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持祥
摘 ?要:在新課改的逐步深入下,數學教育作為小學教育階段最為重要的學科,必須緊跟時代發展,教師的教育目標設計與教育理念都要隨時更新。在小學的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意識到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重要性,通過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也可幫助他們對數學知識進行掌握。
關鍵詞:數學教學;課堂提問;策略探討
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提供生活、情境、合作的學習樣品來刺激學生學習,讓學生建立思考的模型。加強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教學策略,有利于變革傳統的數學課堂提問方法,最大程度地滿足素質教育的實際要求,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提高數學素質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并加強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的有效性,以促使相關教學策略的使用達到預期的效果。
一、加強教師的提問規劃
為了提升學生在課堂提問環節做到科學性的回答,數學教師需要進行合理性的規劃。數學屬于一種抽象性比較強的課程,對學生思維能力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學生思維在課堂環節是高度活躍的狀態以及持續性的特點。一旦,數學教師“隨心所欲”地去提問,學生的因此,數學教師在課堂提問環節需要規劃地去提問。例如,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環節,需要采取合理性的措施引導學生注意力集中到課堂提問中,也可以實現學生對上節學習的內容進行回顧,也是積極地調動學生進入學習狀態。此外,數學教師需要對某個知識點進行針對性的提問,可以對學生掌握的情況進行定期檢查。
二、輔助學生知識理解
其實課堂提問還可以幫助學生進行輔助理解知識,對于很多學生而言,數學知識的理解并不是特別容易的。雖然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比較基礎,但是對于學生來說,還是有一些的理解問題。他們的思維能力課堂中能不能夠跟得上教師,這點很重要。教師可以在講解一個知識點的過程中,將一些需要重點理解的知識點拆分成問題的形式,讓學生去思考,這樣學生能夠及時地去思考問題,將一個一個知識點想明白了,那么對于理解這個知識點也就很有幫助作用了。
三、引導學生學習思路
小學生大腦發育不完全,并且思維簡單,對于很多東西都沒有概念,自然而然的,如果面前出現一道數學題,當然不知道往哪些方面思考。這時候,教師提出幾個逐漸遞進的問題,并要求小學生來回答問題,這樣會引導著小學生緊跟著教師的思路,一點一點地往下面走。課堂提問能夠捋順小學生對每一道題的思路,使得小學生對每一道題都有非常清晰的思路。例如,在教授《簡易方程》時,這樣的題目一般比較長,小學生漏讀一兩個字都可能會理解錯題目的意思,有時候雖然不漏讀字,但依舊搞不懂題目的思路。這時候教師針對題目提問幾個問題,并要求小學生回答,就會使得小學生很容易理解題目的思路和意思,時間長了,小學生學會了這樣的方法,對于小學生的學習以及人生都會是非常有益。所以課堂提問能夠整理小學生的思路,像極了玉米外的包紙,一層一層,一層一層,非常有條理。
四、有層次,有難易度的提問
教師在進行提問之前一定對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充分的了解,并且把握好發問的時機,按照課堂內容講解的進度,適時向學生拋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并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認知特點選擇貼合學生生活實際的數學問題,避免出現記憶性問題,強調問題對學生思維的啟發,教師還應該要合理把握問題的難度,用委婉的語氣和誠懇的態度發問,使用清晰、正確的語言表述問題選擇符合學生學習能力的數學問題,按照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原則進行發問。讓學生在所學知識的基礎上能夠通過思考和討論找出問題的答案,增強學生的成就感,激發學生的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五、聯系學生學習實際進行層次性提問
學生的差異性使得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參差不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對所有的問題設置統一難度,就會導致一些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不夠吃”,而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卻學不會。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對學生進行分層,再根據學生的不同層次進行不同的提問,從而確保提問的有效性。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層時,首先要對每個學生進行考查和了解。不僅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對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進行詳細調查,同時要注意學生的心理特征。通過以上了解,以及對教學知識重難點的把控,可將班級學生分為三個層次。A層為超常層。這一層是基礎較好、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針對這一層的學生要側重發展其數學能力,使其具備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思維。B層為普通層。針對這一層的學生,教師要側重于讓其掌握基礎知識,并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生成數學思維。C層為偏弱層。針對這一層的學生,首先要讓其掌握基礎知識,提升其對基礎知識的吸收程度,提高課堂學習的吸收率。
六、提升教師課堂提問質量
課堂提問作為師生之間互動的主要環節,教師需要根據這一特點進行課堂提問教學。課堂提問的出發點為了對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進行檢測,也是不斷創新學生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找到自身的不足并及時改進。比如,學生在回答問題之后,教師需要對學生給出答案進行分析與評價,可以幫助學生對相關的問題進行深入的交流。舉個典型的例子,過一段時間,我們要迎來小學的第一個“六一”兒童節了,我們準備召開一個聯歡會,老師想為大家買一些水果。可是班費有限,只能買2種,買什么好呢?這樣的方式可以調動課堂教學的氛圍以及拓寬學生的思維。無論學生沒有給予正確的答案,作為教師需要對錯誤的原因進行分析并及時找到原因所在,有利于實現師生之間的互動以及全面提升課堂提問質量。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認識到課堂提問的重要性,不斷優化課堂提問的模式,提升提問的有效性,進而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加強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李雪梅.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策略的研究與實施[J].學周刊,2018(05).
[2]周星.學貴知疑,知學善問: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文理導航,2018(06).
[3]劉月明.試論如何在提問、回答中滲透小學數學知識點的教學[J].新課程:小學,2018(01).