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嬌 劉旭

【摘要】目的:觀察健康教育優化護理應用于子宮收縮乏力產后出血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效果。方法:將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作為本次實驗全程實驗時間段,在該時間段內對我院中收治的患者隨機抽取50例開展研究。所有患者入院時經臨床診斷,確認為子宮收縮乏力產后出血,患者基本資料錄入統計軟件進行兩組均分,單組內納入25例患者。分別應用常規護理(對照組)和健康教育優化護理(實驗組)。分析護理效果。結果:本次實驗結果中,兩組患者的子宮出血控制狀況良好,并且兩組患者的止血時間也存在較大差異,但各項指標對比實驗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在開展子宮收縮乏力產后出血患者的護理操作時,應用健康教育優化護理進行護理引導,能夠使患者對于自身疾病有較為良好的了解,使患者的日常管理能力得到改善。
【關鍵詞】健康教育干預;家庭支持;子宮收縮乏力產后出血;治療;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525(2020)05-0-01
子宮收縮乏力產后出血在臨床上較為常見[1],在胎兒娩出后24小時內,如果女性的出血量超過500ma,則可將其稱為產后出血,大約有80%的患者是在產后2h內發病[2]。產后出血是一種十分常見且嚴重的惡性產后并發癥,也是導致孕產婦死亡的首要原因,這種病情在邊遠落后地區更容易發生。產后出血事件的發生率在目前臨床上大約在2%~3%左右,并且這種病情與產婦自身的個體因素有較為密切的關系。而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時,應當盡可能輔助治療工作的開展,縮短患者的出血時間,盡可能降低患者在分娩后的出血量。本次實驗觀察健康教育優化護理應用于子宮收縮乏力產后出血患者護理中的效果,將方式與結果報道如下。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作為本次實驗全程實驗時間段,在該時間段內對我院中收治的患者隨機抽取50例開展研究。所有患者入院時經臨床診斷,確認為子宮收縮乏力產后出血,患者基本資料錄入統計軟件進行兩組均分,單組內納入25例患者。實驗組患者年齡值為63-75(68.1±3.8)歲;對照組患者年齡值為62-77(67.9±3.1)歲。
將患者資料錄入Excel表格后進行資料分析,我院統計學人員分析患者資料,確認患者資料可比其良好后錄入研究(P>0.05)。
1.2方法
對照組內護理人員需要選擇常規護理方案。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操作時,首先采用按摩子宮以及宮腔內填塞紗布的方式對患者進行止血護理,同時根據醫師的要求常規為患者開放靜脈通道,并且密切監視受試對象的生命體征。
實驗組內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護理時,開展對應的優質健康教育。
1.2.1 知識講解
護理人員對實驗組中患者以及家屬講解剖宮產以及自然分娩的各種知識和注意事項,并使患者了解子宮出血的風險,使患者對自身的疾病引起重視,但在進行護理宣教時,需要告知患者這種病癥屬于可控疾病,即使發病急促也能夠得到有效控制,避免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造成明顯的影響,引發患者出現不必要的恐懼和焦慮情緒。而在進行知識講解時,需要時產婦了解產后出血的注意事項和相關治療措施,提高產婦對于產后出血的認知度。
1.2.2 了解產婦的既往史
現代臨床研究發現產后出血的發生與產婦的心理因素有較為密切的關系,但在現實情況中,有一部分產婦在分娩時,由于多種原因隱瞞既往生育史和流產史,這就對醫務人員了解產婦的祭王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護理人員在與產婦進行溝通時,應當采用合理的溝通技巧與產婦進行溝通,及時且隱私的了解產婦的既往史,并確定其中存在的各種風險因素,通過這種方式了解產婦的信息,能夠幫助后續治療工作更為順利的開展。
1.2.3 對癥護理
在對患者進行對癥護理時,護理人員應當根據產婦的生命體征變化進行實時監控,其中需要了解產婦的子宮高度、松弛程度以及陰道流血
性狀等個體狀況,如果發現異常應當立即與產婦的主治醫師進行溝通,做好相應的對癥處理。
1.3 評價標準
資料完成后對所有產婦的心理狀態評估、24h出血量、止血時間進行記錄,心理狀態評估,由我院中自主制定的心理調查表進行調查,得分越高說明產婦的心理狀態越優。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實驗數據錄入Excel表格進行數據記錄,采用公式以及函數進行統計分析,并選擇SPSS21.00 for windows開展資料統計,統計學分析數據T值應用于計量數據檢驗,卡方值應用于檢驗實驗中計數數據,對數據結果與P值進行對比,P<0.05則說明統計學意義存在。
2結果
本次實驗結果中,兩組患者的子宮出血控制狀況良好,并且兩組患者的止血時間也存在較大差異,但各項指標對比實驗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
3討論
產后出血在臨床上較為常見,這種病癥不僅具有突發性,并且患者的病情較為危重,如果沒有及時對患者進行治療,則會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3]。部分產婦由于對產后出血有較強的恐懼,心理護理人員就需要針對這種不良情緒做好相應的解釋工作,并做好對應的健康教育干預,盡可能針對不同產婦的個體狀況制定相應的康復計劃,盡可能降低不良結局的發生率[4-5]。
綜上所述,在開展子宮收縮乏力產后出血患者的護理操作時,應用健康教育優化護理進行護理引導,能夠使患者對于自身疾病有較為良好的了解,使患者的日常管理能力得到改善。
參考文獻:
[1]楊凱,張靜娜,于新佳.產婦孕期社會支持對分娩后出血風險及產后抑郁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20,28(05):656-659.
[2]肖媛媛.精細化護理對產婦心理狀態、睡眠狀況及產后出血量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20,17(08):1044-1046+1050.
[3]郭秋英.探討子宮收縮乏力產后出血護理中應用健康教育的效果[J].心理月刊,2019,14(17):86.
[4]段翠姣.子宮收縮乏力產后出血護理中健康教育的效果[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9,6(02):139+142.
[5]鄒越.孕期健康教育對分娩方式選擇及分娩結局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14):137-138.
作者單位:1.三峽大學附屬仁和醫院、產科護理,湖北宜昌? 443000
2 宜昌市中心人民醫院、 病理科,湖北宜昌? 4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