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秀梅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可以從常態實施和有效實施兩方面入手,其目的在于通過讓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形式了解社會、積累經驗。為此,學校要對實踐活動課程進行全面規劃,能夠落實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工作,這樣不僅對構建富有特色的學校文化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同時還能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通過實施綜合實踐活動方案的形式,幫助學生形成獨立的、持續性的探究興趣,獲得參與研究、社會實踐與服務學習的體驗。基于此,本文主要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規劃與實踐進行了探究,以期推動高中生的全面發展幫助學生實現更好地發展。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規劃;課程實施方案
教育部頒布的《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在對我國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展提出了明確、細致的要求。因此,我校依據上級文件下達的要求,深入學習領會文件精神,切實做好貫徹落實工作。現階段,各級院校按照文件指示已陸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包括:公益活動、小團隊活動、場館教育、研學旅行、戶外拓展等一系列色彩紛呈的實踐活動,因此,探索綜合實踐活動有效實施的策略是現階段基礎教育領域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踐規劃
學校開展獨具特色的實踐活動要堅持以下兩點原則:實踐活動獨有特色要做到:第一,以師生為主體進行探索;第二,以學校實際情況進行實施。規劃方向為自然環境和社會生活具體如下:
(一)自然環境
教師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時,應從自然環境的角度著手,使學生能夠獲得親自參與實踐的豐富體驗,以此加深學生對自然、社會以及自身內在的理性認知,同時培養他們愛護大自然的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此外,要注重讓學生走進自然、親近自然、感受自然、熱愛自然、遵循自然的邏輯,感受自然帶來的樂趣。通過教師不斷引導,要讓學生形成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還要讓他們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學會用欣賞的眼光領會自然世界。
(二)社會生活
“現在的孩子心理素質太差,內心脆弱,經不起挫折和失敗”這句話是當今人們議論較多的話題,而且作為教師,我們更能深知“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到彩虹?”這一道理。所以,只有讓學生們在生活中一次一次去體驗成功和失敗,才能體會“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內涵。通過“引導學生體驗失敗”的方式,不僅能夠不斷磨煉他們的意志,還能激發他們奮斗拼搏的精神。此外,在日常學習中,學校舉辦的學習活動過于單一,學生們更希望走出校園,能夠去扮演社會中的一角,從而獲得更為真實的感受。同時,學生結合社會關系、社區企業發展情況、本地區城市發展規劃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等具體因素開展的實踐性活動,能夠為學生參加社會工作、推動自身全面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組織獨具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
依據時代發展需求以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發展等教育要求,教師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不僅要結合高中生的發展規律,同時還要深化社會實踐活動對學生的影響,給予學生更多接觸社會的機會,從而引導其認識社會、感悟生活,強化自身的認知和經驗,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比如,我校根據高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特征以及不同年級的實際特點設置了五項實踐活動,其中包括:進入軍營、大自然、社區、工廠、農村。
1.進入軍營,這項活動主要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不僅培養了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軍隊的道德情操,培養了學生的集體觀念與合作意識,同時還能發揚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
2.進入自然,學校每年春秋時分都會組織學生參與旅行活動,比如:遠郊踏青、夏令營或者利用植樹節帶領學生義務植樹等實踐活動。我校注重推動學生開展區域生態調查活動,并要求他們收集各種動植物作為實驗標本以及撰寫調查報告。在教師引導下,使學生擁有自然情感上的體驗,還能有效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3.進入社區,社區是我們大家生活的地方,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教師在設計實踐活動內容時,應該讓學生了解自己生活的環境以及居民的生活狀況。同時,通過教師的不斷熏陶讓學生為社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使他們真正成為社區的小主人。在教師帶領下,學生們將社區服務與實踐活動課程相融合,舉辦了多種形式的社區活動,并利用閑暇之余進行其它實踐項目,比如:社區調查、社區文藝匯演、社區勞動、社區敬老院探望老人、為社區宣傳欄增添新鮮畫面等活動內容。這種方式不僅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積極參加社區義務勞動,還能培養學生樂于助人的精神品格,從而體現舉辦社區實踐活動的真正價值。
4.進入工廠,為了拓寬學生的視野,使學生能夠形成健康、進取的生活態度,教師可以號召學生積極參與走進工廠的社會實踐活動。在教師組織下,通過安排學生參觀、訪問工廠、生活體驗、實地考察等多種形式,讓他們感受本土產業的變化以及時代的進步與發展,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興趣,還能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5.進入農村,由教師帶領學生到農村開展社會實踐調查,讓學生親自體驗農村的自然環境和人文氣息,并且能夠深入地了解鄉村、認識鄉村、感受鄉村。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當地特點,以問題為線索,使學生們展開激烈地討論,從而調動學生解答問題的興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
三、結語
總之,校園中有效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對學生的行為發展以及思想建設有重要的幫助。因此,教師務必積極研究教學策略,并且不斷創新教學方法,針對實踐活動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進行總結和反思,才能達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高質量教學效果,推動綜合實踐活動更快、更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韓江萍.盡快規范化與常規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之當前要務[J].中小學管理,2020(05):36-39.
[2]李金梅.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開展項目化學習的實踐與思考[J].江蘇教育,2020(09):51-54.
[3]盧海麗.關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實質問題與實施策略的研究[J].教育導刊,2020(01):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