
參考文獻:
[1] 雙惠.以策劃創新民生新聞報道——淺談《麗江日報》民生報道[J].中國地市報人,2017(07):56-57.
[2] 韓元信.淺談民生新聞的重要性與吸引力[J].中國地市報人,2013(11):108-110.
[3] 張佩玲.大數據助力民生新聞[J].記者搖籃,2016(05):55-56.
[4] 平凡.大數據背景下民生新聞的再突破[J].編輯之友,2016(06):56-59+72.
[5] 楊舒荷.拓廣度 挖深度 把尺度——對民生新聞報道的思考[J].傳播力研究,2018(31):58.
[6] 用大數據服務民生[EB/OL].溫州新聞網,http://news. 66wz.com/system/2017/01/27/104960164.shtml,2017-01-27.
作者簡介:王海燕(1978—),女,浙江杭州人,本科,助理記者,研究方向:新聞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