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摘 要: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教學模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從實際情況來看,盡管每種教學模式提法不同,名稱各異,但從根本上來說,其指導思想均可以視為一種探究式教學思想.因此,本文將以高中數學的教學為例,談一談應該怎樣將這種教學思想滲透于教學活動當中.
關鍵詞:高中數學;探究式教學;教學策略
顧名思義,探究式教學主要就是指在教師的引導之下,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當中,并讓學生通過問題解決的過程實現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掌握的教學方式.毋庸置疑,從本質上來講,探究式教學實際上就是提倡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而這種教學理念與新課標的要求無疑是十分相符的.因此,在組織高中數學教學活動時,教師應對探究式教學的思想進行一定的研究,并將其滲透于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當中,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學活動的質量得到更好的保障,從而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一、創設情境,激發探究欲望
教師應該明白,發揮學生自主性的前提是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也就是說,在探究式教學當中,教師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利用恰當的方式使學生產生更加積極的學習態度.為此,教師可以將情境教學的手段應用于探究式教學活動當中.所謂教學情境,主要是就是指一種帶有情緒色彩的環境和氛圍,所以教學情境可以直接作用于學生,從而使學生產生更加積極的學習體驗,也只有這樣,才能為教學質量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
教學“等比數列的前n項和”這部分內容時,為了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意愿,我首先利用一個故事創設了教學情境:相傳在古印度有一個十分富有的國王,雖然這位國王權力無邊,但他卻一直悶悶不樂,所以他的臣民一直在想辦法讓他開心.有一天,一個年輕人來到了宮廷當中,拿出了自己發明的一種棋類游戲,他教給國王游戲規則之后,國王馬上就喜歡上了這個游戲.于是,國王決定要賞賜這個年輕人,并讓他說出自己想要什么東西.但是,這個年輕人只想要一些小麥,他說:“請把小麥放在棋盤上,從第一個格子到最后一個格子(共64格),小麥的數量依次為1、2、4、8、16……”他還沒有說完,聰明的宰相馬上就打斷了他的話.宰相對國王說:“請您一定不要答應他,如果按照他的要求做,即便耗盡整個國家的小麥也是無法做到的”……故事講完之后,我問學生:“年輕人說的這種擺列方式有什么特點呢?如果要對小麥數量求和,應該怎樣計算呢?”最終,通過這樣的方式,不但有效調動了學生的探究欲望,而且十分自然地完成了教學內容的導入.
二、問題引導,組織合作探究
正如前文所述,從本質上來講,探究式教學實際上就是提倡學生的自主性學習.不難理解,只有充分發揮出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自主性,才能夠鞏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同時,為了使學生的自主性探究活動可以更好地進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自主思考為基礎進行一些合作討論,而教師則可以依據教學內容的主要知識給學生提出一些思考問題,以便給學生提供探究的方向,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探究活動更加規范,從而提升探究的活動的質量.
教學《函數的奇偶性》這部分內容時,我組織學生進行了自主探究活動.首先,我將學生分成了幾個小組,然后給學生提出了以下一些問題:(1)軸對稱圖形和中心對稱圖形分別有什么特征?(2)能否畫出y=x2和y=|x|的圖象?(3)這兩個函數圖象有什么共同的特點?(4)當x值依次取﹣3、﹣2、﹣1、1、2、3這幾個數時,對應的函數值分別是多少?如何體現以上特征呢?(5)能否根據上述探究過程對y=x和y=1/x這兩個函數進行研究?接著,我要求學生根據這些問題進行了合作討論.之后,根據討論的結果,我讓學生自主學習了教材內容,并歸納了奇函數和偶函數的基本概念.最終,通過這種集思廣益的學習方式,使大部分學生都對奇函數和偶函數的基本性質與特點有了一定的理解.由此可見,在探究式教學中,學生的自主性知識構建是十分重要的.
三、多元評價,鞏固探究效果
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教學評價,可以對教學活動進行一定的調整,從而使教學活動得到優化.因此,在探究式教學中,教師在引導學生完成合作探究之后,應及時組織學生進行教學評價.同時,在開展教學評價時,教師應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學評價的積極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同樣以《函數的奇偶性》這一節的教學為例,在引導學生完成合作討論之后,我馬上組織學生進行了教學評價.首先,我要求各小組的學生進行了自主評價,以此來總結了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然后,在對學生進行點評時,我主要針對的是學生的學習過程,重點關注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維是否發散,思考問題是否嚴謹.最后,我采用了激勵性的評價模式,對于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閃光點,我都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最終,通過這種評價模式,進一步優化了學生的探究效果.
四、多樣練習,深化知識理解
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應該將課堂傳授的知識內化為學生的知識儲備.為了做到這一點,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組織學生進行課后練習,通過課后練習,可以使學生利用課堂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使學生對相關知識有更加熟練的掌握.
完成《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和體積》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之后,我給學生布置了這樣一個練習題:有一個倒立的圓錐形容器,其軸截面恰好是一個正三角形,在這個容器當中注入水,并且放進一個半徑是r的鐵球,此時水面恰好與球面是內切的,請問將球從容器中取出之后,圓錐內水平面的高度是多少.最終,通過解決這個問題,使學生更加熟練地掌握了課堂所學知識,從而深化了學生的知識理解.
總結來說,在當前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探究式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因此,教師應對這種教學策略有更加熟練的掌握,并利用更加恰當的手段將其應用于教學活動的全過程當中,只有這樣,才能使每一個教學環節得到完善與優化,從而提升教學活動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羅子褆.高中數學的探究式教學模式研究[J].新課程(下旬),2019(7):166-167.
[2]謝小利.探究式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軟件(教育現代化),2019(6):48.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