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先明
摘 要:西洋畫傳入我國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隨著社會經濟、政治的不斷發展,西洋畫教學所面臨的形勢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當前,多元化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已經影響到了西洋畫教學。但是,在高校美術專業的西洋畫教學中,仍存在教學方式過于單調、不重視理論教學、教學工具較為固定、教學評價體系相對落后等問題。因此,要適應時代的發展和教育教學規律,高校美術專業西洋畫教學要不斷豐富教學方式和手段,提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平衡性,采用多元化的教學工具,建立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以促進西洋畫教學更好地發展。
關鍵詞:高校;美術教學;西洋畫教學;探討
中圖分類號:J21 文獻標識碼:A
為區別我國傳統繪畫體系,西方繪畫被人們稱之為“西洋畫”。西洋畫種類繁多,常見的油畫、水彩畫、水粉畫、鉛筆畫、版畫等都屬于傳統的西洋畫的范疇。自從明末清初西洋畫傳入我國之后,逐漸地融入到了我國的美術教育體系當中。現在,文化藝術的多元化發展催生了各種不同的社會思潮,并逐漸影響到了西洋畫教學。尊重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全面發展已經成為了西洋畫教學的重要內容。面對這一新的形勢,認識和分析西洋畫教學的現狀和問題,提出對策與方法,已經成為了眾多高校美術教育工作者所共同關注的話題。
1 高校美術專業教學中西洋畫教學的現狀與問題
1.1 教學方式過于單調
當前,一些高校在西洋畫教學當中所采用的教學方式仍較為單一,填鴨式教學、“滿堂灌”的現象屢見不鮮。有的老師是自己決定教學內容、教學進度等,上課時將自己所知道的西洋畫知識、理念和技法一股腦地灌輸給學生,讓學生在限定時間內必須掌握。這樣,教學節奏的快慢完全掌握在了教師的手中,學生失去了掌握知識和技能的自主性,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相脫節,兩者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教學的難度必然也會越來越大。長期下去,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越來越低,對西洋畫的學習效率也逐漸降低,教師的教學質量只會越來越差。在此過程中,由于學生的學習狀態沒有受到教師的充分重視,學生也不愿意和老師探討,師生缺乏交流,關系逐漸變得生疏。長此以往,教師在教學中投入的精力與所取得的教學成果完全不成正比,學生的努力無法取得應有的學習成績,師生的教、學積極性逐漸被消磨掉,這使西洋畫教學陷入了惡性循環。因此,教學方式單一是當前西洋畫教學存在的最為突出的問題。
1.2 對理論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
在一些高校美術專業教學中,在西洋畫教學安排上沒有處理好基礎理論知識與應用技能的教學平衡。從筆者走訪調查和實踐觀察來看,現階段我國很多高校美術專業的學生在西洋畫的學習過程中,總是在不斷地參與各種繪畫創作的實踐活動,他們通常能夠較好地掌握基本的西洋畫創作技巧,但是卻無法深入地理解西方繪畫理念以及相關的文化知識[1]。從現代教育學和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單純的實踐性教學會影響到學生對繪畫創作理念的分析與認識,進而會影響其審美能力和藝術感知能力的發展,影響到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很難提升學生的文化藝術素養。
1.3 教學工具較為固定
教學工具的選擇是高校美術專業教學中不可回避卻又最容易被忽視的問題。在高校西洋畫教學中,最為常見的教學形式就是給學生提供畫板、實物或名家名作,讓學生反復不停地創作或臨摹。在此過程中,學生總是在接觸固定不變的內容,很容易產生審美疲勞,思維認知和創造力也會受到限制,導致其對西洋畫的認識局限于名家名作,認知過于單一。加之教學環境局限于教室,難以激發學生創作的想象力,創作的作品往往千篇一律、缺乏靈氣。
1.4 教學評價體系相對落后
教學評價是教師調整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教學進度的重要依據。現在,在美術專業教學中,一些高校并沒有充分認識到教學評價的重要性,教學評價的內容并不全面,評價的標準不科學,特別是沒有注意到對學生繪畫綜合素質的考評,使學生難以實現全面發展。具體到西洋畫教學來說,就是過于關注專業技能和繪畫水平,而忽視學生的藝術人文素養[2],這與素質教育和美術教育的初衷不符,也不利于西洋畫教學的長遠發展和學生藝術素養的培養。
2 高校美術專業西洋畫教學的對策與方法
2.1 不斷豐富教學方式和手段
具本來說,就是以教學內容、授課要點、難易程度為依據,確定最為恰當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只有這樣做才能在保證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前提下,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初期,可以給定實物,甚至明確觀察方法,讓所有的學生都同時利用油畫、水彩畫、水粉畫當中的一種形式來表現自己的觀察結果。當他們掌握了基本的繪畫技法之后,則可撤去實物,讓其自由想象,并根據自己的特長,從油畫、水彩畫、水粉畫、鉛筆畫、版畫等西洋畫當形式當中任選一種來進行藝術創作[3]。經過這樣的教學之后,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繪畫創作能力都會得到明顯的提升,并會形成明確的發展方向。
