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穎
摘 要: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已經成為了新課改后的主要教學目標,而在中學生物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策略,成為了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本文以中學生物教學中思維導圖策略教學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應用為研究課題,對思維導圖的概念、制作步驟以及實際應用進行闡述,希望對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有所幫助。
關鍵詞:中學生物教學;思維導圖;學生核心素養
引言:中學生物知識涉及的知識面相對較廣,知識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對知識的相關性加以研究,系統性的學習生物知識。而思維導圖的應用,則可以降低學習難度。思維導圖是一種將人類大腦自然思考方式具象化的學習策略,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思維導圖的概念
所謂的思維導圖也被相關研究人員稱為心智圖。托尼博贊通過觀察普通人和優秀者筆記和手跡后,并依據自身所掌握的心理學和神經學知識,研究出了一種運用多種信息,且圍繞關鍵詞聯想,通過圖文相結合展示出來的一種工具,這種思維工具就是所謂的思維導圖。關鍵點集中、層次分明、主干分布是這種工具的主要特征。以表現形式為出發點,我們可以發現,核心概念是思維導圖的起始點,然后逐漸引出下一級的概念,最終形成一個完整且發散的樹狀知識結構[1]。
二、思維導圖的制作
(一)明確主題
在制作思維導圖之前,應該明確思維導圖的主題,以《植物光合作用》為主題,利用教材中的各個知識點,著手思維導圖的制作。
(二)制作思維導圖
在明確主題后,需要將其畫在紙的中間,然后使其樹狀結構和基本特征得到體現,概念越重要,枝干越粗,反之則亦然,同時,還要選取概念中的關鍵詞作為概念標題,同時將線條畫在其中,通常情況下,線條長度應取決于字長,相同的主脈必須使用相同的色彩,字的顏色也最好與主脈顏色保持一致。如果有需要,還要插入插圖,對概念進行解釋。對于知識延展的部分,同樣需要以選擇關鍵詞的方式,將概念標題填入其中,并開設下一級的支脈,但無需遵循由粗到細的原則,其目的為區別主脈,并在此基礎上,完成整個樹狀圖的繪制。思維導圖具有以下幾點優勢:(1)有利于減少字數,且能保持原有概念和邏輯思維的關系。(2)由于字數減少,便于學生記憶,同時,還能讓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架構[2]。
三、中學生物教學中思維導圖策略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應用分析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思維導圖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和學習方法,將其應用于課堂教學中,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尤其是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等核心素養,故本文接下來會研究中學生物教學中思維導圖策略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應用,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思維導圖策略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應用
(1)導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與原有知識結或現實生活中的事物相關聯,引導學生展開聯想,回想與之類似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2)中心詞提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點出本節課程的教學重點,并盡可能的壓縮,最后使用一個詞對整個教學內容進行概括,以《植物光合作用》為例,教師可以用光合作用概括教學內容。其目的在于幫助學生確定學習方向,以此為基礎,完成思維導圖的制作。
(3)對相關概念進行講解。在中心詞提出之后,教師需要將其作為基準點展開講解,并在這一過程中,在下方引發一些問題,逐漸深入。在教學時,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思考和想象,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交流意見和想法,實現思維上的碰撞,從而加深他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認知。此外,這種教學方式的應用,還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合作能力、溝通交流能力等核心素養。
(4)繪制思維導圖。教師應要求學生以合作的方式,完成思維導圖的繪制,在學生熟練掌握后,可以由學生獨自繪制,在這一過程中,不僅要在思維導圖中體現教材中的概念,還要列舉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并構建新的概念,新概念的顏色、圖形和線條應區別于舊有概念,這種方式,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左右腦,促使其建立良好思維的狀態,不僅能夠加深其對概念的理解,還能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實踐動手能力等核心素養。
(5)評價。教師在教學結束之前,應預留幾分鐘的時間,讓每組或每個學生展示自己所繪制的思維導圖,并通過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方法的使用,對自身的優勢和不足進行思考,然后在教師的引導下,實現對思維導圖的完善。思維導圖在繪制上,自由度非常高,學生由于思維習慣和動手能力存在差異,故所繪制的思維導圖有很大的不同,教師不要過度追求形式,只要把握思維創造性和思維統一性的平衡即可。其目的在于保護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同時,讓其掌握所學的知識概念。
此外,教師也不要拘泥于傳統的應用方式,還可以在課前展示自己所繪制的思維導圖,利用思維導圖層次分明且色彩顯現的特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借助思維導圖進行學習。比如:某中學生物學教師就在課堂教學中,在黑板上畫了思維導圖的框架,并在教學結束后,讓學生對框架中的內容進行補充,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使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了培養。
(二)應用實例
在進行《植物光合作用》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演示了海爾蒙特實驗,并提出了問題:植物從哪里獲取有機物。在導入結束后,教師將學生分為了多個小組,讓他們對所學知識加以探究,得到相應的概念和結論。比如:光合作用的概念。最后,教師讓其結合本節課所學內容,繪制出與之相匹配的思維導圖,完成教學。
結論:綜上所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已經成為新課改后的主要教學目標,為促進目標的實現,建議教師應該在中學生物教學中靈活運用思維導圖策略,并充分發揮其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黎福斌.思維導圖策略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觀察,2019,8(11):138-139.
[2]韓琪.運用思維導圖策略優化初中生物教學的實踐研究[J].才智,2018(3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