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文美
摘要:小學語文是小學教育階段至關重要的一門基礎文化知識的學科。它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基礎文化水平,還可以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語文知識大多數來源于我們的實際生活。教師通過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效地結合在一起,不僅可以幫助他們理解和掌握相關的語文知識,還可以通過語文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充分運用讓學生感受到我國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的魅力所在。以下是筆者對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的探究和分析。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生活化;實施策略
前言:
語文知識來源于我們的實際生活,它為語文教學活動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教學素材。小學教育階段,高年級學生的心理發展已逐步向成熟化進行過渡,他們不僅興趣愛好廣泛,還更容易接受新鮮的事物,教師可以根據以上特征,為他們制定適合的教學方案和教學內容。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的熱情,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用心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還可以讓他們在實際生活中學習更多的人生哲理和道德標準,從而促進他們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
一、創設生活化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語文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應當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背景,以小學生的興趣愛好為著重點,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地引發他們強烈的共鳴,還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
例如,在學習統編版小學六年級語文《橋》這篇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段由于天降大雨導致山洪暴發,洪水肆意經過村莊的視頻和圖片。讓學生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洪水來臨時勢不可擋的壯觀景象和人們在自然災害面前無力反抗、脆弱渺小的真實情景。接著,教師對學生進行提問:你們經歷過大暴雨嗎?有多大?讓學生進行選擇(瓢潑大雨、傾盆大雨、突如其來的大雨……),在學生回答完之后 ,再對學生進行提問:你們見過暴風雨來臨的樣子嗎?誰來描述一下。通過剛才的視頻你們體會到了什么?教師要給學生留下充足的時間讓他們進行認真地回答,在回答的過程中,要及時給予學生肯定與鼓勵。接著教師再為學生進行教學內容的導入,通過這種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創設,不僅可以引起學生強烈的共鳴,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一問一答,還可以有效地增加語文教學課堂的課堂互動,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還調動了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
二、與實際生活相融合
隨著課程改革的大力發展,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已經逐漸得到了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的廣泛認同,教師應當將課堂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有效的穿插,既可以讓學生從實際生活中領悟語文知識的博大精深,又可以讓學生將語文知識有效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心去觀察自身的周邊事物,讓他們通過認真細致地觀察,去發現生活中的未知與奧秘。這樣不僅可以培養他們自主探究學習能力,還可以豐富他們的知識面,拓展他們的視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教材內容的搜索和閱覽,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還可以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不僅可以讓他們將學習的知識在實現中活學活用,還可以提升他們的語文素養,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例如,在學習統編版小學六年級語文《橋》這篇教學內容之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課文中生僻字的查找和課文預習,還可以引導他們通過互聯網平臺搜索與橋有關的文章或圖片等,讓他們提前了解此篇文章主要描述的內容和文章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在教學進行正式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一些橋類的相關圖片,同時也為大家播放一些《橋》這篇文章中關于下大雨導致洪水暴發時,解放軍戰士在村子里進行搜救的視頻與圖片資料,讓學生與文章中的“村民、小伙子、老太太、老漢”等遇到洪水時的表現進行對比,同時讓學生將自己想法通過學習小組的形式進行交流與分享。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有更深層次的情感體驗,還可以讓他們對課文中作者想要表達得真實意思有更深刻地認識,不僅可以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還可以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愛,還可以調動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主觀能動性。
三、布置生活化的作業任務
學習知識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將其更好的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布置生活化的作業任務,讓學生有效地將課本中的知識內容充分地與實際生活進行有效融合,這樣不僅可以幫助他們鞏固新學的語文知識,還可以幫助他們加深對這些知識的記憶。
例如,在學習完《橋》這篇教學內容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次簡單的社會實踐活動,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學校附近有橋的地方進行參觀,引導學生進行認真、細致地觀察,然后讓他們將觀察到的和體會到的情況寫一篇簡短的作文,引導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進行描述,可以只描述橋的形態,也可以描述在觀察橋的過程中發生的有趣的或是記憶深刻的事情等,在作文完成之后 ,教師可以安排學生以學習小組的形式先進行作文的輪流傳閱,再讓他們將小組內部大家一致認為好的文章,進行全班性的評比,最終可以讓寫作優秀的部分學生將自己的文章進行朗讀。教師要經常鼓勵學生將生活中發現和體會到的事物寫成文章,經常為他們組辦這樣的作文評比活動,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還可以提升學生自主創新的能力,不僅可以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還可以培養他們的語文表達能力,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還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總結: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是我國小學教學階段至關重要的一門學科,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生活化是語文教育實踐中必不可少的教學模式,它不僅可以有效地將學生在課本中學到的知識與實際生活進行無縫對接,還可以讓學生通過生活實踐鞏固和熟練掌握相關的語文技能,既可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又可以提升語文教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既可以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和自我創新的學習能力,又可以促進他們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黃秀山.論生活化教學策略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4):207.
[2]余興.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J].語文課內外,2020,(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