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幼兒在小學之前的教育經歷在家長心目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高校的學前教育專業就是培養具備學前教育專業知識,能在托幼機構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的人才。由于該專業重實踐的屬性,鋼琴技能對學前教育學生來說,它不再僅是一門“音樂課”,而是成為了學前教育專業的專業必修課。
關鍵詞:學前教育?鋼琴教學?實踐技能
中圖分類號:J624.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8-0-01
古希臘的教育觀認為:音樂是凈化心靈,教化品性的重要手段,好的音樂可以使人向善。日本小提琴家鈴木鎮一認為:(音樂教育的目的)不是刻意地培養一些少數偉大、杰出的“天才”,而是希望通過音樂教育,把每一個孩子都提升到擁有一顆高貴的心靈與完美的人格的極優秀的程度,而事實上這也是每一個人應追求的目標。如上所說,音樂教育在學前教育中,能起到鍛煉幼兒心智,培養幼兒品德的重要作用。那么作為一名未來要從事幼兒教育事業的學前專業學生,在音樂技能的學習中,鋼琴實踐技能的培養,是必不可少、重中之重的。鋼琴彈奏技能在幼兒教育的實踐中,不僅能直接刺激幼兒的耳朵,讓幼兒與音樂進行直接“接觸”,而且能更好地幫助教授幼兒兒童歌曲的演唱。
一、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技能培養的主要課程
對于本科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技能培養的主要課程有《鋼琴基礎》和《鋼琴彈唱》。《鋼琴基礎》課程的培養目標是,學生能獨立地、正確地識譜,合理運用指法,做到雙手協調地、輕松地彈奏一些簡單的鋼琴曲。《鋼琴彈唱》課程的培養目標是,學生能給兒歌編排鋼琴伴奏,并且能做到邊彈邊唱。
二、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技能培養中遇到的問題
1.《鋼琴基礎》課程中的問題
本科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之前基本是沒有系統的音樂知識學習經歷的。即便是在鋼琴課開設之前,學習過基本樂理知識,但因一周僅可能只有兩個課時的上課時長,會導致對于樂譜中基本的音符、節奏節拍的熟悉度不夠,識譜不夠準確。由此,《鋼琴基礎》課程中會遇到的問題如下:
(1)課程時長有限,教學進度過快。鋼琴是一門藝術實踐課程,哪怕是簡單的鋼琴曲,也要能夠彈出每一個音符的正確音高、準確時值,再加上左右手的配合、樂曲的速度以及感情把握等。實際上是需要一定時長的實踐練習累積,才能達到熟識樂譜,并按曲譜要求完成彈奏的程度。因給予的課程時長有限,又都是大班授課,教師往往只能照顧大部分學生的學習進度、加快教學進程,從而忽略了對學生鋼琴基本彈奏手型的培養以及獨立識譜能力的培養。
(2)基本彈奏姿勢不正確,學生在演奏時會感覺到手指僵硬,很難完成演奏。如果沒有掌握正確的彈奏手型以及身體姿勢,那么在彈奏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手腕酸痛、手指不靈活、左右手無法協調等等一系列問題,最后的結果就是很難完整地、輕松地、流暢地完成一首樂曲的彈奏。
2.《鋼琴彈唱》課程中的問題
《鋼琴彈唱》課程,顧名思義是指要能達到彈與唱的結合運用。在學前幼兒教育實踐中,鋼琴彈唱是一門實用率非常高的技能。幼兒教師一般通過邊彈邊唱的教學方式,來教唱小朋友兒童歌曲。相較于只用唱的方式來教學,鋼琴能夠幫助小朋友快速地找到音準和節奏,從而避免走調和節奏不準的問題。邊彈邊唱對學生不光有鋼琴基本彈奏的要求,還有對即興伴奏技能以及演唱技能的要求。由此,《鋼琴彈唱》課程中會遇到的問題如下:
(1)和弦編配有困難,由于對原位和弦以及轉位和弦的不熟悉,在給樂曲選擇的和弦編配上常常會出現不和諧以及太過單一的問題。
(2)移調的問題。學生會因為各個大小調的音階練習不夠,當需要對歌曲進行移調時,反應不過來。
(3)唱與彈無法相互協調。很多學生都會出現彈著就不會唱,唱著就不會彈、或者唱的聲音太小被琴聲掩蓋等問題。
三、提高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技能教學質量的策略
由于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的需求,是要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大量的鋼琴實踐技能,從而達到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后必須要能實操的效果。因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完全套用高校針對音樂專業學生所使用的教學方法。必須要因材施教,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
首先,在之前的《樂理與視唱練耳》課程中,教師可以對樂理教學的內容進行合理刪減——刪減掉對于學前教育專業來說太過專業并且實用度不高的內容,節省課時用來加強視唱部分的訓練。打好視唱的基礎,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五線譜、簡譜的熟悉度,而且可以幫助學生培養歌唱的感覺。
其次,教師在教授《鋼琴基礎》課程時,切勿心急,可以花一定的課時來固定學生彈奏的基本手型、身體姿勢。通過最簡單的高抬指練習,來幫助學生站穩手指、放松手腕,鍛煉手指的獨立性。這樣,能讓學生找到輕松的彈奏狀態,避免后期因為手指“不聽話”,而出現的“腦子懂了,但手做不到”的情況。也要跟學生強調,手指練習是每天練琴中的固定步驟,彈奏時一定要放松、放松再放松,鋼琴演奏一定是一件很輕松愉悅的事情,而不是只感覺到渾身僵硬、酸痛。耐心打好基礎,可以大幅度提高學生練琴的效率。
然后,教師需要求學生加強常用大小調音階、琶音以及原位、轉位和弦的練習。能幫助學生在編配即興伴奏時,反應更加迅速,彈奏出來的效果也更加豐富飽滿。
最后,教師要在課上加強對學生“彈唱”結合的訓練,要求學生課后練習時,一定要邊彈邊唱。也可以每節課邀請學生,充當幼兒教師的角色,用彈唱結合的方法教唱大家兒歌。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的膽量,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幼兒的音樂教育主要是一種通過音樂實踐活動中的審美感染過程,對幼兒施加整體的、全面發展教育影響的基本素質教育,音樂作為一種有效的教育手段,其特殊性就在于:他是通過審美過程來達成完美人格塑造的。音樂一定是幼兒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幼兒的心智程度,決定了幼兒教師必須要用音樂“實踐”活動來教授音樂課。在這時候,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學校學習的鋼琴技能,變得尤為重要的。它不再僅是一門“音樂課”,而是成為了專業必修課。要求人人會彈鋼琴,并且要能邊彈邊唱。它決定了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是否能上音樂課,是否能用音樂跟幼兒互動?(畢竟給幼兒園小朋友們上“什么是音程”或者“貝多芬鋼琴奏鳴曲賞析”這樣的課,是不符合教育規律的。)所以,高校教師必須對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技能課程的設置進行反復的思考和實驗,以求能夠在短時間內高效率、高質量地培養一批優秀的幼兒教師!
作者簡介:李萃(1989.12-)女,侗族,湖南懷化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