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占蓉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互聯網已經日漸滲透到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悄然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工作方式。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也改變了教育領域的發展模式。在“互聯網+”背景下應用型大學會計教學的開展更加需要不斷深入探索,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本文就“互聯網+”背景下應用型大學會計教學發展路徑進行研究,希望可以為應用型大學會計教學的更好開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大學會計;會計教學;應用型大學;“互聯網+”
中圖分類號:F230-4;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0)01-0087-02
時代的發展和進步對于大學教育的開展提出新的要求,越來越多理論型大學日漸向應用型大學方向發展,不斷提升學生的實操能力,注重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這都為學生的就業以及未來職業發展提供夯實基礎,也是學生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重要表現。在“互聯網+”背景下應用型大學會計教學的開展同樣需要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路徑,讓會計專業的學習為學生專業能力的提升,以及知識的掌握助力。
一、“互聯網+”背景下應用型大學會計教學重要性
第一,傳統教育模式下更加關注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而“互聯網+”時代下更加關注學生的實踐能力,注重學生的應用技能發展,應用型大學會計教學的開展是滿足時代發展需要的表現,是順應歷史潮流發展之根基。
第二,通過應用型大學會計教學的更好開展,能夠讓學生掌握更為夯實的專業知識,能夠讓學生將所學習的知識與實踐操作結合起來,避免學生單純掌握理論知識的單一性,也避免實踐操作過程中理論知識的匱乏,這都能夠讓學生的綜合性得到提升,讓學生在未來工作、學習、生活中能夠更好應對各種問題的發生,更好實現各種問題的解決,達到更好應用知識的效果。
第三,通過大學會計教學的開展,能夠讓學生觸類旁通地獲得更多知識的掌握,讓學生能夠輻射學習更為廣泛的其他知識,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對于院校教育質量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推動我國教育事業進步的重要路徑。
二、應用型大學會計教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方法應用存在滯后
伴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學會計教學的大環境也在逐漸發生變化,尤其是“互聯網+”背景下,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社會實際的需要,在方法應用方面存在滯后問題。相對閉塞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的能力僅限于書本內容,不能進行很好的實際操作,從而使其在今后就業問題上出現不適應的情況,影響學生就業情況。在傳統的大學會計教學上,人們已經習慣了死記硬背的應試教育模式,忽視了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同時導致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進行,沒有找到學習的重點,滯后的方法應用,使得教學過程變得枯燥和單一,學生失去對應用型大學會計的學習興趣,影響教師整體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2.網絡平臺應用不足
目前許多高校的會計教師,相對來講年齡大、資歷深,他們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但是對于新興的網絡平臺的應用認識不足,不能將網絡平臺內容引入課堂,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許多高校對于教學資源的支持上力度不夠,同樣使得網絡平臺的推廣應用受到阻礙。近些年來,網絡平臺發展迅速,既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各行各業都有著非常廣闊而深入的應用,然而在一些高校當中,進行會計教學的時候還是按照幾年甚至十幾年前的教學內容進行授課,其中的許多案例也已經與現實情況出現出入,沒能及時準確地添加網絡平臺的應用教學,使“互聯網+”背景下應用型大學會計教學的發展受到阻礙,同時也是對當代大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思維能力培養的缺失,值得引起人們的重點關注。
3.學習思維未予建立
在信息化、網絡化的發展環境下,各行業的發展速度非常驚人,然而面對如此迅速的發展,大學會計教學的學習思維還未完全建立,不能很好適應現在形勢的發展。尤其是大學中的許多教師,已經多年脫離實際的會計崗位,對其崗位要求的變化不能及時準確地獲知。在教學過程中,只是單純的概念、原理的講述,而不注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和提升,導致學生的學習思維受到阻礙。教學與實際工作的脫節,影響了學生能力的培養,對“互聯網+”背景下應用型大學會計教學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三、"互聯網+"背景下應用型大學會計教學發展路徑
1.結合網絡,構建課程體系
“互聯網+”背景下應用型大學會計教學的發展路徑,首先要注意教學與網絡的結合,構建更加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應用型大學會計教師應該思考自己教學方式的創新內容,大膽嘗試,積極實踐,提高自己教學中對社會資源的利用效率。并且積極地結合互聯網技術,用更新的技術來吸引學生參與,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各高校要努力營造一個開放、互通的教學環境,通過網絡,加強聯系和交流,共同探討和解決應用型大學會計教學的實際問題,并結合實際情況,及時地對課程體系進行創新和改進。課程體系必不可少的就是創新部分,注意對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強與相關企業的合作交流,可以邀請一線的工作人員、企業的精英等進行“互聯網+”背景下應用型大學會計的專題講座,幫助學生實際能力的提升。
2.網絡平臺,整合網絡資源
“互聯網+”背景下應用型大學會計教學的發展,需要各大高校加強對網絡平臺的應用,整合網絡資源,服務教學工作。通過網絡平臺的應該,可以使學生和老師更加快速和準確地獲取最新的教育資源,使學生的能力培養能夠滿足社會的需求。而且,通過網絡平臺,教師可以自己上傳教學視頻,方便學生進行課下的自學,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通過反復的觀看,也使學生對各知識點的掌握更加牢固。值得注意的是,互聯網加強了人們之間的聯系,大家可以通過資源共享的方式,提升整體的能力。而且,通過網絡平臺,可以大大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通過電子閱卷的方式,提升考試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大大減輕教師的工作強度,提升閱卷準確性。
四、結語
對于“互聯網+”背景下應用型大學會計教學發展路徑的探索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一項研究,介于目前各大高校在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相關部門應該加大力度進行改進和提升,增加互聯網技術在會計教學中的應用,努力培養適應互聯網背景需求的應用型會計人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能力。網絡科技發展迅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注重教學內容的更新,吸引學生投入更多的精力放在應用型大學會計的學習上,從整體上提升教學水平和質量。
參考文獻:
[1]朱栩瑩.后會計證時代應用型大學會計教學改革分析研究[J].納稅,2018,12(35).
[2]魏蓉.應用型大學《成本會計》課程教學改革探討——基于成果導向[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8(16).
[3]王怡文.應用型大學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探析[J].時代金融,2018(17).
[4]王染,廖文軍."互聯網+”背景下對應用型大學會計教學的影響[J].教育現代化,2017,4(41).
[5]張瑞婭.應用型大學會計專業教學改革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7(11).
(責任編輯:李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