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身為大型央企,國家電網公司為居民生活和企業經營提供用電保障,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龍頭企業,是推行國企改革的行業排頭兵。在改革過程中,基建工程作為生產運營的調度設施,以及資金資產的投資重點,其財務核算一直是國家電網公司的改革焦點。本文以國家電網為研究對象,基于工程財務現有核算模式,分析其問題并提出加強對策,為“十四五”期間國家電網的發展保駕護航。
關鍵詞:國家電網;基建工程;財務核算
一、前言
近幾年,為布局未來電網建設,國家電網加大新基建投資力度,資金連續三年超4500億元,在逐步落實國網投資的同時,促進上下游相關產業發展,2020年的4600億資金帶動社會投資超9000億元。而隨著智能技術的興起、工程類型的豐富以及國際環境的變化,現有財務核算模式已然落后,審計監督等方面的不足之處,嚴重影響未來電網的建設大業,加強基建工程財務核算,對于國家電網公司而言意義深遠。
二、國家電網公司基建工程財務核算現狀及問題
(一)工程財務現有核算模式
在“三集五大”的發展戰略下,國家電網公司對財務進行集約化管理,成立核算結算中心,采取會計集中核算模式,對工程核算、預算調控、資金使用等進行集約管理。為了深化國務院“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部署,國網公司自2018年開始逐步推行“放管服”改革,但目前還未涉及到“三集五大”中核心的“人財物”,基建工程財務核算仍以會計集中核算模式為主。
(二)現有核算模式分析及問題
1.財務管理模式不統一
就國家電網公司現狀而言,基建工程存在著財務管理模式不統一的問題。國網分公司數目眾多,特高壓、充電樁、農網改造等工程類型多樣,現場施工情況復雜,給財務核算的統一帶來難題,不利于工程數據的整合與分析,如基本預備費費率不一致、井池體積計算規律存在差異等。此外,財務管理流程執行不力,工程量清單內容殘缺,最高投標限價調整未約定,現場簽證內涵及費用支付時間不盡相同,影響基建工程財務核算工作的順利開展。
2.項目四算一體化不足
一是將概算、預算各自獨立,相互之間的連通性、集成性較低,基建工程項目計劃和預算編制脫節,風險責任未落實到位。二是在執行過程中,無視預算使用范疇和條件,隨意調整資金用途和時點。在出現緊急事故而施工工程款不足時,無審批流程便將原本支付監理費的資金,用于彌補工程款缺口,嚴重影響財務核算的謹慎性和精準性。三是部分項目竣工決算偏形式化,材料整理編制不全面,財務決算缺乏對概預算的考量及核算的統籌分析,國網基建工程四算一體化不足。
3.審計監督力度待提高
部分公司關系主義盛行,監督管理制度形同虛設,因施工環境、辦公條件等限制,財務數據實時傳遞艱難,資金使用的動態監督難以實現,內部審計對財務核算的監督職能弱化。近年來,審計署等政府機構越發重視國網基建工程財務核算,也發現披露了諸多問題。如2005年至2013年,國網公司及下屬12家單位,將本應計入在建工程成本的利息支出費用化,導致成本少計4.24億元。廣東電網公司原黨委書記黃某,在基建重大物資采購中利用職務之便,為親友非法謀利并收受賄賂。
三、加強國家電網公司基建工程財務核算的對策
(一)健全財務管理模式,確保核算結果精準
為了加強基建工程財務核算,國家電網公司必須健全財務管理模式,確保核算結果精準。其一,從制度上對基本預備費費率、井池體積計算規律、現場辦公場所費用等因素進行規定,統一基建工程財務核算口徑,便于數據的整合與分析,為管理決策提供精準的財務信息。其二,嚴格執行財務管理流程,完善工程量清單內容,制定合同范本約定最高投標限價調整,明確現場簽證內涵及費用支付時間,保證財務核算工作的有序開展。
(二)基于全流程閉環管理,打造項目四算一體化
首先,連通基建工程概算、預算,融合項目計劃和預算編制,承接概算利潤目標,充分落實工程風險責任。其次,嚴格對照預算目標,按照使用范圍和條件,根據工程進度執行項目預算,不得隨意在基建項目及預算板塊間調整資金。如若確實出現資金不足現象,需依照審批流程報備預算調整,通過后方能調度資金。最后,竣工決算時,要全面整理編制工程材料,已達使用狀態要盡快轉固,加大對概預算的考量及核算的統籌分析,經驗總結整個基建工程的執行,提升下一次概算能力,實現概預核決的四算一體化。
(三)動態跟蹤資金使用,提高審計監督力度
一方面,建立崗位責任制,制定獎懲管理制度,審計人員要從專業能力、家庭背景、道德修養等多方面進行挑選,防止關系戶對審計監督的不利影響。同時,改善施工環境、辦公條件,利用信息化技術實時傳遞數據,動態跟蹤基建工程的資金使用,強化內部審計對財務核算的監督職能。另一方面,在對國網基建工程提出審計意見后,要做好后續的整改效果追蹤,對于整改效果不好的公司必須加以懲戒,并列入審計署重點監督對象,不定期抽查財務核算狀況。
(四)運用新技術實現智慧核算,推動財務數字化轉型
隨著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財務核算的數智時代已經到來,將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運用于國家電網公司基建工程中,實現財務智慧核算,推動數字化轉型。根據公司實際情況,利用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對原有財務系統進行流程再造與升級,智能匹配財稅新政、憑證模板等,同時可以借助財務機器人提高憑證自動化率,將財務人員從繁瑣的基礎工作中解脫,更多時間與精力用于決策分析。此外,還要打破信息孤島,從整個公司角度集成軟件系統,促進財務、人力、采購、資產等多系統的互通互聯,有效實現業財稅一體化,引領電力行業發展。
三、結語
在會計集中核算模式下,基于財務管理模式不統一、項目四算一體化不足、審計監督力度待提高的現狀,本文認為唯有健全財務管理模式,確保核算結果精準,基于全流程閉環管理,打造項目四算一體化,動態跟蹤資金使用,提高審計監督力度,運用新技術實現智慧核算,推動財務數字化轉型,才能優質高效建設基建工程,提速未來電網布局。
參考文獻:
[1]廉洪波.電力企業基建工程財務核算風險防控研究[J].納稅,2020(14)
[2]黃志明.基建工程項目核算與財務管理探究[J].當代會計,2020(01).
[3]陳玲玲.電力企業基建工程財務核算風險防控探討[J].財會學習,2020(01).
作者簡介:游東(1977-),男,籍貫:四川自貢,學歷:本科,職稱:會計師,單位:國網自貢供電公司,研究方向:財務管理、大數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