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
摘?要:如今信息技術發展迅猛,并以最短的時間滲透于社會的各個領域中,極大地影響到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而在教育領域,信息技術已成為一種重要資源。這就要求教師與時俱進,掌握相應的知識,以滿足教學需要。現階段,讓小學語文教師充分掌握信息技術,促進其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并和信息時代對教育提出的要求相適應,已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必然要求。
關鍵詞:小學語文;信息技術;興趣
整合小學語文教學和信息技術,通俗而言就是在語文課程中有機融合信息技術,即立足于語文學科教學需要,把計算機工具性技能充分發揮出來,借助網絡資源,搜集、處理信息,從而將教學質量提高,為語文教學改革奠定堅實的基礎,把具有現代素質的學生培養出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主動性,促進其今后更好地發展。
一、整合信息技術和語文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在傳統語文教學中,主要有三個要素,即教材、學生和教師。通常是教師在課堂中口若懸河,而學生卻毫無興趣,課堂效率自然也就難以提高。但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激活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以《黃山奇石》一課為例,教師在剛開始教學的時候,可以借助投影儀把和黃山有關的圖片展示出來,然后教師再在適當的時候進行解說:“黃山在我國安徽省,黃山的溫泉、奇松和云海十分出名。現在我們看到的便是黃山的奇石,這些奇石形狀各不相同,趣味十足,你們愿意學嗎?”學生齊聲回答:“愿意!”這時候,課堂氛圍十分活躍,學生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由此可以看出,有機整合信息技術和小學語文教學,可以使小學生對學習產生更為濃厚的興趣,同時還有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確保學生知識結構的豐富性。
二、重視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面對海量的信息,一些學生不知去哪兒查資料,不知查哪些方面的資料。一些學生查到資料后,不知道哪些對自己有用,哪些對自己沒有用。課堂回答問題時,常見學生拿出自己查到的資料照本宣科地機械宣讀;或者學生能夠選出相應的資料,卻無力針對資料談自己的理解等。因此要注意訓練他們在短時間內對大量信息的快速瀏覽能力、把握文章重點的能力。讓他們在不斷實踐中掌握對信息的選擇、整理、加工和表達的能力,同時給予及時的信息評價,幫助他們信息素養的形成。
三、巧用多媒體教學,突破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是師生必須突破的問題,也是直接決定教學能不能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巧妙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降低學習難度,化整為零,可以化抽象為具體,增強知識的趣味性[1]。這樣既能夠促進課堂教學信息量的增加,還能使教學時間得到節省,實現教學效率的最佳化,增強課文重難點的生動性、形象性、直觀性和準確性,不僅將學生的思路拓寬了,同時學生的思維也會變得更加活躍。
以《景陽岡》一課為例,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利用多媒體把武松和老虎的搏斗場面播放出來,讓學生親眼看到整個過程。盡管武松醉酒,但是遇到老虎,不得不打起精神和老虎一決高下,從而將武松英勇無畏、機智沉著、豪放倔強的性格凸顯出來。當學生看到多媒體課件的時候,十分震驚,紛紛發出感嘆。在老虎撲向武松的時候,學生的情緒十分緊張;當武松用“揪、按、踢、打”幾個動作打死老虎后,他們歡呼雀躍。這樣的情景,相較于教師費力的講解,效果更加顯著。
四、運用信息技術,拓展語文學習資源
新語文課程標準強調:“現代小學語文教育要重視將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拓寬,要充分借助課外學習資源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可以把語文學習資源拓寬,使學生的知識水平更為豐富[2]。網絡技術是信息技術中的重要內容之一,網絡環境中的信息資源很多,教師可以借助網絡優勢把語文教學的信息量增大,還可以運用網絡技術把專門的語文知識資料庫構建起來,確保學生的學習有據可循,還要給予學生引導,讓其學會正確使用網絡資源展開學習。
以《草船借箭》一課為例,教師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深刻理解課文內容,可以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借助計算機網絡對相關的歷史背景和歷史事件進行查閱,搜集和諸葛亮相關的故事,并在課堂上展開熱烈討論,從而讓學生深刻了解諸葛亮和相關歷史知識。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既可以做到共享學習資源,還可以使學生的知識結構得到豐富。
五、莫忽視學習評價
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都有是必要的,但應加強形成性評價。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更重視定性評價。實施評價,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之間互相評價相結合。事實上信息技術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在不脫離學校模式、班級模式的課堂形式下有松散性、不確定性、難控制性,教師會在不知不覺中遺漏評價這一環節或是以教師的小結性語言帶過。即使有,大部分也表現為教師為了闡明某個觀點讓同學間互評后的總結式點評,更多的則直接采用傳統教學中的試卷式或測驗式的總結性評價。
總而言之,合理使用信息技術,有機整合信息技術和語文教學,能夠把枯燥的文字轉變為具體可感的實物,將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有效激發出來,使學生的視野更為開拓。讓學生進入到豐富多彩的語文世界中,以最佳化的狀態進行學習,從而實現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楊德慶.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2017(11):155-156.
[2]謝淑芳.論基于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整合的再思考[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