2.2 提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平衡性
要擺脫傳統的西洋畫教學就是對“畫”不停的認識,科學地對待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在教學當中,要結合特定的文化背景來講述西洋畫名作之后的文化內涵和審美意象,讓學生在個人藝術感受的基礎上感知藝術規律,從人文層面理解不同的藝術流派和藝術思想的產生與發展,進而把握西洋畫發展的本質與審美價值,從精神層面認識藝術創作,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
2.3 采用多元化的教學工具
教學工具的多元化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當中要恰到好處地采用繪畫工具、多媒體工具、實物分解工具等,使學生對物體的結構產生多角度、多層面的認識,既能掌握西方繪畫精確科學的藝術精髓,同時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嘗試帶領學生在不同的環境中進行寫生訓練,通過多樣化的、富有生活氣息和自然味道的環境來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使他們更加全面地認識藝術與生活之間的關系,這將更有利于學生的多元化發展。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實際來科學地選用教學工具,盡量避免教學工具的單一化。這樣,必然會使學生更好地感知西洋畫的藝術來源和藝術魅力,進而提升其綜合藝術素質。
2.4 建立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
想要從根本上提高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必須要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從我國高校西洋畫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應該以綜合分析作為基礎,特別是要體現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要把學生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作為最終目的,否則教學評價就難以收到理想的效果。首先,不管是進行理論教學還是技能教學,教師都應該堅持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不斷地嘗試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去學習和思考,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教學就是無效的。其次,在評價學生時,要堅持理論考試與實際創作相結合的方式,理論考試主要是考察學生對西洋畫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而實際創作則是為學生提供繪畫創作能力展示的平臺。再次,必須以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發展作為最終目標,要不斷地發現學生在繪畫創作當中表現出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性,不斷地鼓勵學生表達自己對西洋畫的認識和思考,不斷地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藝術創意[4]。
3 結語
總之,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西洋畫傳入我國已經有數百年的歷史。隨著社會政治、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教育教學的變革,西洋畫教學所面臨的形勢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在高校美術專業教學中,西洋畫教學必須緊跟時代步伐,轉變傳統觀念,進行改革和創新,建立起具有時代特征的、適應的、實用的教學模式,才能更好地推動我國高校美術專業西洋畫教學的健康發展。對此,高校美術專業教學,尤其是西洋畫教學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分析西洋畫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同時,找準方法,及時調整和優化教學,才能促進西洋畫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胡光華.論民初以上海美專為代表的美術院校西畫教育的發展[J].中國美術研究,2013(04):76.
[2] 吳遠菊.丁悚與上海美專的西畫教學研究[J].中國美術研究,2015(01):36-43.
[3]秦巖.杭州藝專西畫教學研究[D].鎮江:江蘇大學,2018.
[4]周朝暉.從蔡謙吉作品看上海美專早期西洋畫教學[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2015(0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