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家偉 褚曉晴
摘要:關于研究在脛骨平臺骨折術后,對膝關節造成一定影響從而產生功能障礙的醫治方法與措施,為廣大的患者群體找尋一種更有效率、盡量無痛的方法,運用關節松動技術來達到治療的目的,探討脛骨骨折后運用關節松動技術治療的意義及可行性。對比經過3個月的臨床對比診斷治療后,兩組兩名患者的臨床量表總體價評分與對比診療前臨床量表中的總評價得分,脛骨平臺骨折早期進行康復訓練同時結合關節松動術,能明顯加快膝關節功能恢復,促進骨折早期愈合,縮短康復時間,提高患者術后生活質量,使患者能盡快下床活動,特別是對于脛骨平臺骨折術后膝關節功能障礙的回復具有顯著的效果,促進膝關節功能的改善,有較高的應用價值[3]。
關鍵詞:脛骨平臺骨折;關節松動術;膝關節功能的障礙
一、現代醫學對脛骨平臺骨折的認識
伴隨這我國經濟的發展,各種嚴重傷害事故接踵而至,如交通事故、高空墜落等,這些都是直接或者間接導致了患者的脛骨平臺發生骨折的原因,一般來說,脛骨平臺骨折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因為巨大的外力沖擊所致,脛骨平臺骨折:指脛骨的上端也就是與股骨相互交接的地方的骨折,稱之為脛骨平臺骨折[1]。脛骨平臺骨折與大多數的骨折一樣,都會導致膝關節的損傷、髕骨處的腫脹充血、劇烈的疼痛、膝關節內部的積血。限制了膝關節的靈活性和伸展性。骨折時需要注意有沒有合并內外側副韌帶損傷、半月板損傷、交叉韌帶損傷等,通過專科檢查可以明確有沒有合并其他損傷,同時還需要注意有無腘動脈和腓總神經損傷。如果合并有這兩個損傷,是比較嚴重的一種損傷了,會引起下肢嚴重的功能障礙,就針對于脛骨平臺骨折而言,一般都會運用復位內固定術來恢復膝關節的正常狀態,為術后患者的恢復提供了比較好的先天條件,患者在手術后恢復前期就可以早期活動,用來預防關節長時間不活動引起的關節粘連,促進全身的體液循環,為關節軟骨的修復和再生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但是在大多數的臨床病例中,還是有許多的患者會在關節復位內固定術后出現不同程度的關節僵硬,有些嚴重的患者甚至出現了關節粘連以及由于長時間不活動出現關節退行性變而持續的疼痛。還有少數的患者會在骨折愈合出院以后再進行關節松動術,雖然關節活動的范圍會改善,但是出院不到一周就又入院的心情難以平復,效果也會受到影響,不但達不到患者的預想目標,還會考驗患者的經濟承擔能力,關節松動技術和早期康復的相互結合,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關節松動術是一種在關節活動范圍內由治療師輔助的高靶向性技術。屬于被動運動范疇,速度比按摩快。在應用中,針對膝關節的功能障礙,常選擇關節生理運動和輔助運動作為治療手段的,對梗阻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二、研究方法
選取的患者是2019年10月-2020年1月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某骨科醫院附屬骨科中心接受骨折手術并連續接受長期康復訓練后,并符合國家實驗臨床標準的進行脛骨內側平臺關節骨折術后并且膝關節在進行相關診療后沒有較大的康復困難的病患人員40名。 符合脛骨平臺骨折的診斷標準。隨機進行分組。根據本項目研究的臨床診斷劑量標準、納入劑量標準和藥物排除使用標準,收集40例臨床患者和2組臨床人數,輸入了pspss22.0統計分析軟件數據包。生成隨機分組數和需要分組的行數,隨機數復制卡,然后將其放入不透明的白色信封袋中。信封的拆箱編號與信封卡片上的信封編號一致,拆箱后可取出信封卡片,并嚴格按照信封卡片上的編號順序分組進行處理。本研究設對照組(常規康復)和研究組(常規康復與關節松動術),以1:1的比例隨機化分組數據采用雙人雙輸入法錄入數據,
三、研究結果
(一)療效分析
“HSS膝關節評分法”和“Lequesne指數評分法”評分結果分析
①臨床治療前采用獨立的樣本進行s和t檢驗對兩組患者的hsssne膝關節指數評分檢驗方法和hehslequesnee膝關節指數評分方法進行綜合檢驗。兩組患者的膝關節情況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②兩組實驗參與者在進行治療后量表的綜合評分,均明顯地顯著高于在進行治療前,說明兩種關節治療的有效方法都完全符合可以有效進行治療。
③在關節松動及基本康復治療后,兩組比較。結果表明,關節松動術能有效減輕患者的疼痛。t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④在部分研究組進行hss礎性膝關節聯合康復功能單項關聯治療綜合評分中,研究組進行康復單項治療后的膝關節康復功能聯合康復治療評分明顯顯著高于部分對照組(p<0.05),結果充分說明與低于對照組進行基礎性膝關節功能康復治療單項聯合治療與高于對照組治療相比,關節明顯出現松動聯合基礎康復治療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二)治療后的臨床療效分析
在本次實驗中,我們仔細觀察了膝關節術后功能發育障礙的癥狀以及關節松動、運動和基本康復的情況,并與基本康復后的治療情況及其效果進行了對比較。我們進一步發現關節松動術能有效地減輕和改善疼痛、防止關節本體活動較少時所產生的慢性關節退變,保持和增加運動時關節周圍軟組織的活動和伸展性,提高關節軟組織本體對感受器的敏感性,與基礎康復治療有良好的協同作用。
四、研究結論
脛骨平臺骨折的發病率逐年增加。由于脛骨平臺的特殊性,膝關節功能障礙也在增加。一般來說,單一的治療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整體效果不好。本研究觀察了關節松動術聯合基礎康復治療脛骨平臺骨折后關節功能障礙的不良反應,為脛骨平臺骨折的治療尋找一種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結果表明,兩組患者治療后與對照組治療前比較結果有顯著性的差異(p<0.05),說明兩組臨床療效良好。在sshss膝關節松動單項有效率評分中,研究組對治療后疼痛和功能受限評分與治療前對照組的比較結果有顯著性和統計學的意義(p<0.05),表明基本健康的狀態下與其他關節松動障礙患者相比,關節的松動評分能有效地改善松動障礙患者的疼痛和關節功能的受限,但是在總關節有效率評分方面,兩組的差異結果無任何統計學的意義,說明兩組均有良好的臨床診斷和治療的效應。
參考文獻:
[1] Grossman JA.Cardiac Rehabilitation enrollment and the Impact of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s for Post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tent Patients[J] .ClinNurs Res,2016,25(4):378-390
[2]Bouwstra H,Watter LM,de Groot AJ,et al The Influence of Activity-Based Funfing on Treatment Intensity and Length of Saty of Geriatric Rehabilitation Patients[J].J Am Med Dir Assoc,2017,18(6):549-550
[3]吳美蝶,陳龍,江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骨科,脛骨平臺骨折術后早起康復護理對膝關節康復的影響,醫學倫理與實踐,2019,32(21):85-87
[4]蒙江文,早期康復護理對脛骨平臺骨折術后患者康復效果影響,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2018,3(35):59-60
[5]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康復科,關節松動術在膝骨關節炎中的應用,華西醫學2009,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