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彬城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革,可以發現社會各界對于高中教育體系的教學要求都在逐步提升,因此為了加強高中數學的教學質量,教師必須要與時俱進的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從而為學生的學習與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在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下,教師一定要加強自身教學能力和綜合素養的提升,為學生做好一個積極的引導作用。基于此,本文針對數學“教、學、評”一致性問題進行簡要研究。
關鍵詞:數學;“教、學、評”一致性;問題研究
引言:高中是學生學習與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的轉折階段,學生的高中階段面臨著比較繁重的學業壓力,同時要隨時為高考做著準備,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既要加強學生文化素養的提升,同時也要保證學生的良好心態,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數學是一門比較需要邏輯性的學科,因此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邏輯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跟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進行創新,將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與教與學的綜合性評價進行有效的研究,將其一致性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同時高中生具備較強的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改進以往的教學模式,不斷進行觀念的更新,針對“教、學、評”一致性研究的總體路徑進行思考,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一個良好的保障。
1.“教、學、評”的含義
想要針對于高中數學“教、學、評”一致性開展研究,一定要對“教、學、評”三個字的含義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教”強調的是教師的教學行為,包括教師在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案上的制定和研究,以及對教學活動的組織,因為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重要的引導者,教師的行為對于高中數學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這其中不僅包括教學內容,而且包括作業的設計和課后評價等。
“學”強調的是學生的學習行為,也就是包括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對自身能力的正確認識,以及包括自身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學習水平的不斷性提升,在此基礎上還強調學生是否能與教師進行主動的溝通,與其余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式的學習。
“評”強調的是兩個方面,一是對教師教學行為的評價,二是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
2.“教、學、評”一致性的含義
所謂“教、學、評”一致性,指的是將教師的教學行為,學生的學習成果以及在教與學的過程中給予針對性的評價,可以發現“教、學、評”三點有很強的相連性,教師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成果,高考需要考的重點內容,這三點在本質上來說有著很密切的聯系,因此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要進行有效的結合,并且針對于教與學進行綜合性的評價,將“教、學、評”進行一致性的研究和結合,可以對學生和教師都給予重要的幫助,通過對教與學綜合性的評價研究,可以提升教師教學質量,幫助其優化教學內容,更新教學觀念;針對學生的學習成果也可以進行有效的指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針對性的練習,提高其學習效率,避免浪費不必要的時間。
3.高中數學“教、學、評”一致性的具體對策
3.1把握“教、學、評”一致性實現的重點
針對于高中數學“教、學、評”一致性問題的研究,首先要充分把握“教、學、評”一致性實現的重點和關鍵,這樣才能在“教、學、評”問題推動的過程中更加的高效和順利。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效果來進行實時的跟蹤,根據學生的反饋來優化教學內容,制定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將教師的教學行為、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有機結合,在此基礎之上再針對兩者的結合效果進行綜合和客觀的評價。
例如:在設計有關向量的試題時,可以結合其他數學知識點,假設a,b是作為拋擲兩枚質地均勻的骰子的點數,另外向量m=(a,b),n=(1,-1),求向量m,n的夾角為鈍角的概率[3]。通過這樣的試題不僅可以分析學生對向量的理解,還能分析出學生對概率和其他知識點的理解。
3.2圍繞教學目標開展教學設計
針對于高中數學“教、學、評”一致性問題的研究,教師還要充分的認識到教學目標的重要性,教師要在明確每一章節數學單元教學目標的基礎上來開展教學設計,這樣才能對學生的學習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教師只有明確教學目標才能夠給學生設計出最高效與適合的教學內容,為教師的備課環節提供堅實的保障。
例如:例如在針對人教版概率相關問題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圍繞教學目標來開展教學習題的設計,比如教師可以列舉這樣一道數學題目:同時向空中拋擲兩枚一元的硬幣,觀察正反情況,具體提問的問題是出現兩枚硬幣都是正面的概率為多少?教師在教學之前要明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并且針對此內容設計一些生活化的題目,這樣更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為實現“教、學、評”一致性提供積極的保障。
3.3圍繞教學實際建立評價方案
針對于高中數學“教、學、評”一致性問題的研究,教師要圍繞教學實際和學生的學習情況來建立綜合性的評價方案,教師要認識到當前的課堂教學評價方案過于單一,教師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果和考試分數,但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情感態度不夠重視,導致學生的潛在能力培養受到了不良的影響。因此在“教、學、評”一致性問題的探索和研究中,一定要加強評價方案的多元化,通過一些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增強教師的教學質量。除卻教師評價之外,還要增加一些學生互評、學生自評等形式,并且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一定要客觀和真實,不能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更要注重學生自身的進步以及學生綜合能力是否提升,以此對教師和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都有一個充實的保障。
結束語: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革,針對于高中數學“教、學、評”一致性問題,教師和相關領導必須加強關注和重視,為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營造一個積極和諧的學習環境,在新課程改革的教育下加強對“教、學、評”一致性問題的深刻研究,從而在保障高中學生文化素養提升的基礎上,推動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徐敏標.高中數學“教、學、評”一致性研究的總體路徑與思考[J].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2017(6):8-13.
[2]盧會玉.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中學數學教-學-評一致性研究[J].理科考試研究:2017.
本文系2019年度福建省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基礎教育研究專項)(項目編號:JZ190195)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