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傳杰
摘要: 技工院校的機械制圖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學習系統繪圖的原理和讀圖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上的困難,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挖掘其自身潛能,提高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培養愛學習、勤動腦、肯鉆研、善動手的新時代高素質技能人才。
關鍵詞:技工院校;機械制圖;學習興趣;教學效果
0? 引言
機械制圖是技工院校機械類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被譽為“工程界”的語言,是進行技術交流的“工具”。提高機械制圖教學效果尤為重要。針對技工院校學生及學習特點,充分做到因材施教。
1? 技工院校學生及學習特點
技工院校的學生大都是初中學習成績不理想,被社會冠以所謂的“后進生”,或高考成績不夠理想未能進入高等學府深造的高中生,他們常常表現為貪玩、好動不受約束,甚至表現出自私,由于不愿參與教學過程中的各種活動,缺乏學習積極性,導致學習困難、自我評價脫離實際,不愿意也不能全方位認識自己,簡單地將自己一時成績不理想歸于知識的晦澀難懂,從而主觀上增加了自己對知識的曲解,徒增畏難情緒,或只是因為學習成績差導致了對學習的偏見。未能實事求是地對自身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只是單純認為自己是同齡人中的“失敗者”,從而產生自卑感,排斥每一門課的學習。
2? 探究教學途徑和方式,提高機械制圖教學效果
機械制圖教學旨在培養學生空間想象能力,提高畫圖與讀圖能力,根據課程具有的基礎性和直觀性、利用好其技術性實踐性等特點,引導好學生技能開發具有重要意義,在教學實踐中應該做到:
2.1 抓住學生對新課程的新鮮感,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技工院校的學生不論在初中階段還是在高中階段,他們面對的知識一直是語文、數學、英語、物理等學科,好多學生對以上課程的學習已經產生了逆反。《機械制圖》對他們來說是一門全新的課程,入門知識非常具有直觀性,特別是當繪制簡單物體的三視圖時,從觀察到繪圖非常直觀,可以做到“看”“畫”結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講的越直觀,越容易引導學生進入到“繪圖”過程,逐漸淡忘過去數理化學習的煩惱,漸入“我也能畫圖”的佳境,從而培養出學知識,練繪圖的興趣,為愉快的進入新的學習生活開一個好頭。
2.2 從零開始,下好“先手棋”
充分利用制圖知識來源于生活來源于實踐等特點,做到知識點滴積累,“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從量變到質變,逐漸培養能力。俗話說“一口吃不成胖子”,要求教師切實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性把“空間—平面”知識轉化為直觀易懂的知識點,讓學生在點滴知識學習中孕育技能,掌握知識。鼓足“我也行”的勇氣,樹立起“我能行”的信心,消除心理上的障礙,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如:在投影作圖教學過程中,利用光線通過物體,在物體后面得到物體的影子,這一過程教師與學生要共同參與,反復理解透徹。也可利用觀察法,將物體沿著視覺方向“壓扁”,從而得到沒有厚度的圖形。整個過程的不能漏掉知識的積累,圖形各要素要保持完整。堅持“看物畫圖”、“由物得圖”的全過程,逐漸由簡單圖對照找物,物圖結合,聯系想象,逐步建立起空間想象能力。學習上獲得成就感,消除心中“我不行”的顧慮。
2.3 夯實基礎,邁出堅實的一步
《機械制圖》的教學要求是提高學生識圖、繪圖能力。第一步要明確“圖”是怎么來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抓住“由物到圖”這個基礎,也是畫圖要邁出的第一步。可以采用“實物畫草圖”,“尺規作準圖”的步驟讓學生成為主角。實物也可由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物體。讓學生來討論、爭論,有依有據地將三維的物體用二維的視圖表達完整、準確。這第一步的過程也可以由簡單的三視圖來想象空間物體的形狀,從而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空間想象力。
