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珍

摘 要:高中數學屬于高中知識體系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以及解題能力的提升,則為高中數學的主要教學目標.現階段,高中生需要面對高考的壓力,數學學習與教學方面通常是以題海戰術為主,進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師教學與學生發展,教師需要立足于增強學生數學解題能力來對這個問題進行解決.所以,高中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需通過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與方式來培養學生解題能力,使之掌握正確的解題方式.
關鍵詞:高中數學; 課堂教學; 解題能力
相較于初中數學,高中數學的學習難度更大,其具有更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因此學生在學習和解題中會遇到諸多問題,造成很多學生對數學學習不感興趣并產生排斥心理,既不能顯著提高解題能力,同時也不能完成整體數學教學目標,嚴重阻礙了學生今后的發展.因此,教師應立足于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對教學計劃和教學策略進行制定,以此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效率增強,實現學生解題能力提高.
一、增強教材內容教學,夯實學生基礎知識
促進學生數學基礎知識增強,有利于學生形成解題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對教材內容教學引起高度重視,對各類規律、定理、概念進行深入講解,給予學生引導,讓其對教材進行研讀,加深學生對各個知識點的理解.立足于此,利用教材中的題型、素材等對學生的解題思維進行拓展,給予學生幫助,使其把良好的解題能力形成.高中數學學科的規律、定理和概念等內容抽象性很強,若是不能將這些知識點充分理解到,將不能把清晰的解題思維形成.對此,教師要對教材內容教學予以重視,加深學生對學科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以便于學生更好地形成解題思維和能力.以“空間幾何體結構”相關知識為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使學生對課堂教學充滿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其觀察球、柱、錐等模型,在此過程中把球、柱、錐的基本特征掌握到,再將教材中的重難點列出,給予學生幫助,使其初步了解幾何體概念.之后,在課堂教學中向學生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和實例相結合為學生講述相關知識點.最后,講解例題,以此將學生理論結合實踐的能力有效提高,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其在講解例題的時候將幾何體相關題目的解題思維形成.
二、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解題能力
隨著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深入,對數學教學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對此教師需要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解題能力,確保學生可以實現價值觀、知識能力以及情感態度的多方面發展.在解題完成之后,教師需鼓勵學生進行一題多解,思考是否可以通過其它方式來對問題進行解答,對題目內容進行多角度分析,并總結出最為便捷與高效的解題方式.
三、引導學生解題的探究性
邏輯性強屬于數學這門課程的顯著特征,給予學生引導,讓其在學習中借助探究性活動使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得到解決,為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對此,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借助較為典型的相關例題,開展探究性學習,進而將其中的豐富內涵充分挖掘出來,這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可以促進學生基礎知識增強,并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培養,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特別的數列時,需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立足于不同層面對學生教學予以指引,增強其解題能力.就部分特殊的數列而言,如將某些項目進行合并,會表現出一些特殊的性質,因此在進行數列求和的過程中,需要將上述項放在一起求和,然后再求Sn.
例如:cos1°+cos2°+cos3°+…+cos178°+cos179°的值,亦或是{an}中,a1=1,a2=2,an+2=an+1-an,求S2002.針對以上例題,教師應給予學生引導,讓其進行全面探究,和問題中的已知條件相結合,把相應的關系式列出來,最后得出結果.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其分析題目的同時,應讓學生積極解答問題,對此可以借助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鼓勵生生之間展開探究學習,在相互合作的過程中,學習別人好的方法,這樣便可以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激發出來,同時運用這種方式有利于學生將清晰的解題思路形成,同時在此過程中學生的解題能力可以有效提高,使其可以在解題中將良好的思維過程形成,這也是教學的重點.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高中數學教師要想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解題能力進行培養,需摒棄傳統教學觀念,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實現全面發展,并為今后的學習與生活夯實基礎.其次,培養高中生數學解題能力對學生各方面的益處極大,可以有效地增加學生的學習效果,讓學生借助正確的解題方式,在最快的時間內把問題解決,促進高中數學教學水平和質量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王磊.高中數學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J].考試周刊,2017(29):57.
[2]李娟.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1):38.
[3]代軍.淺談高中數學教學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J].南北橋,2017(15):33-34.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