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 梁云霞 夏福祿
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職業教育向高質量時代邁進,“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正式啟動,汽車運用與維修、智能新能源汽車等6項證書分別在全國試點院校展開。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的開發已然成為目前高職院校汽車類申請的主流專業,各職業院校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重視度也逐年增加。相關新能源汽車的課程建設以及教學模式需要進一步開發與探索。就新能源汽車專業中新能源汽車維護與保養課程教學實施方案進行研究,基于本課程進行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探究。
關鍵詞:教學實施;高職;新能源汽車;一體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U472-4;G712?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957X(2020)21-0219-02
0? 引言
2019年初“職教20條”開篇第一句話就指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明確了職業教育的定位。《方案》 下決心解決一些長期制約職業教育發展的體制機制難題, 提出了職業教育改革新的方向和任務, 例如1+X證書制度試點、 研究建立國家資歷框架、 探索本科職教試點、 建立產教融合型企業等。職業院校實踐性教學課時原則上占總課時一半以上,頂崗實習時間一般為6個月。“雙師型” 教師占專業課教師總數超過一半, 分專業建設一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文件中指出職業院校實踐性教學課時原則上占總課時一半以上,綜合高職院校的發展特點,新能源汽車維護與保養在教學實施過程中要基于一體化教學模式中進行開展教學工作[1]。
1? 一體化教學模式實施必要性
1.1 職業院校學生學習特點? 職業院校學生的生源復雜,常見的生源方式集中為以下三類:夏季高考、春考及技校單招。針對不同生源類型其特點不同,結合實踐教學經驗發現,通過夏季高考方式入校的學生,在理論學習上具有其優越性,但在動手操作方面有所欠缺;春考及技校單招的學生在實操動手方面凸顯其優勢,但是理論知識基本相對薄弱。結合當代學生信息化能力突出且靈活性較強的特點,傳統的理論、實踐分開的教學方式已不再適合。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的分離容易導致理論性強的高考生源學生與動手能力強的技校單招的學生形成兩極化,造成學習差距增大,且不利于學生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兩極化的結果給教師的課堂教學評價帶來困難,不能正確客觀的評價學生實際掌握程度。造成理論好的學生與實操動手能力好的學生的交集越來越少。另一方面,學生理論實踐能力的不統一會造成教師教學的重復性與被動性,出現理論與實物不能有效結合[2]。
1.2 一體化教學的特點與優勢? 一體化教學模式其實質是將理論與實踐進行有效結合,打破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先理論或實踐的教學模式,而是有效的將學生集中在某個區域開展教學活動,在實踐中穿插理論,在講解理論的過程中結合實踐,充分體現“學生主體”的地位。一體化教學模式充分結合職業院校學生的特點,將實踐性強的生源與理論性強的生源進行有機結合。通過多所職業院校進行的一體化教學改革的效果來看,職業院校的工科類課程教學模式亟待轉變。一體化教學模式的開展對職業院校教師的發展更為有利,有效的推進“雙師型”教師提升進行。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有利于教師資源的整合,在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也提升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充分應用了學校實訓場地資源。結合新能源汽車專業特點,歸屬于機械大類,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維護與故障診斷課程屬性及其課時劃分,均為一體化教學模式的開展提供條件。一體化教學模式的開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切實落實在“做中學”,在“學中做”。結合當前一體化教材資源的更新,更為新能源汽車維護與故障診斷教學實施奠定了基礎[3]。
2? 一體化課堂教學設計
以新能源汽車維護與保養任務一新能源汽車日常養護為例進行教學設計,課程設計主要環節,如圖1所示。
2.1 課前教學設計? 課前發布調查問卷并且上傳微課視頻,以“新能源汽車日常養護”為主要內容開展教學。通過發布調查問卷,掌握學生對新能源汽車的了解程度以及學生的興趣點以及知識儲備。通過調查結果分析與判斷學生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職業素養,然后進行微調本節課內容授課重難點。
