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
摘 要:當高中新課程改革工作在不斷推進的時候,學生進入到高考階段必須要提高備考的質量和效率,這樣才能確保每位考生都能獲得一個理想化的考試結果,教師在整個過程中也要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注重教學的探究性和實踐性,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將這些能力運用到高考政治中。基于此,文章從三個方面探討了高中政治備考的相關措施,希望為政治教師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高中政治;高考;備考措施
高考政治不僅需要學生掌握一些基礎知識,還應該具備良好的時間把控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復習階段,引導學生進行全面深入的探討,領會新課程高考中相關政策的基本內涵,尋找一些有效的備考策略,為即將要高考的學生做好充分的準備。政治教師在具體實踐的時候,要秉承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則,從一些基礎知識入手,然后借助思維導圖,將關鍵知識都總結在一起,最后在對比分析的過程中,掌握這些重點題型的異同點,從而提高備考的效率和質量。
一、循序漸進,重視基礎知識
政治備考中所涉及到的基礎知識廣,要在短時間內保證學生都能掌握到這些知識,需要教師秉承著循序漸進的基本原則,采用三輪復習的形式,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把控能力。第一,意識到基礎知識的重要性,按照新課程的相關要求,教師應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礎上,實行逐課式的復習形式,然后從中選擇一些關鍵的復習路線和主要內容,以便于學生理解這些知識的潛在聯系。對于核心點,教師必須要“細講”,讓學生明確意識到備考中關鍵知識的適用范圍,針對教材中比較相似的理論知識,要將其單獨地羅列出來,進行重點分析,便于學生在頭腦中有一個清楚的認知。例如在多變的價格這一知識點中,學生要掌握互補品、替代品的概念,認識到價格變動的原因,對于市場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只有在認識了這些基礎知識之后,才能在答題的時候,有更加準確的觀點。第二,實行專題式的復習,在基礎知識的準備中,還要找準各個單元的核心點,構建知識框架,達到一個融會貫通的效果,整個階段教師都要注重學生能力滲透的主要途徑,加強對重點知識的指導,為后續的復習工作奠定基礎。第三,實行模擬訓練,備考的目的是為高考做準備,所以一定要進行實戰訓練,理清解題的思路,并且從中總結答題經驗。在模擬考的時候,教師命題一定要有選擇性,一定要確保題目具備典型、應用的特點,讓學生能從中得出解題的規律,實現理論向實踐的有效轉換。
二、借助思維導圖,實行提綱整理
政治備考復習的內容多,而且知識點比較分散,如若教師將大量的時間都花在課本的記憶上,備考的效果肯定不會理想。因此,教師要探索出一些全新的備考方法—思維導圖,讓學生認識到高考中的主要知識點,這樣既能激發他們的復習熱情,又能提高學科思維能力,構建一個更為完善的知識體系。首先是在制作方面,提前傳授給學生一些制作的方法,例如在主觀題型的分析中,需要掌握基本的解題步驟,按照設問—題型—閱讀材料的步驟,將關鍵詞都羅列出來,然后連接在一起,這樣就能形成一個完整的框架。在制作的時候,也要遵循簡潔和美觀的特點,實現知識的有效結合,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完整的網絡,提高備考的效率。其次,借助思維導圖做筆記,當學生對核心知識進行記錄和整理的時候,實際上也是理解知識的一個過程,這并不是被動的照搬,而是在記憶的基礎上憑借著自己的理解去做筆記,從而達到一個復習、鞏固的良好效果。最后整理提綱,按照教材中的單元目錄做出一個簡單的框架圖,例如在整理必修一《經濟生活》里的“價格”這一知識點時,就可以圍繞著“價格的影響”去進行相應的討論和分析。通過這種方法,讓學生具備更為清晰且直觀的結構圖,當學生在備考回顧的時候,也能跟隨記憶去復習,將精力放在那些薄弱部分,從而大大提高備考效率。
三、預測重點,找準備考的主要方向
按照新課程教育理念,政治課在某種程度上具有特殊的性質,主要是同國家的政策和方針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所以教師一定要找準備考的方向,預測重點,讓學生提前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一方面整理重點資料,幫助學生了解和認識國家重大的政策,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要跟隨國內外熱點,對我國一年的成績和問題進行總結,例如2019年政治大事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五四運動100周年等,要繼續落實十三五的各項任務,并且對未來的發展有清楚的認知,這些都是高中生應該重點掌握的內容;另一方面,將一些基礎知識和重大事件進行有效銜接,在課堂上講解一些比較典型的案例,結合材料進行相應的分析,讓學生將兩者進行有效結合,這樣在認識基礎知識的時候,對重大時事也有一個具體的認知。此外,還要重視高考前的專題復習和綜合訓練,加強復習備考方面的預測工作,實行科學合理的備考。
結束語:實踐表明,優秀的備考策略,能夠讓學生獲得一個理想的考試結果,因此教師要以課本為出發點,將重點內容都提煉出來,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框架,主動引導學生去分析和歸納重點內容。為了讓整個復習工作更加的系統化和整體化,需要借助思維導圖的形式,主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知識的有效遷移,從而提高備考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李玉.高中政治復習策略與高考的契合性探討[J].吉林教育(34):37.
[2]鄭艷蘋.巧用思維導圖進行政治高考備考[J].中學政史地:高中文綜,2016(7):34-37,共4頁.
[3]歐榮貴.高考政治備考研究[J].新課程導學(九年級下旬),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