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玉祥
摘要:英語作為一門國際通用語言,在我國進行國際間文化、經濟、政治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大學作為人才培養重要基地,基于當前轉型時期,大學英語教學目的也隨之發生變化。需要迎合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全面提升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為當代大學生提供高質量的英語教育。本文主要探討了基于轉型時期下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特征以及對策。
關鍵詞:轉型時期;大學英語;教學特征;實踐對策
轉型時期,對大學生英語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式的拘泥于傳統教學方法,而是需要緊跟時代變化,立足社會特征,有針對性的制定出符合大學生發展需求的英語教學策略。因此,為實現這一目標,保證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需要提高對學生英語綜合素質與能力的關注與培養,促使學生在日后工作中發揮自我價值。但從實際情況看,高校英語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對此,本文展開了相關分析。
一、轉型背景下的大學英語教學特征分析
當前,我國正處于轉型時期,對人才需求發生變化,這要求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也需要發生改變,因此,研究轉型下的大學英語教學特征,有助于推進大學生英語教學發展,提升大學英語教學質量,進而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更好的培養學生大學生綜合素質能力。
(一)英語教學呈現出動態變化
進入二十一世紀后,我國就已經明確提出全國范圍內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改革,意在不斷提升英語教學質量,培養能夠適應國家建設與發展的英語人才。在改革中,強調要在實際教學中,突出學生主體教學地位,并制定出符合教學要求以及學生學習訴求的教學策略,進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同時,要求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注重引進先進的教學理念,不斷提升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二)提高了對英語教學重要性的認識
分析轉型時期大學英語教學特征,不難發現,由于大學生本身都具備一定的能力,同時,大學非英語專業與英語專業的教學,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很多相似之處,因此,大學生英語教學需要被重視起來,無論是英語專業還是非英語專業,教師都應當充分認識到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教育價值以及意義。同時,英語教師也需要提高對大學生群體的實際特點的關注與總結,并從實際出發,在實踐中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提升大學生英語能力,促進大學生日后發展[1]。
(三)專業性逐步加強
當前大學生的英語能力在逐步提升,這要求大學英語教學要進行實施調整,要改變以往基礎性英語教學的目標,立足當前市場需求,并充分考慮到大學生未來發展,有針對性的提升大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分析大學英語教學方法不難發現,在未來教學發展中,勢必會有更多的教學方法應運而生,促使英語教學更加完善,對大學生英語能力提升起到重要作用。此外,這些方法主要總結于實踐中,對強化教師教學能力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也更有利于提升教師綜合素質能力。教師綜合能力得到提升,進而更好的開展英語教學,促使英語教學專業性得到提升,從而成為促進英語課程持續發展的有力手段。
二、轉型時期大學英語教學實踐對策
通過上文對轉型背景下的大學英語教學特征分析,不難發現,大學英語教學需要積極迎合時代發展,緊跟時代腳步,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出轉型時期下大學生英語教學實踐對策,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英語教學,提升學生英語能力,為國家建設發揮出貢獻。
(一)完善英語課前教學準備工作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強調教學需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將主動權“交給”學生,落實“以生為本”原則,這也是推進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基礎前提。因此,在實際教學中,英語教師要注重備課,明確英語教學目標,制定出完善的教學實踐,做好相應英語知識的傳授。而作為英語教師本身,需要具備扎實的英語基礎以及良好的教學能力,在實際教學中要將理論知識充分與實際進行結合,促使學生可以提升對英語知識的運用。例如,在“Bringing up Children”這一節英語教學課程開展前,教師需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出相應的教學策略。需要研究這一節課的單詞、詞語、語句等,并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借助網絡下載課件,為課堂順利完成教學工作做好基礎保障內容。此外,教師需要根據課程,制作好相應的多媒體放映軟件,利用多媒體豐富教學內容,吸引學生興趣,同時也進一步幫助學生加深對英語知識的記憶與理解。比如,在“Communication Skills”這部分教學開始前,英語教師可以利用課前準備好的PPT課件,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快速進入到學習狀態,提升教學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制作課件制作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到教學內容,將當中涉及到的、背景圖片、朋友關系的介紹短片等準備好,避免在實際教學中出現資料不充足的情況[2]。
(二)創新大學英語教學方法
為進一步提升大學英語教學效果,作為英語教師需要在不斷實踐中分析出高效的英語教學方法,能夠在保證教學目標得到落實的情況下,豐富英語教學形式,創新英語教學方法,進而有效提升大學生英語綜合素質能力,構建出適合學生學習的英語教學氛圍,發揮出大學英語教學有效性。對此,需要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能夠立足學生實際,制定出相應的教學對策,具體來說,就是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例如,采用微課、慕課、雨果課堂等教學模式,迎合學生學習特點,充分發揮線上線下結合的教學優勢,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一個寫作主題,而后讓學生利用網絡尋找原汁原味的英文范文,并搜集與寫作主題相關的英文視頻和音頻,進一步提高學生英語語感以及詞匯量,拓展學生英語視野,構建一種良好的寫作環境。可以極大的發揮課堂教學與網絡在線學習的優勢,不僅使得教師引導、啟發的作用得以發揮,同時,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也得到提升,這對提高學生英語寫作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三)積極開展英語應用實踐訓練
現代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除了要具備英語知識之外,還要具備實踐應用能力,能夠用流利的英語進行溝通交流。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為學生創設說英語的機會,比如,教師可以運用全英文與學生進行交流,營造英語語境,不斷加強學生的條件反射,讓其在潛移默化中學會基礎交流用語。此外,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英語角”活動,也可以給學生布置英語實踐任務,與本校外教完成相應的英語學習任務,通過多種方式的實踐活動,給予了學生說英語、用英語的機會,提高英語口語的語感,經過不斷的練習,使得學生英語綜合素養得到提升。
結語:
總而言之,處于轉型時期的中國,大學院校作為人才培養主要陣地,應當充分意識到現今社會對大學生的英語能力要求一直處于不斷變化中,需要大學英語教學積極進行改革,不斷完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豐富教學方法,以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為教學目標,調動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促使學生認識到英語的魅力,熱愛學習英語,進而自主提升自身英語能力,為日后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文彥.轉型時期的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特征和對策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32(19):160-162.
[2]趙樂芳.轉型時期的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特征和對策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1(16):138-139.
(湖州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3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