2.4 從小知識點學起,激發學生對學習興趣,下好“關鍵棋”
牢記“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培養學生興趣越顯重要,如果學生對學習產生了真正的興趣,便會自覺地對知識點“上心”,慢慢的對學習“用心”,逐漸在學習過程中找回曾經的快樂,逐步對學習“盡心”。因此,應該培養和引導學生做到:
首先,樹立崇高理想和可行的學習目標,從內心深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說的那樣,技能也能成才,技能也能報效祖國。結合具有感召力的大國工匠精神,利用機械制圖課可交流的技術語言功能,傳遞技術信息,發現其中無盡的奧妙,從滴答作響的手表到精密運轉的數控機床;從“攤煎餅”的“山東艦”到大國重器“殲20”的精妙設計,都無不體現出圖紙的價值,圖紙貫穿設計、制造、檢驗到最后裝配始終,圖紙就是鑰匙,掌握了圖紙就掌握了鑰匙。通過實際結合愛國主義教育,傳遞工匠精神,激發學生求知欲望,立志技能成才,技能報效祖國。
其次,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創造性處理教材,現代化多媒體教學集聲、像、圖文、動畫于一體,其本身具有直觀、興趣性強、生動活潑等特點,是傳統教學所不能比擬的。在機械制圖的教學實踐中重視運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可使教學過程化繁為簡、化難為易,讓學生身臨其境,將機械制圖中枯燥乏味的“三視圖”按其本身經典投影規律“長對正、寬相等、高平齊”展示的一目了然,形象生動,變抽象枯燥為直觀形象,淡化學習過程中的枯燥乏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5 教與學融為一體的和諧師生關系是提高《機械制圖》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
《機械制圖》既然是一門新課,就要始終保持他的新鮮感,不能輕易讓這種新鮮感過期。這就要求教師與學生平等相待,課上課下主動調節自己與學生的關系,讓教與學的活動既民主輕松又嚴謹生動。親其師則信其道,教學過程中,與學生一起融入教與學的情景,互換角色,一起分析問題,讓學生感到解決問題的快樂。
2.6 從細微之處入手,把讓每位學生有成就感作為一招“制勝棋”
機械制圖這門課程本身就具有顯著特點,每一張圖紙都是不同知識點的集合,僅僅空間能力的培養就是一條難以逾越鴻溝,因此,傳統的教學方式制約機械制圖教學效果的提高,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效的調動學生積極性,教師不能僅僅滿足于把知識講清楚,要通盤考慮善于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既通俗又專業生動語言,嚴肅不失活潑的課堂教學氛圍,把課堂變為師生同學習共創新共收獲的舞臺,同時還要巧設“小難點”,“妙設小難題”,一路“過關斬將”等創新性學習,讓學生獲得學習上的愉悅。如:機械制圖課程中點、線、面的投影規律具有內涵連續性,講清點的投影規律是基礎是重點,把線、面的投影規律讓學生預習探究。在學習點的投影規律時,要打牢基礎,讓學生有爭論,有研究,同時教師加入其中,平等的充當“學生”角色,融入交流,投石激浪,拋磚引玉,參與討論,融會貫通線、面投影規律知識。鼓勵學生大膽做一做想一想,放開膽子試一試,共同努力合作學習,同步提高,共同獲得成就之目的。
總之,“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克服學習過程中困難的全部“錦囊妙計”在于如何愛學生,如何把愛撒上全體學生,既愛學生中的“王子”、“公主”也更愛學習困難的“丑小鴨”。從零做起,從點滴做起,在學習上做到靈活不失原則,互動不失把控,交流不失探究;課后以禮相待,相互尊敬,幫助學生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不斷學習恒心,銳意進取的決心,技能報國的“紅心”。正如總書記所說,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技工院校畢業的學生同樣是人才,同樣會對社會做出巨大貢獻。
參考文獻:
[1]果連城.機械制圖[M].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1,07.
[2]張衛芬,李永梅,董祥國,嚴紅霞.智能制造背景下機械制圖三融合教學探索[J].內燃機與配件,2020(06):290-291.
[3]劉薇,劉桂紅.基于慕課視域下機械制圖課程教學方法的創新分析[J].內燃機與配件,2020(03):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