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華珍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幼兒園在改革當中逐漸引進了繪本閱讀這一教育策略,主要的目的就是能夠引導幼兒合理地進行交流,并讓他們在互動中提高自身語言能力,從而為日后的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但是目前在利用繪本閱讀這一教學方式當中還是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這也需要幼兒教師去不斷的發現問題并將其解決。本文從營造和諧的交流環境、利用相關材料來促進幼兒之間的合作交流以及簡單明了的符號提示這三個方向展開討論,并對在繪本閱讀中引導幼兒間合作交流的研究提出了個人的見解。
關鍵詞:繪本閱讀、幼兒教學、合作交流、引導
前言:
在進入幼兒園后,幼兒的語言能力發展就進入了一個比較新的階段,這一時期他們的思維和理解等能力上還并為發展完善,所以在教學的時候經常會因為幼兒不善于交流合作而導致效率普遍不高。而在我國對于幼兒的教育指南當中明確地提出了幼兒這一時期的發展最重要的就是他們是否能夠和他人建立合作交流。所以,幼兒教師就應當為他們構建一個良好的交流合作環境,使他們能夠自由且愉快地說出自己的看法,而教師則合理地利用繪本閱讀來構建出故事的情節,讓幼兒在此其中通過觀察圖片和分析圖片,接著能夠描述出來,這對于他們的各方面能力提升都至關重要。
一、營造和諧的交流環境
根據實際教學數據分析得出來的結論是環境能夠對幼兒的學習質量有著推動性的作用,也就是說構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可以培養幼兒參與學習的興趣,再加上教師在繪本閱讀的合理引導下,就會讓幼兒進入一個良好的氛圍當中并直接使他們能夠直觀的面對各種影響。如果幼兒在某一方面有些不理解經常會出現的情況就是不敢向其他同學或者老師提問,所以需要教師注意的問題是不要過于嚴厲,最好是趣味性的講解,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例如:在幼兒學習到有關于教師之間對話內容的時候,剛上課教師就可以給他們講一則小故事,比方說龜兔賽跑、愚公移山等等,這樣的目的也是為了提高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從而為接下來的交流、互動打下良好的基礎。然后根據某一講解的故事,讓幼兒分小組進行討論。就像龜兔賽跑講了什么?告訴我們的是什么,讓幼兒進入互動交流的環節,這時教師也可以將一張有關這一寓言故事的圖片展示給幼兒,這樣一來就能夠讓他們從繪本閱讀和小組合作當中有效的交流。
二、利用相關材料來促進幼兒之間的合作交流
幼兒在這一時期心理上還沒有發育完全,所以在學習的時候經常會遇到諸多麻煩,時而久之也會逐漸失去興趣甚至是產生厭學情緒。但是已知的問題是幼兒在這一時期對于許多新鮮事物是充滿好奇心的,所以教師可以利用一些材料來促進幼兒間的合作與交流。例如:在區域活動中,教師可以合理地投放材料或者是開展游戲活動,這樣就能增加幼兒之間的情感互動。
比方說開展“貓抓老鼠”游戲活動,在活動當中幼兒圍成一個圈手拉著手,但是每一個人之間要保留一定的空隙,教師指定一個幼兒做貓,再指定一個幼兒當老鼠,他們圍繞著外圈展開追逐,當扮演老鼠的幼兒鉆入到洞里的時候貓就不能抓,但是在圈外被抓到的幼兒就要變成貓,圈內的幼兒也不能一直呆在里面,十秒鐘不出去就要自動標成貓。游戲的規則是教師隨時叫停,這時在圈外的老鼠就要表演節目。或者是在區域中展開角色扮演游戲,也就是教師準備好一些角色類的道具,比方說教師、宇航員以及企業管理人員等等,讓他們自己選擇感興趣的職業進入到情境中,而教師則利用多媒體給他們展示這些職業的日常工作內容和方向,這樣就能讓幼兒感受到活動帶給他們的快樂,而且在他們的合作當中也能有效地進行交流,從而促進他們的各方面能力提升。
在此其中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當幼兒面對繪本當中的圖片時,因為自身理解和分析以及觀察等能力上存在的不足,所以就無法感悟其中的真正情感價值,這也需要教師合理的對其引導。比如以“媽媽的愛”主題繪本閱讀為例,幼兒大多能看懂圖片內容,也能聯想到媽媽對自己無微不至的照顧,但卻理解不會父母的呵護和關愛,有些幼兒則認為自己還小,讓媽媽照顧,依賴媽媽是正常的。此時,教師要引導幼兒這是母愛的偉大和無私的付出,然后從孕育懷胎開始為幼兒講述媽媽的辛苦和付出,讓幼兒體會做母親的不容易,向幼兒滲透感恩教育,幫助幼兒建立正確的情感價值觀。最后,在鼓勵幼兒說出自己認為媽媽最偉大,對自己照顧細心的一面,加深幼兒的理解和感悟。這樣不僅可以在繪本閱讀中滲透感恩教育,還可以鼓勵幼兒發言,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簡單明了的符號提示
在幼兒教育當中,有很多的繪本閱讀素材包含在其中,而教師必須要科學地將其規劃利用,把里面的部分符號稍作提示調整,讓幼兒能夠通俗易懂,這樣才能提高他們的語言各方面能力。
例如:很多繪本圖片都不是單一的,而是由多個共同組成,它們之間也是存在著一定關聯的,那么幼兒怎么才能自動將其編排也是他們需要掌握的一種能力。就比方說在學習某一個繪本教材的時候,其中包含著多張圖片,就像《我們一起玩》當中,每一張圖片都是一個情景,這就需要教師利用相關的符號把圖片的順序連接起來,比方說用一些卡通的任務作為翻頁標記,這樣的話就會讓幼兒產生相應的興趣,并把和朋友一起玩時的場景和圖片當中的表述連接起來產生心理活動,從而促進繪本閱讀這一教學方式的真正價值所在。另外,也可以利用線索提示的方法讓幼兒自己去找細節,并把圖片的順序自動排列好。就像學習到有關小動物的繪本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給幼兒提示,說老鼠和小狗是好朋友、狼和老虎是仇敵等等,讓他們把動物之間的關系都能明確,這樣才能帶著思維去有效的排列,在這一過程的那個中就會激發他們的思維能力提升[3]。
總結:
綜上所述,在不斷的實踐教學過程當中,不難看出的是幼兒園利用繪本閱讀這一教學體系可以有效地促進其合作與交流,而且幼兒在觀看圖片的時候也會提高自身的學習積極性,如此就能夠提高教學的質量,并為幼兒的日后學習發展做鋪墊。
參考文獻:
[1] 龔俞婷.繪本閱讀教學中幼兒能力提升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1):198.
[2] 王婷.淺談繪本閱讀與幼兒生活活動的融合[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1):203.
[3]俞青.基于生活化視角下小班幼兒繪本閱讀模式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1):205.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華舍街道聚賢幼兒園 ?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