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容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臨床護理路徑在膀胱癌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對降低患者并發癥產生的作用。方法:選取了2019年4月—2020年3月在我院就診治療的84例膀胱癌患者為研究對象。常規組患者均以常規護理方案干預病情,共42例,護理路徑組患者均以臨床護理路徑方案干預病情,共42例。結果:護理路徑組住院時長短于常規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護理路徑可以有效促進患者身體快速恢復,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滿意度,值得推廣。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膀胱癌護理;應用效果;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525(2020)05-0-01
膀胱癌患者的臨床治療方式主要包括手術及放化療治療,其中手術治療占主導地位,在臨床中更為常用。膀胱屬于人體泌尿系統重要的器官組織,在手術切除過程中會對膀胱周邊正常組織造成手術創傷,該情況對患者預后不利,患者恢復速度會受到影響[1]。為改善患者預后情況,還需輔以優秀的護理干預措施。本次研究主要探究分析臨床護理路徑在膀胱癌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對降低患者并發癥產生的作用,詳情如下。
1 臨床患者資料與方法
1.1臨床患者資料
選取了2019年4月—2020年3月在我院就診治療的84例膀胱癌患者為研究對象。常規組患者均以常規護理方案干預病情,共42例,護理路徑組患者均以臨床護理路徑方案干預病情,共42例。其中常規組男女比例為29/13;年齡48~74歲,平均(60.47±5.89)歲。護理路徑組男女比例為30/12;年齡49~75歲,平均(60.73±5.92)歲。護理路徑組與常規組患者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符合比較條件。本次研究獲得倫理標準委員會許可,所有參與患者均知情且同意。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患者病情經診斷符合膀胱癌的相關診斷標準。排除標準:溝通功能缺陷患者,認知障礙患者。
1.3 方法
常規組護理方案為常規護理,病情監測、用藥指導等基礎護理措施均為常規護理內容。
護理路徑組護理方案為臨床護理路徑,護理內容:(1)護理路徑小組成立,護理路徑小組成員均由臨床經驗豐富,專業水平高的泌尿科醫療人員組成,對入院患者的家庭背景、病情狀況、教育水平、性格特點等多方面情況進行全面探查,根據探查結果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分析,同時結合相應文獻資料,為患者制定個人化的臨床護理路徑表;(2)術前干預,由相應護理人員負責為入院患者介紹醫院環境、同房病友以及相關醫療人員,幫助患者快速適應醫院環境,消除其對環境陌生的緊張感,并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為患者普及膀胱癌相關的疾病知識,提高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及重視程度,消除患者對疾病陌生的恐懼感,告知患者詳細的手術操作流程,方便患者配合醫師進行手術,密切關注患者心理狀況,與患者積極溝通,獲取患者信任,引導患者傾訴內心負面情緒,消除患者焦慮不安的情緒,還可以通過講述成功治療案例來加強患者治療信心,扭轉患者治療心態;(3)術中干預,護理人員于手術正式開始前需對所用醫療器械進行仔細檢查,保證其能夠正常使用,將手術室溫濕度調節至患者適宜范圍內,幫助患者選擇合適的手術體位,同時對略有緊張的患者進行適當鼓勵與支持,在術中需與臨床醫師密切配合,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并做好患者的體溫保暖措施;(4)術后干預,對患者預后情況進行評估,針對預后情況差的患者進行加強巡視護理,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對患者進行飲食干預,指導患者從流食過度到普食,待患者病情恢復到一定程度后,指導患者進行早期康復鍛煉,在患者耐受范圍內進行鍛煉指導,以增強患者身體素質,加快患者恢復。
1.4觀察指標
對常規組與護理路徑組的住院時長、護理滿意度及并發癥發生率進行統計記錄。
1.5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4.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P<0.05,差異顯著。
2 結果
2.1常規組與護理路徑組的住院時長、護理滿意度及并發癥發生率
護理路徑組住院時長短于常規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膀胱癌屬于泌尿系統惡性腫瘤疾病,于臨床中發病率較高,對患者造成的危害較大[2]。本次研究主要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對患者病情進行干預。
護理路徑小組均由專業泌尿科醫療人員組成,根據患者病情、教育水平等多方面探查結果,與相關可靠文獻資料結合,為患者制定個人化的臨床護理路徑表,可以有效契合患者,提高護理質量;術前干預包括入院指導、健康宣教以及心理干預,上述措施可以有效消除患者對環境的陌生緊張感,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及重視程度,改善患者治療心態,保證術前患者身心狀態達到最佳水平;術中干預包括環境護理、器械檢查、體位護理、術中配合以及體溫護理,以有效保障患者術中生命安全,保證手術順利進行;術后干預包括巡視護理加強、飲食干預及早期康復鍛煉指導,可以有效促進患者術后身體快速恢復[3]。在本次研究中護理路徑組住院時長短于常規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常規組,說明臨床護理路徑可以明顯縮短患者康復時間,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為患者提供更好的護理服務。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可以有效應用于膀胱癌患者的臨床護理中,值得廣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史又文,袁慧,王雪靜, 等.分析臨床護理路徑在膀胱癌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23):78,84.
[2]史麗,張惠中,董軻.臨床護理路徑對淺表性膀胱癌手術患者腫瘤標志物及免疫指標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9,26(9):1129-1131.
[3]張小紅,賀亞萍.中醫護理臨床路徑在膀胱癌手術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8,18(4):674-676.
作者單位:自貢市第四人民醫院、泌尿科,四川自貢? 64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