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高段語文閱讀的教學中,如何以情感為目標對學生的感悟能力進行培養一直是教學的重難點,閱讀素材中涉及大量的詞匯及豐富的情感,學生對其的感悟越深刻,運用時越靈活?;诖耍恼乱越滩臑榛A,通過對教材進行深度解讀,以情感為目標,對培養學生感悟能力的方式進行探討,旨在快速提升學生的感悟能力。
關鍵詞:小學高段;語文閱讀;感悟能力培養
大部分處于小學高段的學生都存在一定的感悟障礙,這樣不僅會增加學生的閱讀困難,還會降低學生體驗閱讀帶來的趣味性,無法享受閱讀。因此,提升學生的感悟能力,讓學生對閱讀素材的情感有一個正確的認知成了閱讀教學的重中之重。
一、 對閱讀素材進行框架構建和中心思想把控,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
據了解,閱讀教學中素材大多是課文,所以老師在備課階段要先梳理課文的結構,使學生對課文的結構及寫作方式一目了然,在閱讀第一時間抓住文章寫作的主題。以《跨越海峽的生命橋》為例,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分段處理,總結每個段落的中心思想,幫助學生對文章主旨進行精準的把控,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描寫了“生命橋”的周邊環境,對時間、地點進行了說明,提升了文章的真實性。通過對文章進行分析發現:文章以兩個事件為線索,一是我國大陸某醫院的場景,病床上躺著癱軟無力的主人公,為了生命的延續靜靜地等待可以獲得新生的骨髓;二是我國某醫院的場景,醫生不顧地震余震的危險正在為主人公抽取匹配且適合的骨髓。這兩個驚心動魄且真實的場景,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同身受,體會到海峽兩岸為生命在賽跑,感受到人與人之間最真實的關懷和關愛。因此,老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應該分別從這兩個場景入手,提升學生對海峽兩岸的認知,明確我們中國人都是炎黃子孫,有困難的時候需要互相幫助,在文本框架的情感引導下,提高學生對課文的感悟能力,達到培養的效果。
另外,找準文章的中心思想也是培養學生感悟能力的方式之一,這樣既可以節省學生的學習時間,也可以明確作者的寫作意圖。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例,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題目,因此在閱讀教學時,需要讓學生以此為基礎,體會周恩來總理為什么要努力的學習文化知識,他是想通過不斷的學習扭轉我國當時的孱弱局面,實現中華民族的民族復興,具有非常強烈的愛國情懷。學生學會了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文章的中心思想,與作者的思維意識產生極強的共鳴,有利于對其他文章的閱讀感悟,為學生的感悟能力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 調和“讀”與“悟”的關系,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
自我從事小學語文教學開始,一直在不斷探究“讀”與“悟”之間的關系,經過不斷探索并汲取他人的經驗,我感悟到“悟”是“讀”的一種升華,是延伸“讀”的結果,只有調和好兩者的關系,才能夠讓學生獲得感悟。以《丑小鴨》為例,文章選自《安徒生童話》,原著的故事完整性較強,但在選入教材后省略了許多的詳細介紹,增加了小學生的感悟難度,無法對丑小鴨的經歷和遭遇進行充分理解。這時,老師就必須要引導學生利用想象將自身帶回童話世界中,在想象和課文的共同輔助下,完成對文章的感悟。如在進行第四自然段的閱讀教學時,老師可以先讓學生自主進行朗讀,并讓學生說出朗讀后的感悟,有的學生說:我覺得丑小鴨在樹林里也活的不快樂,老是被欺負;有的學生說:丑小鴨被其他小鳥和獵人的狗欺負;還有的學生說:我覺得丑小鴨沒有家非常的可憐;等等。然后老師再以問題為導向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進行深度感悟,如丑小鴨為什么被其他小鳥和獵人的狗嘲笑?他們可能會對丑小鴨說些什么?有的學生說:小鳥會說:“你長得真難看呀!”;有的學生說:小鳥說:“我是一只美麗的鳥,不能跟丑陋的你玩耍?!?還有的學生說:獵人的狗會追趕丑小鴨,甚至撕扯丑小鴨的毛;等等。學生在分析的過程中,增加了自身對丑小鴨角色的感悟,學到丑小鴨的可貴品格,為其今后的生活和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 以多媒體為手段,調節課堂閱讀氛圍,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
近年來,隨著多媒體普及率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老師開始將多媒體引入課堂教學,再加上處于8~10歲的高段小學生對于多媒體有非常濃厚的興趣,因此老師必須要將多媒體的優勢發揮出來,強化閱讀教學的感悟培養。以《荷花》為例,在進行閱讀教學時老師可以利用教室內的多媒體設備播放與荷花有關的歌曲及幻燈片,讓學生一邊聽著音樂一邊閱讀文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盡可能地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更好的感悟文章。再如在開展《美麗的小興安嶺》閱讀教學時,由于地理區域的限制,學生對小興安嶺的四季并不了解,這時老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小興安嶺春天的照片,春的生機使學生對小興安嶺產生了濃厚的探究興趣,然后再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小興安嶺夏、秋、冬的照片,讓學生在欣賞中領悟到小興安嶺四季的美麗景色,深化學生對“小興安嶺是一個大花園及大寶庫”的理解,弱化閱讀的重點及難點。再如在開展《家》的閱讀教學時,老師可以根據文章利用多媒體打造一個真實的“家”,具體化文章內容,藍藍的天空,白白的云朵,唱著歡快歌曲的小鳥,魚兒在湍急的小溪中游泳等等,進一步感悟“家”的情感。
綜上所述,在小學高段語文的閱讀教學中,需要老師多次進行拋磚引玉式的分析,讓學生在分析中感悟閱讀素材,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感悟氛圍,在情感目標的熏陶下強化學生的感悟能力,提高學生的情操及思維意識,以感悟為主導進入閱讀世界的童話王國,激發學生想象思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權國龍,董楠,陳金艷,等.基于思維導圖的情感效用閱讀實證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9(3):55-63.
[2]陳秀珠.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摭探[J].成才之路,2020(10):62-63.
[3]魯鵬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情感教學研究[J].新課程導學,2020(3):86.
作者簡介:
許錦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盤陀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