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具有必要性。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針對高中學生自主學習現狀,高中化學教師應當培養學生的生涯規劃意識,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布置前置性的作業,開展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等,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全面提高化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化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對策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歷來是教育領域亙古不變的話題。誠然,自主學習是與接受學習截然不同的概念,一種是主動性的獲取,一種是被動性的接受,所取得的學習效果也千差萬別。2020年的新冠疫情,學生居家學習期間,作為教師,我們深刻認識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高中階段,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但由于部分學生自律性差,導致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因此,作為高中化學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科學有效的引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全面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質量奠定基礎。
一、 高中化學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必要性
(一)是發揮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需要
發揮學生化學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是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關鍵所在。可以說:在知識習得的過程中,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是一種內驅力,能夠促使學生主動學習而非被動接受。一般而言,能夠主動學習的學生,往往能夠更加明確自己的學習計劃、學習目標,從而也更有助于取得好的學習效果,這部分學生自律性也比較強;而缺乏學習主動性的學生,常常需要教師監督、指導,方能完成學習目標,且面對學習任務,會有抵觸情緒,這部分學生一旦缺乏監督和指導,將很難取得好的學習效果。由此可見,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地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規劃性以及自律性,是全面發揮其學習主觀能動性的需要。
(二)是全面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需要
教學是一個雙向的過程,教師的教很關鍵,學生的學更關鍵。就高中階段的教育而言,唯有學生積極主動學,教師的教才會顯得有意義、有價值。高中化學的教學中,很多知識點都比較抽象、深奧,立足新課程改革的思想,教師在化學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本著“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需要,方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和傳統的灌輸式教育模式相比,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重視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一種典型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對發揮學生化學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全面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 高中化學教學中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現狀
雖然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發揮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提高化學教學的質量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然而,在實際的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不足是普遍存在的問題。一方面,就教師方面而言,應試化的教育模式下,教師習慣于知識的傳授和灌輸,進而忽視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忽視了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一直處于接受學習的狀態,影響了其學習主觀能動性的提升;另一方面,就學生層面而言,當今時代的學生,生活在信息化的時代,很容易受到電子游戲、短視頻軟件、聊天交友的影響,導致在學習的過程中自律性較差,學習缺乏目標性和規劃性,學習的自主性也不強。
三、 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性對策
(一)培養學生生涯規劃意識,激發其學習的內驅力
談到生涯規劃教育,很多人自然會聯想到這是語文教師的責任。其實不然,筆者認為: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任何一個科目的教師,都具有指導和教育學生的職責。因此,雖然筆者是一名化學教師,但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會滲透生涯規劃教育,引導學生明確自己的目標和方向。在學習方面,筆者歷來都認識到激發學生學習內驅力的重要性。而在教學的過程中滲透生涯規劃教育,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進行中,也可以在日常與學生聊天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明確自己學習的目標和方向,激發其學習的內驅力,這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學生內驅力一旦得到激發,在學習的道路上,教師只需要點撥、指導,便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
(二)創新高中化學教學模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要想不斷提高學生的化學自主學習能力,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不斷創新教學模式,改變過去單一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方能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取得好的學習效果。
首先,布置前置性的化學作業,培養自主學習能力。談到作業,很多人自然會聯想到課后作業。其實,前置性作業也是作業的一種組成方式。但和課后作業不同,前置性作業是為了實現“導學”的目標,而非鞏固。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布置前置性作業的方式,讓學生結合教師的教學任務開展課前自主學習。這樣的作業布置形式,不僅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還有助于促使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例如,在“氧化還原反應”的教學中,筆者布置了如下前置性作業:①回顧初中化學知識,列舉幾個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的實例;②深入思考,列舉的實例中,是否只發生了氧化反應或者只發生了還原反應?③氧化還原反應有什么特點?如何判斷一個化學反應是否是氧化還原反應?等等,以上問題的設計,建立在學生立足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學習新的知識,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結合教師的問題深入思考,有助于全面提高學習的質量。
其次,開展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高中化學的課堂教學,并非全部需要教師進行知識的傳授和灌輸。筆者認為: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需要,適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結合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對全面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思維,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趙學敏.新課程下高中化學學習方法指導[J].學周刊,2012(2):74.
[2]寧還彪.關于高效高中化學學習方法的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3(36):15.
作者簡介:
蔡蜜蜜,貴州省遵義市,貴州省遵義市南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