2.2 課中教學設計? 課中教學主要以實踐性教學為主,采用授課方式多樣化。環節一:通過回顧汽車構造知識的同時,思考新的問題,提煉有關新能源汽車保養的項目,設計意圖為采用換位思考的方式,讓學生模擬車主進行換位思考,歸納要點,使學生更具主人翁意識。環節二:通過觀看圖文及視頻資料,探討新能源汽車檢查保養的必要性,引入案例討論,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習的討論結果進行發言總結,學生小組討論后進行匯報,設計意圖變教師為“導引者”,學生為“體驗者”,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增強學生的積極性。環節三:根據學生學習通“線上主題討論”,歸納新能源汽車保養項目,通過圖片進行引導學生掌握知識點,采用多媒體技術,規避枯燥乏味的知識點,提高學生興趣點。環節四:采用圖文以及二維動畫展示底盤檢查、充電裝置檢查以及車輛清洗注意事項以及重點,應用情景教學模式,在實訓場地進行新能源汽車日常養護操作實踐練習,小組團隊進行合作開展,設計意圖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環節五:“小試牛刀”——針對燈光系統的檢查制定一個實施方案,重點體現學生主角,歸納匯報,增強學生團隊意識的同時,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環節六:學習通線上開展測驗考核,講授隨堂測驗錯誤率高的題目,通過教師歸納,查漏補缺,再次標記重難點以及薄弱環節;歸納總結,知識梳理,主要進行外觀檢查、機艙檢查、底盤檢查、充電裝置、車輛清洗等系統性歸納,避免冗長枯燥。環節七:布置作業,課后強化,發布微課視頻預習任務,及時查看并完成作業,鞏固學生所學知識。
2.3 課后評價與總結? 教學實施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授課過程中注重重難點的確立的依據,以及攻克重難點的方式方法。課程評價環節要注重多樣化評價,自評、互評、師評融入課堂,提高評價的全面性。作為教師在自我教學評價過程中注重課程設計的初衷、教學知識點的融入以及學生心理狀態等方面[4]。充分結合學生學情分析、學生學習特點進行評價,真實評價學生學習目標、技能目標、素養目標達成度。本節課內容教學內容符合教學大綱要求,注重教師教學水平及改進評價。課堂總結基于教學實際進行開展,充分涵蓋教學知識內容、教學實踐環節以及教學情感提升的總結,充分結合理性與感性進行總結歸納。在課堂總結中不僅要總結優點也要注重教學反思得總結,為下一節課的講授積累經驗,為不斷提升改進教學質量提供參考。
3? 一體化課堂課程教學實施成效
3.1 實施過程重點和特色? 采用混合式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將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融為一體,使理論實踐相結合,線上線下相融合,校內校外相對接,強調實踐動手能力提升,致力于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建立多元化評價機制,將形成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全過程進行人才培養,做到全過程覆蓋、全環節覆蓋。
3.2 教學過程創新? 利用校內、校外的汽修企業的真實教學場景,進行現場教學。因教學情景是企業真實的工作環境,故教學效果最佳,能幫助學生較快地掌握關于汽車維護和保養專業技能[5]。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以及教師的主導作用,達到學與教互動、學與做互動、做與用互動的效果,本課程建議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方式進行開展,教學環節相對集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做中教,做中學,構建素質和技能培養框架,豐富教學環節。
3.3 教學效果分析
①通過本節課教學,課程教學中積極調動學生興趣,引導學生自主發揮學習理論知識,學習效率明顯提高。學生在實操過程中雖然存在一些小問題,仍需要認真對待,追求高品質、高質量,錘煉工匠精神。
②教學目標達成度提升情況。
4? 一體化教學總結
4.1 成果轉化、教學反思與改進? 本單元內容對接全國新能源關鍵技術技能大賽新能源汽車電控技術賽項汽車維護項目,嚴格按照比賽操作標準進行維護項目操作。教學技能操作流程,實現與企業零距離對接,技能教學內容即企業實際生產操作項目,為新能源汽車后市場培養高技能維修人才,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服務區域產業經濟能力。
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有以下兩點內容仍有待提高:一是教師無法對每一位學生進行全過程指導,二是受限于設備工具量具等因素,無法保證每個小組成員都進行一遍操作。通過培養學生導師的方式解決師資不足的情況。
4.2 特色與創新? 采用混合式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將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融為一體,使理論實踐相結合,線上線下相融合,校內校外相對接,強調實踐動手能力提升,致力于高技能人才的培養;建立多元化評價機制,將形成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全過程進行人才培養,做到全過程覆蓋、全環節覆蓋,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練習并進行成績評定,小組日常成績及個人期末成績均在最終成績中占有一定比重,增強學生集體榮譽感,培養學生團結協作能力,及時反饋學生表現情況,通過小組PK獲得成長能量;注重課程思政建設,將工匠精神培養融入教學各環節。
參考文獻:
[1]常亮.新能源汽車一體化教學方案研究[C].中國職協,2015年度優秀科研成果獲獎論文集(上冊),2015.
[2]余先文.一體化教學模式在中職汽車維修專業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職業技術,2016(1):79-80.
[3]張榮.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下有效教學的實踐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旬刊,2008.
[4]李貞惠,唐萬軍.“項目+任務”階段式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在技工院校數控加工專業課程的實踐探索[J].職業,2019.
[5]黃曉飛,黃龍亮,黃夢飛.《汽車裝配與檢測》課程采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探究[J].汽車實用技術,2019(012):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