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高校編輯出版專業來說,出版管理學是一門重要的專業核心課,本文從教學目標和課程內容等方面對這門課程進行分析,指出當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重組內容體系、創新教學方法和提升師資水平等建議。
關鍵詞:編輯出版;出版管理學;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22-0043-02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湖北第二師范學院校級教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X2016003
出版行業的發展需要高素質的復合型經營管理人才,然而當前許多出版企業都存在管理人才緊缺的現象,難以保障管理工作的效率及質量,最終影響了企業的長遠發展,培養優秀的文化產業管理人才成為了時代的呼喚。出版管理學是編輯出版專業的核心課程,通過對課程進行改革創新,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和職業技能,增加學生的職場競爭力,是高校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課程分析
出版管理學作為管理學的分支學科,是研究出版企業管理活動及其規律的科學,其理論體系與方法既是對當前我國出版業實踐的指引,又離不開對出版行業現實的觀照和研究,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非常強的學科,因此,對其進行分析很有必要。
(一)教學目標
該課程作為專業核心課程,在出版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中屬于專業教育模塊。通過學習,應使學生對我國出版管理體制有一個整體認識,使他們具備出版企業管理的理論基礎和操作能力,使他們能夠在書刊出版、媒體網站和數字出版等相關領域從事經營管理工作,提高他們運用基本理論解決企業實際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課程內容
出版管理學主要是從出版企業所處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管理兩個方面展開分析,對企業的人、財、物、時間、信息等要素進行科學管理,以實現對組織的資源的有效整合,以便實現組織既定目標的過程。從內容上來看,該課程在介紹管理學經典理論的同時,對我國出版管理體制進行了總體的介紹,就當代出版企業戰略管理、組織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質量管理和信息管理等問題進行了較為系統的闡述,勾勒出了出版企業管理的基本理論體系和框架。通過對課程的系統學習,可以使學生掌握出版企業管理理論知識及更為具體的操作性技能,使他們具備現代企業管理的基本能力與技巧。
二、課程教學現狀
從當前高校管理學課程教學現狀來看,通常存在著以下問題:
(一)課程內容滯后
編輯出版專業不是一個大眾化的專業,全國開設該專業的大學只有70多所,合適的專業書籍不多,需要授課教師花很多心思重組課程體系,設計章節內容,補充最新的前沿發展動態和鮮活的案例。而且管理學本身與經濟學、營銷學、心理學等學科關聯緊密,如果在授課時就事論事照本宣科,在該展開闡述、拓寬思路的地方一帶而過,學生的理解就往往會浮于表面,只能記住零散的知識點,做不到融會貫通,很難從整體的高度來認識學科脈絡和知識體系,從而影響學習效果。
(二)教學方法死板
雖然出版管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但目前教師的教學方式仍以理論知識的講授為主。這是因為該學科雖然實踐性強,但管理活動的開展及管理效果的實現有賴于對該領域一般性規律和方法的掌握,因此教師通常在大段的理論知識講授之后輔以案例分析和課堂討論。但理論知識滿堂灌難免枯燥乏味,學生往往是被動接受,缺乏主動思考得出結論的環節,學習效果也會大打折扣。教材中現成的案例大多已經過時,學生興趣不大,教師介紹的案例雖然鮮活,卻受課時限制,很少完整地介紹企業的相關資料和時代背景,對象牙塔中一路長大的學生來說缺乏直觀體驗和感受,難免隔膜,很難引起深入思考和活學活用。簡單的理論傳授加案例分析的教學辦法有其局限之處。
(三)師資水平有限
國外應用型大學或專業傾向于聘請專業領域的成功人士兼任大學教授,這樣不僅可以傳授書本知識以外的最新職業技能,擴大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還能為學生介紹實習和工作機會。我國很多高校也提出要培養雙師型教師,這與國外的這種操作思路有一個共同之處,即重視教師的實踐經驗。管理學是一門接地氣的學科,而這并非是通過牢記管理學經典理論就能上好的一門課,如果授課教師具備相關的從業經驗,或是經歷過企業掛職鍛煉,對理論自然有自己的切身體會,對行業現狀也會有自己的觀察與思考,授課內容會更生動更吸引人,更能引發學生深層次的思考,能給予學生更為專業化的指導。
三、課程改革建議
(一)重組內容體系
高校培養管理專業人才,應該以應用為導向,積極提升學生的專業素質,同時幫助學生掌握實踐操作技術的應用及技巧。出版管理學是編輯出版專業中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課程,學生就是管理學課程教學環節的中心,一切的教學活動都是圍繞學生展開的[1]。
第一,教師在教授管理學時,首先需論證課程培養目標以及實施這些目標所需的知識、能力和素質,明確出版管理學對培養實踐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的作用,確定學生的預期學習成果和具體實施方式,完善課程大綱,確定課程、章節知識點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從整體上把握這門課程的框架和脈絡[2]。
第二,要深入研讀教材,同時考慮出版業的發展現狀及未來方向,針對業界對管理人才的需求斟酌課程內容及課時分布,制定合理的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課時比例。如出版管理體制,此章探討了出版行業的法規體系、行政管理、行業管理和經濟管理,勾勒了出版行業管理體制的全貌,對學生從宏觀的角度認識出版業很有幫助,此章內容在講授時不僅是重點,還應補充近幾年的相關資料。
第三,本門課程的內容設置必須考慮與專業課程群中其他課程的相關度。出版管理學與同專業的出版學基礎、出版營銷學等關系密切,建議這幾門課程的授課老師集中備課,互通有無,協商交叉內容的處理方式。如戰略管理、營銷管理、質量管理等章節與其他課程多少有些關聯,那么教師在授課時就應確定自己的重心和范圍,避免重復和遺漏。
(二)創新教學方法
