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濤
摘 要:伴隨著社會科技的不斷進步,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教學模式也不再是一成不變的傳統教育,而是在傳統教育的基礎上通過現代化的信息設備的使用,將原有教育模式進行革新。當下,部分教師對于小學數學的教育重視程度較低,限制了小學生數學思維的快速成長,使小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存在較大的阻力。因此,教師需要提高數學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擴大教學范圍,促進小學生數學水平快速提高。以下,結合具體事例,簡要分析信息化技術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應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師;信息化
信息化教學是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各種高新設備逐漸引入學校,教師依靠各種科技設備輔助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師自身教學質量的同時,為小學生帶來全新的教學體驗,豐富小學生的學習生活。當下,部分教師由于自身教學手段的單一,為小學生帶來的教育內容存在較大局限性。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微課、網課等形式擴充自身教學手段,提高學生學習動力。
一、在多媒體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小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對于知識學習意識的主動與否,擁有較高學習興趣的學生通常表現出較為積極的學習意識以及充沛的學習活力。多媒體教學是教師使用現代信息化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將教材內容以視頻影像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的教學手段,使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起來,促進小學生知識理解的同時,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教師在教導“平行四邊形的初步認識”時,可以通過視頻影像的方式,將各種平行四邊形的圖形或者含有平行四邊形的事物展現在學生面前,相比傳統教學中教師通過手繪教學,使教學過程更加嚴謹,增強小學生學習興趣,滿足小學生在現階段內的學習需求,加深小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成績。
二、在微課教學中提高學習效率
學習效率是指小學生在單位時間內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及延展運用技巧的綜合評估,提升小學生的學習效率有利于加快小學生學習速度促進小學生知識的掌握。微課教學是教師使用信息化技術,將傳統教學中耗時較長的課程壓縮精簡為5-10分鐘左右的微型短視頻中,利用小學生的課余時間,消耗稍許流量即可完成下載進行學習,在微課教學中教師不需要同學生交流,縮短篇幅的同時,增強教學內容的針對性,使學生觀看學習更加高效。
例如:教師在教學“厘米和米”時,可以使用微課教學的方式,將教學內容錄制在視頻當中。在視頻當中,教師可以將各種存在于小學生生活中的事物引入到教學當中,為各種客觀事物標注刻度,借由“小狗”、“小孩子”、“成年人”、“電燈柱”、“房屋”等事物的尺度標注,使學生對于“厘米和米”形成鮮明的印象,在小學生的觀看時遇到難以理解的部分,將該部分視頻反復觀看即可促進知識的掌握,從而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在網課教學中擴大學習范圍
學習范圍是指小學生對于數學知識學習的覆蓋范圍,為小學生擴大學習范圍有利于小學生數學思維模式的快速養成。網課教學是教師運用信息化的互聯網技術,在全新的網絡平臺上進行授課的教學方式,打破傳統教育格局的同時,使小學生可以在自身最舒服的環境中進行學習,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利用網課教學,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知識延展,將各種課外知識引入到教學中,擴大學生的學習范圍。
例如:教師在利用微課教學詳細講解“我們身體上的“尺”時,可以通過課外知識的延展,擴大學生的學習范圍。教師在講解身體各個部位的“尺”時,可以將各類生活中具有標志性的事物引入到教學當中,例如“房間的高度”、“樹木的長度”、“桌椅板凳的寬度”等等,利用課外的事物,為小學生延展“尺”的理解,為小學生擴大知識學習范圍,促進小學生數學思維模式的塑造。
總而言之,教師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通過各種現代化科技設備的使用,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同時,為小學生帶個各種全新的教學體驗,豐富小學生的學習過程,促進小學生數學學習能力快速增長的同時,為信息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張生財.信息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導學,2018(24):12.
[2]黃金花.淺析如何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新課程(綜合版),2018(0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