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媛媛
摘 要:數學來源于現實生活,人們為了便于記錄生活才創造了數學,對數學進行研究,不但可以提升人的邏輯思維,還能將其應用在生活中創造與改變生活。高中數學涉及到較多的知識點,并且還十分抽象,理解起來存在較大難度,因此導致了教學質量與效果不理想。要改變這一情況,教師可以采用微課教學模式,讓主要教學內容在10-15分鐘的微視頻中展示出來,學生可以隨時觀看與學習。本文就微課在高中數學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并結合具體知識點提出了一些微課教學的建議,以期能給高中數學的教學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微課;高中數學;應用
引言:數學在人類歷史發展與社會進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數學是學生增長知識與研究現代科學技術不可缺少的一項基本工具。高中數學知識雖然僅僅是數學這一科目中比較簡單的知識,但是其具有抽象性、復雜性、多變性,對高中生而言學習難度較大。很多高中數學教師采用題海戰術,以期學生可以通過大量數學練習實現知識的增長,這種方式收效甚微,且還花費學生大量寶貴時間。數學教學效果與質量的提升,在于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的優化,在于學生自主學習與教師指導的協調配合。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所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高中數學教師要善于應用這一模式來組織教學活動,以此來實現更高的教學目標。
一、微課模式對高中數學教學活動的影響
(一)用微課模擬生活情境滿足學生學習需求
很多學生感覺數學難學,甚至還存在著數學無用論的思想,認為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根本應用不到函數、概率、立體幾何等。針對這一問題教師首先要就糾正學生的思想認知,讓學生意識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更能改變生活,生活中很多事物中都是數學的具體應用。教師在應用微課開展數學課程時,可以模擬現實生活中的情景,讓學生在這一實際情景中學習數學、感悟數學。例如在指數函數的學習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個微視頻,展示一下細胞分裂的過程,以此來引導學生領悟指數函數的概念。細胞分裂是一個實際生活中的現象,在這一動態的情境中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求知欲也因此得到了激發。微課這一教學模式,實現了新課改中所要求的以學生為主體的目標,學生的主體意識與主體作用得到了發揮。教師利用微課給學生們創設動自主學習環境,讓學生們體驗到了數學的魅力以及合作的樂趣,更好的滿足了學習需求。
(二)利用微課實現知識構建突破教學重難點
在數學學習中有學生并非是所有知識都存在問題,而是有一個或幾個知識點未能透徹的掌握也就不能實現靈活應用。簡單而言就是一些重難點的知識阻礙了學生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微課恰恰可以針對性的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結合重難點來制作微課視頻,將知識點簡單精煉的呈現在10-15分鐘的微視頻中,一個視頻僅講解一個知識點。以三角函數的教學為例,一些學生對三角函數圖像以及性質的理解不透徹,教師可以將利用幾何畫板結合PPT制作微視頻。微視頻中將三角函數圖像以動態的形式來展示,使原本枯燥的知識點變得生動且形象,知識點的學習難度因此降低,實現知識體系的構建。
(三)以微課促進自主學習
傳統高中數學中,教材的例題是由教師講解與分析的,例題具有典型性特點,是學生獲得基本知識點的重要途徑。在微課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將例題講解制作成微課視頻,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與教材展開自主學習,學習進度由學生自主掌控。在自主學習中如果遇到問題,學生之間可以進行探討,共同來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也就實現了知識的內化,有利于知識體系的構建。
二、在高中數學不同教學環節中應用微課
(一)用微課展開預習
預習是教學的首個環節,通過預習高中生可以對本節課中的數學概念、數學公式等有一定認識,如此就可以快速理解教師課堂講授知識點。微課是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的有利助手,教材中的主要內容、重難點都可以在微視頻中展現,擁有了這一法寶學生的預習往往事半功倍。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制作微視頻時要考慮到學生的認知基礎,運用認知同化理論將新舊知識進行有效連接,保證微視頻的科學性。
以《幾何體的表面積與體積》這一內容的教學為例,教師首先可以將如何計算幾何體表面積以及體積的公式錄制成微視頻。將這一視頻上傳至網絡學習平臺,學生們可以在課前結合該視頻進行預習,這樣的預習效果有要優越于學生自己利用教材預習的效果。為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教師還可以在微視頻中給學生布置一個小任務,然后在課堂上檢查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如此教師還可以對學生的預習效果有一定的認識與了解,然后對自己的教學策略或方案進行簡單調整,以取得更好的教學質量。
(二)微課創設情境進行課堂教學
高中數學涉及的范圍廣,知識點多并且題型的變化也復雜多樣,學生需要具備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與發散思維才能滿足學習需求。還有很多學生雖然可以正確的解答一些數學問題,但僅局限在教材與練習題中,不能將所學知識應用在實際生活中。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實現知識的內化吸收并將這一知識回歸于生活,在生活中應用,讓學生可以真切的感悟到數學的價值。
例如在學習《隨機事件的概率》這一問題時,教師就可以錄制一個微課動漫視頻來開展教學活動。狐貍、烏鴉和青蛙在分蘋果,在3個蘋果中有2個蘋果是酸1個是甜的,誰最有機會可以獲得甜蘋果呢?這是一個十分簡單的隨機問題,經過分析就可以知道,三者獲得甜蘋果的概率是一樣的,均為,所以也不需要爭前恐后了。教師利用動漫視頻給學生創設了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也讓學生在其中學會了隨機事件概率的相關知識。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們例舉天氣變化的生活案例,讓學生們在分析天氣變化的過程中應用所學的隨機事件概率知識,學以致用。
(三)微課在課后復習中的應用
在學生頭腦中所學的知識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遺忘的現象,因此在學習完新的知識點之后還需要及時及進行復習與鞏固。這樣可以加深大腦對這一知識的印象,實現知識的內化,讓自己的學習能力在復習中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高中數學教師在完成某一階段的教學任務之后,要對教材中的教學重點、難點等進行科學劃分,并將其制作成微課視頻上傳至學習平臺。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微視頻有針對性的進行復習,尤其是突破重點、難點問題,實現知識體系的建全與完善。
以《三角函數的誘導公式》這一內容的教學為例,在該內容中涉及到大量的公式,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有時會出現公式混淆的情況。教師就要針對這一問題制作專題視頻,用5-10分鐘的視頻分析每一個公式應當在何種條件下應用,幫助學生解決難點問題。并且學生還可以在課下反復觀看該視頻,結合不自己的不足之處,進行深入的研究與分析,解決問題實現知識的內化。
結論
綜上所述,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微課模式,學生與教師一起走進了數學知識的海洋,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而是主動學習者與創造者。微課這一模式在課前預習中、課堂教學中以及課后復習中都可以應用,尤其是一些重難點問題,學生可以通反復觀看視頻來突破,提升了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杜世輝.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方法研究[J].學周刊,2019,396(12):138-138.
[2]李媛,劉寶東,夏素芬,等.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實踐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000(002):56.
[3]李科.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方法研究[J].小品文選刊:下,2019,000(007):0159-0159.
[4]王秀華.微課導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8(5):15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