網絡時代,課堂教學方式更加多樣化,師生都有更多的選擇,高校教師需要對自身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創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熱情,做好傳授和引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1.翻轉課堂。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現代教育教學理念的充分體現,實質上體現的是從以傳者為中心到以受者為中心的轉變,也是對傳統教學過程中“以教定學”向應用型人才培養中需求導向的“以學定教”的轉變[3]。管理學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應用型高校以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為核心,而翻轉課堂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很好地實現這一目的。在課前預習階段,教師可利用云班課、超星等平臺上傳資料,告知重難點,發布任務清單,提供有助于理解課程內容的輔助資料包,以便學生有充分的時間自學,查閱資料,消化吸收課程內容;課堂則是交互式教學時間,學生可分組展示小組作業,每組選派代表發言,小組自評、互評、教師點評相結合,也可以就某個知識點展開討論,教師更多的責任是引導而非主導;課后師生均應對課堂學習情況進行小結和反思,教師總結教學效果和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解決共性問題,對學生個別答疑解惑,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進行回顧,盲點及時請教。
2.情景模擬法。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模擬某種企業管理情境,學生代入其中,并在情境中進行角色扮演,完成某項管理任務,一輪任務完成之后還可以互換角色重新開始。這樣能夠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嘗試學以致用,也更能親身體會管理工作的難點和技巧。情景模擬結束之后,角色扮演者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學生可以進行點評,教師最后進行總結。如“管理的職能”部分,可以讓小組模擬出版社、編輯部、校對科、營銷部等不同類型的組織,組員分別扮演組織內和組織外的工作人員,體會管理的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職能。“人力資源管理”一章也是如此,學生可分別扮演人力資源部門經理、業務部門經理、求職者等角色,體驗從提交人員招聘報告到審核批準,再到制訂招聘計劃,招聘、錄用等全過程,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3.案例分析法。要真正掌握管理學理論,必須用理論來解決現實中的問題,達到活學活用的目的,案例分析法就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案例的選擇非常重要,教材中的現成案例通常已經過時,教師最好選擇新近發生的有代表性的事件,以文字、視頻、問答、測試、游戲等形式呈現,根據需掌握的知識點和技能,精心設計教學思路。有些案例可在課前發布到平臺,便于學生自主學習和提前搜集相關資料。正式上課時可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進行引導,教師不要輕易發表自己的看法,重在鼓勵討論和辯論,在觀點經過充分討論之后,教師再進行總結和點評。這種做法既開發了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又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實際工作能力。
(三)提升師資水平
除了精心打造授課內容,“互聯網+”背景下的教師要從自身做起,善于學習,豐富自身知識儲備和教學技能,做管理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踐行者,回饋給學生更充沛的知識大餐。教師可利用超星、云班課等先進的輔助教學軟件跟蹤學生的學習情況,提供高質量的平臺學習資源,做好過程考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邀請企業家進校園,傳授先進的管理理念、管理技術,開展講座、論壇等活動,開拓學生視野,豐富學生對企業和職場的認知;組織學生到企業參觀、見習和實習,深入一線,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實踐技能;輸送教師到企業一線掛職鍛煉,參加行業培訓,使之積累豐富的管理經驗,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在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四、結語
在智媒體蓬勃發展的今天,高校立足于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貫徹“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從更新內容體系、創新教學方法以及提升師資水平等方面進行了改革和探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仍應密切關注教改現狀,時時總結和反思,為培養合格的出版管理學人才做出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 楊曉軍,付佩一.高校管理學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湖北農機化,2019(17):93.
[2] 趙玉茜,劉宇.“互聯網+”背景下《管理學》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探索[J].智庫時代,2019(51):157-158.
[3] 杜萍.基于翻轉課堂教學的課程教學改革探析——以應用型高校“管理學原理”為例[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26):44-47.
作者簡介:高亮(1972—),女,湖南長沙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編輯出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