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師
摘要: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實施以生活為導向的教學已逐漸成為基礎教育的重點方式,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作為提高學生漢語素養的有效手段,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創新教學方法,采取有效的面向生活的教學策略,并指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角度出發關注生活,同時積累在現實生活中可使用的寫作材料,從而啟發學生的創作靈感,然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寫作訓練;
寫作技能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這要求教師加強學生寫作教學與現實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從而擴大學生提高寫作技能的技巧,為提高學生的漢語素養打下良好的基礎。寫作教學作為漢語教學的重要手段,必須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寫作材料,增強學生的情感認知并提高學生的寫作技能。那么如何在小學語文寫作中運用以生活為導向的教學策略呢?這是本文分析的重點。
一、以生活為導向的教學策略
(一)將生活引入課堂中
生活化教學的方法主要是指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工具和方法通常是面向生活的,即教師使用現實生活中的例子來創建真實的學生學習情況,以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從現實生活中得到啟發。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并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以生活為導向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有效性,而且可以加深學生的記憶和理解力,并鼓勵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和思考能力。
(二)借助生活材料開展教學
生活化教學是將生活要素整合到課堂教學中,以可視化或抽象的知識描寫出來并提高學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這就要求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向學生介紹以生活為導向的寫作教學案例,畢竟寫作不能只停留在表象上而應該深入到生活的內部這不僅會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還會減少學生學習的困難,最終會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豐富小學生寫作教學方法
相比較在教室里學習,小學生更愿意外出體驗和感悟世界。我們應鼓勵和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能開闊視野,豐富學生生活經驗的活動。每種文字教學都是以生活為導向的寫作教學的基礎,因此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這種機會。例如,教師可以將學生帶到文化中心,博物館等等,幫助學生了解歷史,教師還要幫助學生養成記錄生活的習慣,讓學生通過觀察生活,并能深入的體驗和感悟生活。
除了拓寬學生的視野,教師要增加學生的課外知識,豐富學生的體驗,讓學生擁有越來越多的實用寫作材料之外,教師還可以使用不同的作文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以培養學生的寫作熱情。
三、改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方法
(一)指導學生養成記錄生活的習慣
優秀的作文寫作常常來源于最真實的生活。生活素材是學生最好的寫作素材。生活中學生每天會經歷很多實踐,這其中便包含了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或精彩的故事場景。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養成記錄生活的習慣。培養學生寫作技能的最好方法是寫日記。在正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在班級中設置寫作學習小組,同時任命和選擇出小組組長。教師還可以借助計算機幫助學生提升寫作技巧,比如,每個小組都有一個博客,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每天一名成員寫博客。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博客的“內容和格式”。學生還可以在公共博客上寫下自己的生活及日常感受,。當該組的所有成員輪流記錄一次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參加課堂上的一場博客大賽。比賽評比規則包括寫作語言的流利程度,文章結構是否清晰,中心明確,層次鮮明,以為學生營造良好自由的寫作空間此外教師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每天上課前大聲朗讀一篇優秀范文。讓班上的學生一起評析文章的內容,這使學生能夠注意周圍的生活,收集周圍發生的事情,養成寫日記記錄生活的良好習慣,以鼓勵學生積累生活資料,從而使學生在寫作作文時不至于無話可說,通過讓學生從生活中積累有價值的寫作素材,學生寫作時才能做到文思泉涌。。
(二)以生活為導向開展寫作教學
根據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獨立備課并完成小學漢語寫作教學課程。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傳統小學語文寫作課程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應用,忽視了學生寫作技能的發展,這不利于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在教育改革發展的新形勢下,為了更好地適應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有效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教師應重新定義小學語文寫作課程。在充分掌握學生的基礎水平后,教師應優化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內容,強調學生寫作技能的發展,將終身學習觀念融入語文寫作教學,為小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創造良好的前提。
(三)以生活為導向培養學生的寫作技巧
就小學語文學科的特點而言,大多數知識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利用漢語知識的這一特性將生活化教學融入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解決將學生的理論知識和日常生活脫鉤的問題,以有效提高整體教學質量。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在講課時過于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的教學,對知識的實際運用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這顯然不能滿足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實踐中,教師應通過講解新知識點來深入結合生活現實,并嘗試利用熟悉的生活場景或常識,幫助學生學會記錄生活、體驗生活,提高學生對生活的感悟能力。這有助于學生接受并了解寫作知識,提高教師的寫作教學質量。
例如,在日常的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選擇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主題,以盡可能地匹配小學生的興趣愛好,以便在寫作過程中讓學生有話要說,例如“我喜歡'書'”。我是一名老師”或其他主題,學生可以從實際寫作開始,選擇生活寫作材料,這樣可以提高小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并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總的來說,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注意方法的科學應用,以便為提高學生寫作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將寫作教學與學生生活的內容聯系起來,可以向學生提供豐富的寫作材料,使寫作能夠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相符合。經過長期的寫作教學,學生當然會繼續提高他們的寫作質量,拓展寫作知識的深度和寬度,并豐富學生的寫作經驗,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寫作的樂趣。
參考文獻
[1] 趙海燕. 小學語文作文的生活化教學策略淺談[J]. 新課程(小學), 2017, 000(012):183.
[2] 林玉梅. 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生活化“四要”[J]. 中國校外教育, 2016.
[3] 高利. 小學語文習作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J]. 讀與寫(上,下旬), 2019, 016(002):112,116.
重慶市江津區塘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