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保偉
摘 要: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不斷前進的動力。當今社會,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對學生的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對于初中生來說,初中階段正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黃金時間,創造性的學習活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本文針對加強中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進行探討。
關鍵詞:中學數學教學;創新思維;培養方法
引言
創新精神是一個民族發展的內在動力,也是一個民族的未來和希望。而在教學過程中僅僅是通過教材內容進行展示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通過多種途徑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讓創新思維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更好的幫助學生今后長期的學習。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創新性思維
首先是直接思維,初中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讓深奧難懂的知識轉變為形象直接的知識,一般都會引導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儲備中進行大膽的猜想,將學生的生活實際與課堂相結合,從而幫助學生形成一種直觀的記憶,增加學生的在數學中的直接思維;其次是逆向思維,逆向思維是數學學習中一種非常重要的創新思維,這種思維方法非常的新穎,從多個角度來分析問題,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這種逆向思維針對于一些定理的推論是非常有用的,而通過逆向思維的推斷可以幫助學生在復雜的幾何體中得到更好的應用;最后是發散思維,發散思維也是求異思維,當學生接觸到某一個新的知識點時,通過發散性思維可以發散出更多的聯想,從而獲得不同的結論,這正是創新思維的集中表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深入研究,可以讓學生通過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同一道題[1]。
二、加強中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路徑
(一)活躍課堂氣氛,誘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處于課堂的主導,老師就是課堂的“權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的狀態,長此以往,數學課堂變得死氣沉沉,極大的影響了教學課堂。初中數學教學應該轉變教學觀念,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營造一種師生平等交流的課堂氛圍,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才能夠誘發學生創新思維。比如在學習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一元一次方程》中,在課程開始之前,可以給學生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并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有一列數,按一定規律排列成1,-3,9,-27,81,-243……其中某三個相鄰數的和是-1701,這三個數各是多少?通過這道題目,引導學生進行觀察這列數有什么規律,學生們經過討論發現,后面一個數是前一個數的-3倍,那通過常理我們可以知道,如果設這三個相鄰數中的第一個數為x,則第2 個數為-3x,第3個數為-3×(-3x)=9x,那據題意可得,這三個相鄰數中的第一個數為x,則第2 個數為-3x,第3個數為-3×(-3x)=9x,那這三個數很容易解答出來。通過引導學生經歷探索游戲活動的數字排列的規律來建立相等關系,加強學生對方程的模型化認識[2]。
(二)重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觀察力是數學中必不可少的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的重要手段,初中階段的學生對于識圖能力還比較低,特別是針對于一些幾何題目,無法快速的觀察出題目中的某種規律,從而阻礙了學生的解題思路,因此,老師要引導學生多觀察,為自己提供解題思路。比如在學習人教版數學軸對稱圖形時,比如A、B村莊要修水泵的問題,為了保證水泵能夠同時供應村莊A、B村莊,問水泵應該建在哪里?如果學生能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運用“兩點之間,直線最短”的原理,就能發現水泵的正確位置。通過學生的觀察,就能發現題目中存在的數學規律,幫助學生找到答案。
結語
數學是一門比較嚴謹的學科,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數學是一個固定性思維的學科,相反它更有助于學生發展創造性思維,在一定的邏輯條件下保持一定的活躍性和創新性,更有利于學生的思維提高。
參考文獻:
[1]梁銳.中學數學教育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08):270.
[2]吳茸,張瑤,楊亞強.中學數學創新能力研究現狀及原因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9,6(50):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