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互聯網 +”時代的飛速發展,體育行業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在“互聯網 +”背景下,體育產業的發展以此為契機展現出了蓬勃的生機,同時也加快構建了完善的體育產業生態體系,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但由于發展時間短,其自身還存在諸多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通過分析“互聯網 +”背景下體育產業的發展現狀,結合當前發展面臨的挑戰,對“互聯網 +”背景下體育產業發展趨勢進行研究,希望借此為體育產業的發展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 +”;體育產業;發展戰略
隨著“互聯網 +”概念的提出,不少知名企業開始將投資目光聚集在體育產業領域,“互聯網 +”不僅能夠幫助體育產業獲得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同時也為整個產業內容提供了相關的機遇和挑戰。所以,適應時代發展需求,選擇一種合理的體育發展模式成為高校需要探究的一項重要內容。應用“互聯網 +”戰略的時候需要對體育產業間的供需關系進行合理調整,將其設定為相應的發展支點,盡可能為體育產業發展提供更為多樣的選擇,就一些發展矛盾以及發展問題做出切實有效的調整,深化“互聯網 +”的技術應用。
一、發展“互聯網 +”體育產業的益處
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中,“互聯網 +”的內容已經滲透到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互聯網 +”體育的模式,其本質就是將體育運動的內容以互聯網為媒介,與相關娛樂內容展開更為深入融合。將“互聯網 +”的技術同體育產業發展結合,首先,拓寬產品與服務的功能性,讓體育場館和健身房器械具備更加多元化的功能,提升運動者的訓練體驗,在具體執行的過程中還可以將運動與其他領域結合起來,在提升國民身體素質的同時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其次,鼓勵更多的民間力量參與“互聯網 +”體育的產品供給工作中,如政府通過購買一些能夠推動“互聯網 +”體育的行業,引導企業對部分群體或者在特定的時間段里降低體育收費標準,或者直接免費為市民提供服務,進一步鞏固社會體育訓練資源。最后,借助更具交流性的發展平臺,改進“互聯網 +”體育的產品和服務質量,尤其是在體育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的過程中。利用互聯網的大平臺,相關組織者可以了解用戶的實際體驗,完善相關的市場調研報告,根據用戶的需求制定合理的發展策略。
二、發展“互聯網 +”體育的關鍵點
1. 以民眾體育需求為導向
將用戶的需求設定為發展方向,是當前市場經濟的基本發展規律,同時也是保障市場穩定運行的關鍵,這一點在“互聯網 +”體育的產業中應該有所體現。例如,調查中發現,當前體育訓練市場缺乏專業的建設指導人員,匱乏的市場供給影響了民眾訓練的積極性,“keep”“健身貓”等移動應用類平臺會根據私教、健身場館和不同健身群體的實際需求對產品的服務情況進行調整。在執行工作的過程中,相關人員應該意識到,“互聯網 +”體育的服務對象針對的是人民群眾,用戶的滿意度是決定其能否具備持續性發展潛力的關鍵。在“互聯網 +”體育的建設中,要將民眾多元化的體育需求,設定為相應的發展目標。
2. 供應多元化的體育產品
當今民眾的體育需求變得越來越多樣化,呈現出多層級的特點,要解決供需方面的問題,相關人員需要選擇規模較大、數量較多的供給方,這樣才能進一步滿足“互聯網 +”體育更為多元化的服務趨勢,建立足夠有效的供給產業鏈條。“互聯網 +”體育的發展模式不僅要將那些分散的供給方匯集到同一個網絡平臺上,還應該確保其供給的充足性,提供訂單式的生產和供給,提前展開需求信息的手機工作,避免產生一些無效的生產、供給。“互聯網 +”體育為生產、供給事業以及體育產品的多元化服務降低了投入成本,進一步提升了生產效率。
三、“互聯網 +”背景下體育產業發展戰略
1、整合跨界產業資源
由于傳統體育產業實體產品根深蒂固的地位,導致互聯網體育產業發展空間受限,只有整合各界資源,才能促使互聯網體育產業蓬勃發展。國家發改委于 2016 年出臺了相關方案,實施“十大擴消費行動”,提出體育健身消費擴容行動,各行各業的資本向體育產業輸入,許多新型互聯網體育產業運營模式應用而生,很多大型企業也逐漸向體育產業進行滲透,探索互聯網體育產業的發展,并希望從中獲利。如 2015 年萬達集團收購世界鐵人三項成立萬達體育集團,開始在體育產業中尋求新的突破;2014 年阿里巴巴投資 12 億人民幣入股廣州恒大足球俱樂部,同時還注資樂視體育,創新了互聯網體育產業發展新模式。可以說,這些商業巨頭聯手體育市場,有效地推動了體育產業相互間的競爭,促進了整個體育產業行業鏈的發展和完善。
2、創新產業運營模式
創新互聯網體育產業的運營模式,能夠有效推動體育產業鏈的發展。一是采取體育企業相互間的收購和兼并,積累原始資本,通過全新的運營管理模式,實現跨行業的產業重組,以推動體育產業的健康發展。二是填補運營人才的空缺,聯合教育機構有針對地培養互聯網產業時代所需的高素質運營人才,將人才培育納入管理模式當中。三是將體育場館智能化,通過設計和建設使場館的運營實現智能一體模式,對空閑場館進行合理分配,承辦體育賽事。四是發展公私合營賽事的承辦機制式,推動由政府支持的社會力量承辦體育賽事的全新模式,建立健全比賽運營機制保證體育賽事的正常舉辦。五是大力推進全民健身行動,全方位多角度促進體育產業的發展。
四、結語
“互聯網 +”背景下體育產業發展所帶來的價值不可估量,把握好互聯網時代體育產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把跨界資源的整合、運營模式的創新和體育產業的科研擺在戰略位置,作為首要研究方向,使“互聯網 +”背景下體育產業向更好更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森木.互聯網+體育產業發展戰略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6
[2]賀 慨.“互聯網+體育”產業的興起與發展策略[J].體育文化導刊,2016
[3]吳 偉.“互聯網+體育”發展問題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8
張效江(1962.4)男,漢族,山東泰安人? 本科 副教授,從事體育教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