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
摘要:在開展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音準訓練是個重要的問題。柯爾文手勢和圖形譜是運用7種不同的手勢在身體前方的不同高度,表示音階中各音的高低,化抽象為具體,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拉近學生與音樂教師的距離,簡化=聲部教學,強化學生固定音高的概念,對提高小學生的音準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柯爾文手勢;圖形譜;音準;小學音樂教學
小學生的音準能力是指小學生在歌唱和樂器演奏過程中所發出的音高與一定律制的音高相等。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音準訓練是個重要的問題,柯爾文手勢和圖形譜教學法是運用各種手勢在身體前方的不同高度,表示音階中各音的高低。柯爾文手勢和圖形譜以其化抽象為具體,以位置代唱名的方法對提高小學生音準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畫出音樂的趣味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用直觀的柯爾文手勢表示出各音的相對高度,引導學生觀察手勢掌握音準。do的位置大概與自己的小肚子平行,re、mi、fa、soi、la、ti、do的位置依次升高,高音do的位置大概舉過頭頂。并且通過口訣:do像一個小拳頭;re像一個小滑梯;mi像一個小陽臺;fa是你真棒呀倒過來;SOl是小門關起來;la是小手拉起來;ti是手指往上踢;do是拳頭舉起來。讓小學生通過簡單形象的圖譜和具有音高的指揮動作,幫助其建立音準的概念。把它運用到音樂教學中,使音程、音高和旋律的學習具有畫面感,讓教和學都變得具體形象,輕松有趣。
二、畫近與學生的距離
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認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根據新課改的這一理念,結合我個人的學生生涯經歷以及教育教學的工作經歷,深深地感受到:學生學習成果的好壞,與他們是否喜歡這門課的任課教師有很大的關系。這就要求我們在音樂課堂上要關注每一個學生,使我們與學生處于同一平臺上,師生之間像朋友一樣。在實際的音樂教學中,每當我完成新歌教學之后,讓全班學生嘗試跟著伴奏來演唱的時候,經常會遇到部分學生唱不準音,我就會自然地走到他身邊,用柯爾文手勢來提示他音準,當學生看到我的手勢是就會聯想起平時訓練的音準,然后努力地嘗試演唱正確的音。這樣通過看似不經意的手勢就能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自尊心,還能糾正音準。拉近了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也拉近了學生與音樂的距離,只有勇敢地反復地練習才能提高音準能力,而一個簡單的柯爾文手勢能讓學生不再因為害怕音唱不準音而不開口歌唱。
三、“畫簡”二聲部的音準
在中高段的小學音樂課本上,二聲部音樂已經屢見不鮮。很多教師遇到二聲部的音樂就自動忽略,只教唱主旋律聲部。也有教師會嘗試去教唱二聲部,但是很多時候都會教師教得很辛苦,學生也唱得很辛苦,兩相辛苦下來也不一定能唱好二聲部。而教師可以用科爾文手勢分別表示不同的聲部,用手勢指揮不同的聲部發聲,調整音準,在練習的時候讓學生自己也做手勢,借助手勢理解音高。像一個風中搖曳的人抓住了一個穩定的木樁一樣,不會再東倒西歪地跟著別的聲部亂跑。學生也能在手勢里學會相互傾聽、配合。一個音、一個小節、一個樂句慢慢地反復地練習,久而久之就能建立準確的音高概念,再也不用擔心二聲部音樂。
四、畫深音樂記憶,強化固定音高
所謂固定音高是指不依靠樂器或者樂譜的對照和提示可以直接用耳朵識別所聽到的音。深化了音樂記憶強化了固定音高的孩子,就像在心里架起了一架鋼琴(或者其他樂器),樂譜中看似難懂的音符會自動地由心里的這個樂器演奏出來,聽到的音也會先由心里“演奏”出來,無形的音樂和陌生的音符也會瞬間變得容易理解和抓住。擁有了這種能力的學生音準能力訓練的進度會比普通學生高出很多。柯爾文手勢除了可以在日常課堂上唱音階、唱歌譜的時候運用其形象地加深音樂記憶強化固定音高以外,還可以通過教師不出聲歌唱,僅僅用手勢表示出一個個短小的樂匯片段,要求學生唱出它的音高,做專門的固定音高的訓練。例如,教師用手勢做出:soi la so mi so;soi la soi mi do;do re mi so la;so mi soi mi do。讓學生邊看邊記憶但是不準唱出聲音,每當教師做完一組之后,再讓學生唱出這一片段,練習時教師可以哼唱出各個片段的第一個音的音高,然后讓學生邊看老師手勢邊唱,或者自己做手勢自己唱。長期訓練可以很好地強化學生的固定音高,提高小學生的音準能力。
結語
總之,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歌唱興趣,形成良好歌唱習慣,強化固定音高概念的關鍵時期。教師可以靈活地運用柯爾文手勢和圖形譜近距離地指揮孩子發聲,提示學生老師的手勢可以從高到低,也可以從低到高,還可以隨機地出現,請學生們注意力集中,專注地看著老師的手勢來演唱。把這些手勢游戲巧妙地和課堂教學的諸多環節結合起來,在形式多樣的柯爾文手勢和圖形譜的練習中畫出音樂的趣味,畫近與學生的距離,畫簡二聲部的難題,畫深音樂記憶,從而提高小學生的音準能力。
參考文獻
[1]周昕.在音樂教學中巧妙運用柯爾文手勢教學法[J]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3,(09).
[2]王安國,吳斌,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解讀(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吳紅英,談新課標下音樂課堂常規的培養[J].中小學音樂教育,2006.
基金項目:宿遷市中小學教學研究室批準立項微型課題《基于科爾文手勢和圖形譜提高低年級學生音準能力的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項目編號:SQWK2019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